返回第121章 想不想拿奖?(月票加更77)(1 / 2)眀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想不想拿奖?月票加更77

秋日的晚阳像融化的蜜,缓慢地流淌在水泥地上。

姚汉松的眼睛很亮,像是灰烬里突然燃起的火苗,拨开了一道粼光。

枯瘦的手掌慢慢张开,紧紧的握着林思成的手。嘴角慢慢的弯了起来,温和而又妥帖。

“我每天都在馆里,既便是到了周末,也会来转一转。你只要有空,随时都可以来……”

“小陈你认识,资料室的小郑你也见了,等你下次来,我再带你认识实验室的小黄。”

“如果没时间来也不要紧,把手机号码存好,有什么不懂的,随时给我和小陈打电话……”

“当然,如果有空,还是要多来。因为你的理论已足够用,相对而言,博物馆更重实践,更重研究……”

感受着老人的真挚,林思成暗暗感慨。

明明才认识一天,却感觉神交已久?

因为老人看到了希望,以及对人才的渴望。

他重重点头:“姚教授,我肯定常来!”

“好!”

老人笑了笑,又转过头:“王教授,慢走!”

王齐志不知道说点什么的好:轮到林思成,就是千交待,万叮嘱,轮到自个就俩字:慢走。

还有你那最后一句是几个意思?什么叫做“你的理论已足够用,应该侧重实践,以及研究”?

意思就是我教不了他,对吧?

暗暗吐槽,他还是笑了笑:“田主任,姚教授,陈组长,留步!”

一一握手,相互道别。

林思成开车,大切缓缓驶出车位。临近出口,车窗摇了下来,王齐志挥了挥手。

而后,驶入车流。

看着渐渐消失的车尾灯,田主任目露狐疑:早上的时候,虽然姚汉松和陈芬也很热情,但更多的出于公式化的应酬。

然而热情的表面之下,却带着几分生疏和排外,以及抵触:我们辛苦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点成果,结果上面领导一张嘴,就要分享给别人?

搁谁都会有点意见。

但仅仅一天,态度急转直下:资料随便查,实验室随便用,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打电话。

就跟上赶着白送的一样?

问题是:你白送也送给王齐志呀,却送给他的学生?

他能不能看得懂还是个问题。

越想越想不通,主任一头雾水:“老姚,小陈,什么情况?”

姚汉松用力呼了一口气:“人才!”

陈芬重重一点头:“天才!”

而后,两人一言一语,将经过讲了个大概。

主任的眼睛一点一点的睁大。

仅靠论文、期刊,以及几件民间仿品,就将省博研究了八九年的技术破解了个七七八八,甚至于能更进一步?

更甚至于,对于唐代“炸珠”、“金焊”等工艺,同样已研究到了相当深的地步?

而这两项,省博也才起了个头……

“不大可能吧?”主任很是怀疑,“会不会是何锦堂的徒弟?比如,来偷师的?”

“肯定不是,何锦堂也就金焊研究的深一点,其余的,还没王齐志懂得多!”

姚汉松很坚决的摇着头,“再者,也没必要!”

一听“也没必要”,主任才反应过来:这小孩是王齐志的学生。

真要逼急了王齐志,他彻底不要脸,非要把省博的这点技术弄到手,你猜他能不能弄得到?

都不用通过省博,文物局就有备份……

“但王齐志?”主任有点怀疑,“他不是研究铜的吗?”

“对!”姚汉松重重点头,“所以他也不懂!”

啥玩意?

主任一脸懵:学生比老师还懂?

哦不,应该是老师压根不懂,学生却不要太懂?

他愣愣的抬起头,姚汉松和陈芬齐齐点头。

……

“那老头肯定在笑话我!”

王齐志窝在副驾驶,“呵”的一声,“什么叫:你理论已经够用了?他就差跟你说:你那个研究生,不读也罢……”

听他碎碎念,林思成哭笑不得:“老师,我才大四,本科都没毕业……”

“我知道,我就是唠叨唠叨!”

王齐志就是觉得,林思成跟唐僧肉似的,谁见了都想咬一口。

话说回来,姚汉松这人情得承,而且是相当大的人情。

打个比方:如果王齐志说,我要查你们省博的资料,学你们省博的技术,省博会不会答应。

当然会,就像今天。因为就算不答应,他也能弄到手。

但答应是一回事,配不配合,心里骂不骂,有没有好脸色,又是另外一回事。

哪像现在这样,左一遍右一遍的叮嘱,生怕林思成不来学?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