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全称“陆王心学”,是由陆九渊、王阳明等发展出来的儒学一脉。心学最早可推溯至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并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明代王阳明则首创“心学”概念,提出心学的宗旨是“致良知”,至此心学有了清晰而独立的脉络。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常常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客观唯心主义)。
宋代大儒陆九渊认为:“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他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倡导“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六经注我
《陆九渊集》中记载:“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对此,陆九渊的弟子杨简解释说:“《书》者,先生之政事;《诗》者,先生之咏歌;《礼》者,先生之节文;《春秋》,先生之是非;《易》者,先生之变易。”六经,天下人的六经,每个人的六经!
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开创“阳明心学”,又称“王学”。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从自己内心即可求得。他的思想被弟子们继承,并以“讲会”的形式在民间广为传播。其中,泰州学派更是将其学说推向极致,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皆可为尧舜”,即使不读书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
心外无物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枝问曰:“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枝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传习录》
阳明心学“心即理”的观念,也影响了世人对“人欲”的主张和看法。由于“心即理”,“人欲”便不再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与“天理”是对立的,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这对明朝晚期的“人性复归”和“个性解放”等进步思想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心本无善恶,是“意”,让人有了善恶之分。心存善恶之念,一点一点地去做,就能为善去恶。后两句说白了就是知和行的关系,不但要知也要去行。
气学——儒学的转折
气学,宋明儒学的主要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以张载、罗钦顺、王夫之等为代表。
张载是北宋大儒,他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张载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这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凝聚,一种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没有此物,只不过是人们的肉眼看不到而已。他用“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虚”与万物的合称。张载说:“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
罗钦顺是明代大儒,他建立了唯物主义理气学说,主张“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他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理”是“气”运动变化的条理秩序;“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反对朱熹“理与气是二物”的见解。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他批评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倾向,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他又用“氤氲生化”说明“气”变化日新的性质。
“气学”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文本,首推张载的《西铭》。这篇铭文虽仅有200多字,却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共有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并且为社会理想蓝图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宏阔的境界。《西铭》在传统社会即备受赞誉且传诵不绝,并且其所描述的价值理想,所展现的人生追求,在今天仍有着积极而丰富的意义。
西铭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新学——儒学的走向
清朝中期,汉学极盛,儒生们纷纷埋首故纸堆中,在理论上毫无创见。后经戴震、庄存与、刘逢禄等人的努力,提倡“微言大义”的今文学的诞生。至魏源和龚自珍时,今文学开始转向批评腐朽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后来,西学东渐,国门大开,传统儒学日渐衰落。儒家学者为求自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思想。之后,康有为、谭嗣同等为了托古改制,对传统儒学加以改革与创新,树起近代新儒学的大旗,代表作有《新学伪经考》《仁学》等。
康有为把近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电气、星云,与传统儒学中的元气、仁心杂糅在一起,用以解释宇宙自然的生化和人类社会的演进,建立了资产阶级新儒学。谭嗣同则建立了以“仁”与“以太”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以图为维新变法清除障碍。
孙中山籍古创制
孙中山结合西方民主制度和儒家思想,创立了政权、治权分立的民权学说和五权分立的政体学说,还仿“周礼”制订了详细的“结会”“动议”等规程,并以恢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儒家道德作为复兴民族的基础,以儒家的大同作为民主的同义语。
现代新儒学则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对“五四运动”激烈反传统的一种保守的回应。1922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的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堪称现代新儒学之开山之作。熊十力、冯友兰等亦先后成为现代新儒学的主要代表。
大众儒学
一种新儒学研究派别,是当代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派认为,“内圣外王”涵盖了“塑造人”的理论和“塑造人群(含人群、社会和国家、世界)”两个方面,涵盖了整个社会学的全部领域,一切有关社会学的学说都可以用“内圣外王”予以贯通。
他们以儒学的“内圣外王”为立宗之本,目标是在汇通中西文化的前提下解释和发展儒学。代表作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贺麟的《儒家思想的新开展》等。主要成果是熊十力继承陆王心学构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和冯友兰的“新理学”。
内圣外王
这是对儒学思想的总概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内圣范畴,即通过修养成为圣贤;齐家、治国、平天下,属外王范畴,即在内心修养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活动推行王道,创造和谐社会、大同社会。内圣与外王都以仁、义、礼、智为根本指针。
新中国成立后,新儒学沉寂了几十年,成绩甚少。改革开放后,一些新儒学著作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学人开始反思和讨论新儒学的功过利弊,对儒学和新儒学进行彻底的、全面的去糟取精、古为今用。新儒学是当代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新兴的“大众儒学”是当代新儒学发展的最高成果。
教义、思想与终极追求
儒教以孔孟之道为教义,以此规范、引导信仰者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作为了一种传教的载体。孔孟之道不仅被儒士作为立身行事的规范,而且也成了中国人思维模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主体部分。其中的条条框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影响着其言谈举止。
成仁取义——儒者的人生路
在人生路上,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和冲突,如生死、穷达、理欲、毁誉、力命、出仕、公私、群己等,应持何种态度?应怎样选择?儒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儒家看来,选择人生路的原则就是“以仁义为重”,当道德价值与其他价值发生冲突时,应毅然决然地成仁取义,选择道德,放弃其他;当非道德的各种价值发生冲突时,人应达观待之,悠然洒脱;而当道德与非道德价值发生冲突时,可灵活权变,相机应对。
生死问题是人生的最大问题。孔子曾说:“不知生,焉知死。”他不愿谈论死亡,认为人应当着力于生存,尽量把生的义务做到最好。儒家并不畏死,他们认为死亡是自然的,并不可怕,关键是人要在死亡中表现出生命的意义和人格的伟大。
成仁取义
儒家对人的死法是很有讲究的,强调人要死得其所。比如,孔子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关于义利问题,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或崇义非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孟子则说:“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公与私,也是人生中一对大矛盾。对此,孔子说:“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矣,敏则有功,公则悦。”即应该以宽仁争取民心,以挚诚争取信任,以公道让群众悦服。孟子说:“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也是强调先公后私、以公为重。
推己及人
在群己关系上,儒家提倡推己及人。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则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具有明确的关心群体、尊重群体的价值取向。
对于理欲问题,儒家最初反对纵欲,倡导以理制欲。如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后世儒家则将理与欲对立起来,认为是一善一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如朱熹说:“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对于人力和天命的关系,儒家讲求“尽人事,听天命”。他们既刚健有为、奋发进取,又不盲目自信,夸大主观力量;在挫折面前能够安之若命、泰然处之;跌倒之后会继续努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
出仕与入仕
对于出仕与否,儒家是很达观的。在他们看来,有机会出仕并把道德播扬到天下固然很好,若没机会出仕而能全德以退也很不错。他们主张,国家有道就出仕,国家无道就隐退。可称得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儒家惯看穷达,相当洒脱,基本上是“区区小事不足挂怀”。对儒者来说,最大的财富是道德,外在的地位、财富并不重要。所以,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孟子说:“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对儒者而言,能正其谊、明其道,人生就有意义,外在的称赞与诋毁无足轻重。如《论语》中所说:“叔孙、季孙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天地君亲师——儒教五偶像
儒教将神秘的宗教世界观与封建专制宗法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政治神学伦理观,归纳起来就是“天地君亲师”。它对中国人影响极大,比如过去中国堂屋中央的神龛里,就总是摆着一块写着“天地君亲师”的长方形木牌。
“天地君亲师”构成了儒教文化的根本,被称为“礼之三本”。其中,“天地”是“生之本”,是所有生物和人类生命的本源。
“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对其旨意只能顺从,不能违背,简言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西汉的董仲舒在倡导“独尊儒术”的同时,还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认为皇帝是天子,理所当然应该主宰人间。
天人感应
一种神秘主义学说,认为天和人精神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该学说将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其实质,是对皇权的神化。
正所谓“上有天,下有地”,“地”的地位虽然不如“天”,但仍然排在“人”之前,所以有“天地人”之说。天为阳、为刚,地为阴、为柔。天地交合而生万物,地是世间万物的承载者,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一般将“天地”并称。
天地之间就是“人”了。人分尊卑,其中君、亲为尊。“君”指君主、皇帝、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亲”指先祖,是“类之本”,没有先祖,就没有人类的生存繁衍,先祖是族群生命的源头。
“君亲”是封建宗法制的核心,人生在世,要以“忠君孝亲”为本。其实这才是儒教提出“天地君亲师”的目的所在,前面的“天地”仅是为了烘托、渲染后面的“君亲”而已。而且,儒教主张先“君”后“亲”,即先“忠君”而后“尽孝”,这也是封建士子的行事法则。
那么,“师”又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师”是“天地君亲”的代言人,其地位也是非常崇高的,因此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师”有时具体指孔子,有时又指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师”担负着向人们,尤其是下一代讲解、灌输“天地君亲”的神圣使命。因此,儒教一贯强调“师道尊严”。
至圣先师
“君”仅限于一代,“亲”只限于一脉;只有“师”,既具体又超越。比起“天地”来,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比起“君”和“亲”来,他又超越了一个个具体的王朝和宗族。从这意义上说,被儒教奉为人格神的“至圣先师”孔子,可谓“礼之三本”的真正中心。
“君师”是“治之本”,“君”指皇帝、君王,也就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秩序;而“师”,则专指“万世师表”的孔子,以及他代表的儒教礼教文化。只有皇权代表的政治力量与礼教代表的世俗的约束力相结合,国家、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总之,“天地君亲师”是宗法制度与神秘宗教观念的有机结合,其中“君”和“亲”是中国宗法制的核心,“天”是君权神授的神学依据;“地”是作为天的陪衬,而“师”是代天地君亲立言的神职人员,拥有最高的解释权。
三纲五常——儒家处世标尺
“三纲五常”是儒家的处世标尺,也是儒教的伦理观,它正式确立于宋代。
其中,“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要求臣、子、妻绝对服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堪为臣、子、妻的表率。“三纲”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其中“君为臣纲”为主,“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辅。
与“三纲”并称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三纲”的辅助和补充,是封建社会处理君、臣、父、子、夫、妻、师、友等各种社会关系的主要标准和尺度。
三纲五常的先声
“三纲五常”的源头可远溯先秦。如孔子曾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韩非子也曾指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为“天下之常道”。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最早出现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中。书中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乃《春秋》之大义也。”
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其中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即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也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他还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之道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统治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贵阳而贱阴
古人贵阳而贱阴,“三纲”即来源于阴阳之道。君、父、夫体现了“阳”面,臣、子、妻则体现了“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据此,君、父、夫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封建等级制和政治秩序得以与宇宙的根本法则连通。
宋代的朱熹最早将“三纲”“五常”连用,正式确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观。他在继承和改造程、张“天理”和“气学”理论的基础上,融进了佛、道的思辨观念,提出“理本气末”“理先气后”的哲学思想。
朱熹说:“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他又说:“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但他又强调,不仅要讲“形而上之道”,而更重要的是将这些“道”应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三纲五常”产生后逐步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为稳定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后来却成了扼杀进步思想的桎梏,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