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了脱生死的不二法门
佛教是“三教”中唯一的外来宗教,它源自古印度,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土。近两千年来,它在华夏文明的土壤中扎根生长,与儒家、道家思想等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少成语,如“惟我独尊”“在劫难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就源于佛教的传说、教义。
佛教的创立与向中国的传播
乔达摩·悉达多于公元前7世纪在印度创立佛教,被尊为释迦牟尼佛。此后数百年间,佛教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汉明帝时白马驮经,带来了佛教的春风;南北朝时,达摩将印度佛教禅宗一派的思想引入中土佛教,开创了中土禅宗;而大唐玄奘法师留学北印度,求回了大乘佛法。此后,佛教在中国兴衰交替,但从未被忽视。
三***——释迦牟尼创佛教
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的创始人,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教徒的渲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被神化为“佛法无边”的神,被称为释迦牟尼佛。
公元前632年5月的圆月日,南亚地区恒河中游的迦毗罗卫国降生了一位王子,他的父亲净饭王给他取名为悉达多。他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
佛祖降生
传说释迦牟尼是乘着口含白莲花的六牙白象,降入母胎的,而且他一落地,便脚踏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声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当时天上飘落满天花雨,九条龙吐出温泉水为太子淋浴。
悉达多十几岁时与邻国的公主结婚,在深宫大院里过着奢侈的生活。有一次,他看到了一个老人、一个残废者、一个乞讨者、一个死人,深受触动。便希望能够通过证道,帮助世人从年老、疾病、贫困和死亡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于是,他在20多岁时,放弃奢华的生活,告别了妻儿,踏上了追求真理的道路。在阿纳玛河边,他剃掉头发,披上袈裟,开始苦修,但直到他枯瘦如柴,却仍没有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他离开苦行林,在河边洗净身上的污垢,到一棵大树下,面向东方盘腿坐地冥想。
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他终于克服了身心内外的一切魔障,真正领悟到了宇宙的终极真理,掌握了解脱众生轮回之苦的方法,从此得道成佛,这一天是公元前588年5月的月圆日。佛教也自此诞生。
他在菩提树下觉悟到的真理是什么?那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佛,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
三***
得道之后,释迦牟尼“三***”,从三种不同角度向曾经随他一起出家的阿难等五人宣讲“四圣谛”的佛法,并强调“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反对极端苦行和任情纵欲。阿难等人便成为第一批佛教信徒和佛家僧侣,号“五比丘”。
成佛之后的悉达多被称为佛陀,意为“觉悟了的人”,又被尊称为世尊、如来、释迦牟尼等,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出身的圣者”。后人们把那棵树称为菩提树或佛树,就是智慧之树的意思。
之后,他说佛法45年。到公元前543年5月的月圆日,佛陀80岁的时候,他感到自己即将入灭,于是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之间躺下,头朝北方,右侧横卧,双足上下重叠,安详地圆寂。以后,佛教的教历便以佛陀涅槃时计算。
佛陀的日常生活
黎明起床,坐禅静思。中午托钵外出乞食,午饭后到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时分为弟子宣法,或者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直到晚上。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佛陀都在漫游和布道,只在雨季的三个月中停止旅行,称为“伐沙”(坐夏)。
二三百年后,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并由此向东进入缅甸,再经由缅甸传到东南亚;向北则进入XZ,继而向西进入阿富汗及中亚地区,向东传入中土。此后,佛教又快速传入日本和朝鲜,其教众与日俱增,最终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壮大,佛教的开创者——释迦牟尼佛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人们又将佛教称为“释教”。
白马驮经——佛教东传的开始
相传,在汉代明帝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一天夜里,汉明帝在夜间梦中,忽然梦见一个金身神人,头顶上现有白色的光圈,飞行于皇宫殿庭,令人心悦。
第二天,他将这个奇怪的梦告诉了朝臣,问是吉是凶。大臣傅毅对明帝说,西方有个天竺国,那里有位名为“佛”的神人,皇上可能是梦见佛了。于是,汉明帝便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西域天竺,去摹写佛的遗像。蔡郎中等一行人作为使者,去往天竺。
他们过天山、越葱岭,在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内)正好遇上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于是便邀请他们到中土去,两位高僧欣然答应。于是他们用一匹白马,驮着一些经书和释迦牟尼的立像回到了京城洛阳。中国自此便有了佛教和跪拜的仪规。
第二年,汉明帝下令于洛阳城雍门外,兴建一座寺院,按天竺式样为摩腾、法兰建精舍居住。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建造的第一座古刹禅院。“寺”的本义是官署,因摩腾、竺法兰初来时住在官署,又是外宾,为示礼待,就仍称新居为寺;此后中国的佛教建筑,就相沿称为寺了。
关于佛教传入的另一说法
“白马驮经”通常被认为是佛教传入中土的标志,但据考证,东汉初年已有人信奉佛教。如《后汉书》就记载,楚王刘英“喜黄老,学为浮图,斋戒祭祀”。人们显然是将佛与黄老方术等同视之,而佛教初入中土时也确曾依附过黄老方术。
汉明帝还下令,请画工绘制佛的图像,并安放在清凉台和显节陵上,还将白马驮回的佛经收藏于兰台石室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便在寺内翻译经书,自此,佛法东传,佛光开始普照中华。后来,二位高僧均在寺内圆寂。
因当时是用一匹白马把佛经驮回洛阳的,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便把这座寺院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便逐渐成为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并吸引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地的众多僧人,纷纷前来拜佛求法。北魏时,有三千多西域僧人,前来洛阳进行佛学交流。
白马驮经,使佛教文化在中土广为传播,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思想文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千百年来,白马寺一直被东亚文化区域奉之为“释源”“祖庭”。数千年来,香火一直绵延不绝。
一苇渡江——达摩游中土弘法
菩提达摩,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拜印度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为师,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
有一天,达摩向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中国)。不过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后来,为弘扬佛法,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驾起一叶扁舟,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当时南方梁朝的皇帝梁武帝萧衍非常崇信佛教,听说达摩来到,立即派使臣把他接到都城,热情地款待他。可是在席间,梁武帝与达摩谈论佛理时,总是话不投机。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便离开南朝都城,准备北上。
电影《达摩祖师》
在经历了兄弟间的王位之争后,达摩看破名利,决心潜心修行。师父般若多罗命他盖屋自修,以表诚心。他盖了又坏,坏了又盖,终于悟到佛在心中……67年后,他远赴中国弘法,一苇渡江,面壁十年,在少林寺开创中土禅宗一派。
当时高僧神光正在雨花台讲经说法,围观听讲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达摩路过雨花台时,也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时而点点头,时而又摇摇头。
神光认为他对自己不敬,很不高兴。达摩走后,有人告诉神光,刚才那人就是高僧菩提达摩。神光听了,急忙去追。达摩在前,神光在后,一直追到长江边。
宽广的江面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只有岸边不远处坐着一位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达摩于是就走上前去,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好吗?”
老人随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来到江边,把芦苇放在江面上,然后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这时神光追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不禁望江兴叹。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527),他来到了嵩山少林寺,看到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环境清幽,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就把少林寺作为他传教的落脚点,开始广集僧徒,弘扬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土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土禅宗的祖庭。
只履西归
达摩圆寂后两年,北魏使臣宋云自西域返回中土。他行至葱岭时,看见达摩僧衣飘飘,手提一只鞋子赤脚西来,忙上前问道:“大师到哪里去?”达摩道:“去往西天。”事后,宋云才知达摩已死。人们打开达摩的棺木,里面只有一只鞋子。
西天取经——玄奘留学北印度
在佛教传入中土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就是唐僧玄奘。玄奘是唐都长安大慈恩寺的僧人,他少年出家,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来,他发现前人翻译过来的佛经有很多错误,就决定亲自到天竺求取真经。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玄奘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取经的征程。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他逃过重重边防关卡,跟随一名胡人偷渡玉门关。
此后,他历经五天四夜滴水不进、艰难地通过了800里大沙漠,取道伊吾,年底到达高昌,后又沿天山南麓继续西行,经阿耆尼国、屈支国、跋禄迦国,翻越凌山,沿大清池西行,来到素叶城。
一天,走得筋疲力尽的玄奘正要拿起水袋喝水,哪知一不小心,整皮袋的水都泼翻了。他想返回去取水,可又马上告诫自己:不到达目的地,决不退后一步。
玄奘西行路线(当今地名)
西安→天水→兰州→武威→玉门关→哈密→TLF→焉耆→库车→AKS→天山穆苏尔岭→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托克马克西南→乌兹别克斯坦→兹嘎拉山口→阿富汗北境→兴都库什山→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玄奘继续前进,经昭武九姓中的石国、康国、米国、曹国、何国、安国、史国,翻越中亚史上著名的铁门,到达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又南行,经大雪山,来到今阿富汗贝格拉姆,东行至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进入了天竺(今印度)。
随后,他在天竺古寺那烂陀寺,跟随高僧戒贤法师修习佛法,并且声名鹊起。
后来,北印度伟大的帝王、诗人兼戏剧家戒日王,在国都曲女城为玄奘举行无遮大会,由他宣讲大乘佛教教义。与会的有20多位王公和5000多名大小乘佛教高僧,却无一人能驳倒玄奘,他因而获得了“大乘天”的尊号。会后,戒日王请他骑象巡游天下,宣讲佛法,一时间在印度掀起了“中国热”。
贞观十七年(643)春,玄奘携带657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线回国,两年后回到首都长安。玄奘此行,行程5万里,历时18年。
玄奘带入中土的佛经
主要有《涅般经》《菩萨经》《虚空藏经》《决定经》《华严经》《大般若经》《未曾有经》《维摩经》《金刚经》《五龙经》《摩竭经》《法华经》《瑜伽经》《西天论经》《佛国杂经》《大智度经》《大孔雀经》《维识论经》等。
玄奘百折不挠求取真经的事迹轰动了长安,唐太宗对他的壮举十分赞赏,在洛阳行宫接见了他。从此玄奘定居洛阳,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的佛经。他还和弟子一起,将西域多国的地理、风俗等记载下来,编成《大唐西域记》。后来,明朝的吴承恩根据玄奘取经的事迹和有关民间传说,写成了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盛衰无常——中国佛教的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两千余年,期间经历了输入、传播、兴盛、时盛和时衰的过程。从魏晋到隋唐、宋元至明清,随着广泛传播,由承袭外来佛教,逐步形成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佛教。
这种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渗透到了中国各民族人们的思想意识、民族关系、文化艺术以及生活习惯、风俗传统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从我国现存的大量佛教经典和史籍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一般说来,在东晋以前,佛教的传播只是在皇族和上层贵族中有影响,这属于输入阶段,也称依附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被视为方术的一种,其活动主要是对佛经的翻译。
直到三国时期,佛教才有了较完整的汉地戒律、仪规,出现了汉地出家僧人。东晋时,佛经的翻译量日增,出现了依附、融合于玄学的特点,还未定型独立。
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广泛传播的时期。这一时期,佛教开始出现了独立发展的趋势,并有了不同的宗派,如北方有地论宗和楞伽宗等,南方有涅盘宗、成实宗、三论宗等,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超越前代的佛教文献和佛教学者。
中国人对佛教的态度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崇尚儒学、儒教,使得佛教始终没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处在一个求生存、求发展的状态下。中国人对佛教的态度是,信则有,不信则无;需则求,不需则不求;有病才求,无病则不求。
隋唐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在文学艺术、寺塔建筑、石窟造像等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这一时期,皇室对佛教宽容、保护,民间也对佛教既信且行,编经、写经、刻经盛行。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佛教宗派,就诞生在这一时期。朝鲜半岛各国和日本,都派了许多僧人来华学习佛法。
不过,唐朝后期出现了大规模灭佛的事件,唐武宗下令拆毁寺院,迫使僧尼还俗,熔化佛像,焚毁经书,没收田地寺产,使佛教受到沉重的打击。许多宗派从此一蹶不振,不过,较简便易行的禅宗、净土宗大为兴盛。
从宋朝开始,理学作为正统的官方思想,不仅蒙上了一层佛教的色彩,而且还进一步吸收了佛、道二教的思想和宗教教义,从而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清末。
晚清、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定,战争连绵不断,佛教衰落至极,戒律废弛,迷信盛行。虽有一批有识居士、僧人发心整顿佛教,重振宗风,如郑学川、杨文会等在南京创办刻经处,太虚等一批高僧大德积极整理僧侣制度,提倡僧侣教育,关心国事,支持民族救亡运动等,但总体上,佛教仍是走下坡路的。
佛教传入中土是从南北朝开始的,在中国佛教进入了兴盛阶段,宣扬佛教的各种艺术形式,如塑像、画像、音律、雕刻、寺院建筑等,并得到了极大发展。
佛教的教义、理念、戒律与礼仪
理解了四圣谛与五蕴皆空,明白了四法印与六道轮回,就大概懂得了佛教的教义。了解了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大概就能明白佛教设置的戒律的意义。明了了知恩报恩与转迷成悟,也就可以理解佛教的人生观念。不懂合十、问讯、礼拜,就难窥佛教礼仪的堂奥。
教义——四圣谛与五蕴皆空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它们是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冥想,悟得的四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佛教最早、最基本的理论,也是解脱之道。
苦,即人生存在的本质就是苦。它包括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以及生命中永远无法满足的企望、追求,必然遭受的挫折,还有关于生存的焦虑。佛家将苦总结为八大类,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等。
集,即“苦”的根源。佛教认为,人生之所以充满痛苦,正因是“业”,即一个人过去或前世所想所为的积存;助因是“惑”,即各种烦恼的情绪。业又分为身、口、意三种;惑则有贪、嗔、痴、慢、疑、见六种。“业”和“惑”的结果,就是“苦”。
何业为重
阿难陀问:“身、口、意三业,何者为重?”世尊道:“意业为首,次口业,再次为身业。”只有意业清净,才能使身、口的举动言说端正,以利修习智德,培养健全的人格。只有抑制恶行、净化内心,才能建立人间净土、实现佛教理想。
灭。想要从世间诸苦中解脱出来,就要使烦恼永尽,就要断绝一切爱欲。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清净超脱的境界——涅槃。涅槃,又名寂灭,是一种熄灭了一切烦恼,超越时空、生死的境界。《杂阿含经》中说:“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道,揭示了断灭业、惑,走向涅槃的方法。早期佛教有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它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了佛教徒的日常思想行为,其中“正见”最重要,意为正确的见解,也就是笃信佛陀传授的教义。后来,八正道又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定、慧
戒,约束佛教徒的日常生活纪律,后发展为极其繁多复杂的佛教戒律。定,又称“禅定”,即摒除一切俗世杂念,集中精神冥想,从而逐渐领悟佛法。慧,即经过长期的修行,终于领悟佛法,达到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
佛陀认为,有情众生是由“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类现象组成的。
色,就是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感受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
受,就是身体的五根接触五境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受蕴”有三类,即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
想,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例如与顺境接触所感到的欢欣快乐,或者与逆境接触所感到的悲苦,并且形成语言概念。
行,产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着产生的贪欲、嗔恶等心理活动,它特指思想中决定和支配人的行为的因素,如目的、筹划、决断、意志等。
识,指一切认识活动赖以发生的精神主体。早期佛教分“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佛教认为,人的善恶行为,并非记在生死簿中,而是随时积储在各自的识蕴之中,再根据善恶的轻重类别,感受不同的生死果报。
既然人只是“五蕴”的聚合,而这“五蕴”都是空而不实的,而且在不断地生灭变化,也就是“五蕴皆空”了。这样,一切的爱欲和执著就没有了根据。
理念——四法印与六道轮回
四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它们是四项印证佛教学说的标准,若合乎这四项标准就是真正的教法,反之则不是真正的教法。
众生有生就有死,器物有成就有坏,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迁流不息的转变、生灭不停,这便是诸行无常。诸行无常,意在引导众生领悟“空”的意义,达至不生不灭的境界,以离苦得乐。
无常苦空
无常,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有生必有灭,没有恒常的存在。人生虽然有短暂的快乐,但终会不由自主地坏灭和离散。如果人类惑于贪、嗔、痴,忙于追求五欲,便会形成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佛教认为,要想减少痛苦,只有证悟“缘起性空”,去除“人、法”二执,用无我的精神,向善的方面努力,去建立人间的净土。
诸法无我,其中所谓诸法,是指宇宙、人生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相互依存的。离开了因缘和合,其性则空,这就是“诸法无我”。要做到“无我”,就要破除离开固执的成见,佛教称之为“我见”。
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分别从“空”和“缘”两个角度阐述了佛性的真谛,是佛教宗教理念的核心所在。领悟这两个理念,对于佛教修行至关重要。
破除我见
我见,包括人我见、法我见。凡“有情”产生的“执见”,如我、人、众生、寿者等,属于“人我见”,又称我执;凡“法”产生的“执见”,如执、蕴、处、界等,属于“法我见”,又称法执。人、法二执,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缘散则离。
有漏皆苦,人们不明白世间和人生是“无常”“无我”的道理,产生贪欲、仇恨、愚昧偏见等烦恼心情,能使人丧失理性,就叫“漏”“毒”,在生死轮回中无法脱离烦恼的生命都是极痛苦的。
涅槃寂静,是佛教的理想境界。涅槃,意指烦恼之火已经熄灭,贪欲、嗔恚、愚痴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烦恼都灭尽,也就是达到完全解脱的自在境界。
缘起性空
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一切事物与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都受因果规律支配。凡存在的就是缘起,既是缘起其性就为“空”——没有独立自性。世间没有非缘起之物,也就没有非性空之物。所以,《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另外,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会在六道中循环往复,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所谓六道,指的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