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志想了想:“明天你来的时候,我弄两条好烟,你带给姚教授。完了问一问他,十年的茅台他爱不爱喝,喝的话也带两瓶。”
林思成愣了一下。
自己会是一回事,但姚汉松薪火相传,倾囊相授的精神,却不得不让人感动。
他点点头,“好的老师,但要不改天再去?好几天没去实验室,明天要不要去看一下?”
“你去就探一头,指点一下,能用多长时间?”
说完后,王齐志也觉得自己有点像黄世仁:“林思成,实验室有我在,你不用管。但省博的机会难得,你要重视起来!也不要求天天去,一周至少去两次,或是三次!”
“好的老师!”
林思成也觉得良机难寻:其它不论,就说对于唐代宫廷工艺技术的研究,陕博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哪怕是河博,顶多也就来一句:那我也是第二。
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好好的补充学习一下,夯一夯基础。
暗暗转念,他应了一声。
王齐志再没说话,低头沉思。
快开到学校,停下了车,王齐志突然直起腰:“林思成,抛开已失传的技艺,就其余的唐代金银工艺,如果让你复原,你有几分把握?”
“啊?”
林思成被问的措手不及,认真想了一下,“如果条件足够:比如场地,设施,辅助人员这些,基本没问题!”
“失传工艺呢,比如金银平脱,金珠焊、无痕焊?”
林思成稍稍保守了一下:“金银平脱也应该没问题,金珠焊和无痕焊,六七成吧。”
王齐志紧追不舍:“六成还是七成?”
林思成点点头:“七成!”
以王齐志的了解:林思成的七成,和九成有什么区别?
干了!
他猛一拍手:“这样,你回去就做个计划,再成立一间工作室:标题不要起太大,不要提汉唐,也别提技术复原,就写‘金银工艺研究’……剩下的交给我!”
刚说完,王齐志又反应过来,自己可能急了点,说的没头没尾。
他呼了一口气:“林思成,想不想拿奖?”
林思成一头雾水,仍旧点了一下头。
“想不想去京城,站在大会堂领奖?”
林思成怔愣的一下,很诚实的点了一下头:哪个男人不想?
“听没听过:ich!”
脑子里像是闪过一道光,林思成恍然大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保护计划。
其中有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简称ich。
提供研究资金,提供保护培训,国际推广支持。
但这只是其次,关键在于,国家的态度和支持力度:
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保遗公约,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正式实施《国家级非遗产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同时,第一批国家非遗项目评选结束,同步公布。
就说一点,这个奖真的要去京城,真的在大会堂领。
国家重视,地方只会更重视。而第一批传承人,都是各省领导亲自陪着去领的。
其余的好处,还有一大堆,而且不要太多。
举个最浅白,最俗气的例子:同样是一条手工丝织腰带,普通的卖十块,非遗传承人织的,起码得五十……
林思成张着嘴:那自己为什么没想到,甚至是脑海中从来就没有过这个意识?
因为前世好多奖都领过,就是没领过这个奖,甚至就没有好好的了解过。
而什么人又能拒绝站在大会堂,胸戴大红,从领导手里接过荣誉证书的诱惑?
“噌”的一下,林思成双眼泛光。
唐代黄金工艺申遗,基本要求肯定够:
一是历史性,一千多年的传承,绰绰有余。
二是活态性,需至今尚有传承,未完全消失……姚教授提到的那位何主任祖孙三代,就是铁证。
三是文化价值,这个更不用说。
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濒危性,而且是优先考虑。
而像金珠焊,无痕焊差一点断代了,何止是濒危?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林思成呼了一口气:“老师,估计来不及。”
林思成记得很清楚:第二批国家非遗项目,是明年六月公布。现在已经是九月底,要通过区县、市级,省级,以及国家部门审核,评定,时间根本不够。
不是研究出结果的时间,而是申请审核的时间。
“仅凭我和你,可能不够!”
王齐志格外笃定,“但要加上学校,再加上省博呢?”
稍一顿,王齐志又咬咬牙,“要是还不够,我把瓷器修复也给你加上……我就不信了,这么大的荣誉,而且是买一送一,省有关部门和领导就不动心?”
林思成眼睛一亮,又仔仔细细的琢磨了一下:动心是肯定会动心,但还是那句话,时间怕是不够。
怕王齐志劲头一上来,插上天线走截径,林思成没吱声。
肯定很快,但有利就有弊,何况,他才二十出头,沉淀的起……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