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很多依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建立起来的婚姻关系能持久的保持下去,原因很简单,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人们的确需要爱情来支撑二人世界,但是当你步入婚姻殿堂就不再是精神生活起支配地位了,物质基础就上升到第一位了,这时夫妻生活没有物质做基础,真的很难维持下去,婚姻破裂就剩下时间问题了。
如果你在进入婚姻的殿堂之前就预先设置物质基础的婚后保障,将物质条件提前置于精神层面之上,那么这样做反而更加容易加固你的婚姻工程,使其顺利到达幸福的彼岸。
由此可见,物质条件的前置并非一无可取、百无一是,而是一种非常出色的处事方法。
物质条件前置的缺点在那么呢?
缺点是预期过于单一,目标过于理想化,由于物质条件前置都是将事物发展放置在一条轨道上的,所以物质前置的结果就是封闭式管理,为了达到在一直线上永远保持前进的动力,物质条件前置者会想尽一切办法设置铁定的规则,牢固的法规,以确保物质条件前置的列车不会出轨。
由于持物质至上者目标明确,所以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不择手段,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理存在,因为在持心理至上者看来持物质至上主义者就是洪水猛兽,所以有畏惧心理。
也就是说持三分论立场的人,在江湖飘时是惧怕持二合论立场的人的,因为持二合论立场的人遇事考虑简单,只在进退上看问题,但是持三分论立场的人就是从客观上看问题,想到了第三方的平衡关系,因此,从思想上看,持三观论者要高于持二元论者,处理事情的方法也要成熟稳重于二元论者,方法论不同自然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比如持理性思维坚挺的人容易引发灾难故,为什么呢?因为理性思维过于自信的人,目标明确,只认目标任务的达成结果,不论事件进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没有缺陷预案。道理很简单,你不从客观存在开始思维你就没有“原罪”思想,没有原罪思想你就不会有事物存在缺陷性的“缺陷理论”,没有意思到凡事都有不确定性因素,你就不会事前设置防范措施,没有防范意识,出现灾祸就是迟早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
就方法论而言,当今世界东西两大思想阵营准确的说仍然是停留在二元论与三观论之上,并没进程到四季轮回论与“五行”论的进程中去。在事物发展的十种方法论即起于一,合于二,分于三,成于四,结于五,顺于六,离于七,易于八,归于九,满于十之中。真正能进入“成于四”的只有英国与日本,而进入“结于五”只有德国以及欧洲的少数国家。而美国、俄罗斯与中国三个超极大国都没有达到“成于四”之上的高度。
因为能进入“成于四”范围的国家国家机制是长效机制,不随意改革,在“成于四”的阶段是四季轮回的状态,政治生态、法律制度,民生民风民俗都是一种比较固定的循环模式,固定不变的循环往复着。所以说改革只是适度的,久视之长治,不可善改。
在“结于五”的范围里,因为存在着互衡的制约机制,凡是进入这一领域的国家都有完善的制约机制,制度设计完善,政治公正,民生公平。在这个阶段是二元论者升华后的结果,所以在象德国这样的国家里就非常重视社会公共制度的建设,在这些国家里自我意识并得不到过度的张扬。
当人类的思想方法进入“顺于六”就是逆施的阶段,为什么是倒行逆施呢?因为人类一旦进入这个阶段就是政治斗争进入倒行逆施的阶段,统一就成了世界范围内开启战争的焦点,六个六本为“坤”,坤地为母,坤载万物,大地能容之意,但是坤亦为阴,为女,阴极女盛势必导致忤天逆理,泯没人伦,世界战争的开端就在人类的思想方法进入“顺于六”之时。
当人类的思想方法进入“离于七”时,就是悲惨的结果,为什么是悲惨世界呢?因为“离于七”最好解释,隔七而相战,战争造成巨大悲剧,分离的悲惨目不忍睹,悲观主义者悲痛欲绝,仿佛看到了世界末日。
当人类的思想方法进入“易于八”就是百家论争的时期了,为什么是百家争辩的时期呢?因为战争带给人的伤害已经让人类没有再次拿起武器的勇气了,所以全世界的政治家们就只剩下斗嘴的力气了,争议的最终目的就是“归于九”,形成全人类统一发展的统一世界。在“易于八”里有一个天之大机,就是“生于辰而死于戌”,通俗地说就是生命起始于东南,而泯没于西北。
当人类的思想方法进入九,就是九九归一的结局,世界归于大同了。
为什么要在这章里插入这段话呢?因为中国人虽然把西方心理学引入中国大学的殿堂,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根基不是扎在一个基础之上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产生不同的认识,事实上中国人学习心理学仍然是用理性的思维方法在学习人性的学问,这样学怎么能学到真正的心理学呢?
因为一个不认为有神存在的人群,怎么可能把心理反应置于物质条件之上呢?在理性思维顽固的人看来,什么事都是自然法则既定好的,我们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好了,为什么还要相信心理作用呢?
在理性思维达到极致时,就如轨道上运行的列车,在列车行进路线上,一切都是铁定的规则,牢固而坚守成规,穷尽自然法则,那里还会有人性伦常的位置呢?
如果你没有人性思维,你不认同人有灵魂存在,那么你学的又是什么心理学呢?如果强加给心理学以理性学的外衣,那么你这挂羊头卖狗肉的学问是怎么宣教的呢?
因此上说,在学习西方心理学之前你有必要摆正自己思想方法,如果你继续持无神论的心态学习有神论的思想方法,那么你学到的东西真的让人怀疑,怀疑你是不是真的看到了真理。
这篇文章叫心理学与命理学之比较,只要你理解什么是心理学,那么命理学就不用去了解了,是中国人就知道什么是算命,并且十人之中有九人算过命。
既然大家都算过命,就应该知道命理学是专一预测人的未来的学问,其理论原理来源于周易,我们这里应该知道周易是理性学说。那么周易衍生出来的学问自然也是理性学说,也就是说命理学是纯粹的理性学的学问。凡是涉及到理性思维方法的学问都归唯物论的范围,因为你前置条件是物质的,那么意识与灵魂就是后置的,后置于物质条件之后的学问就不是哲学的理论体系,就不归哲学范畴,因为你没有“爱”的世界,而哲学是依靠“爱与智慧”来支撑的。
由此可知,命理学同样不哲学的范围,只是中国传统理学的一部分而已。命理学的理论框架既然出自易经,那么,命理学的实践应用也归理性思维的范围,由于理性思维是物质前置的方法论,所以命理学也是置物质条件于精神灵魂之上的学问。
由此可知,命理学在预测应用上是置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前提的,在命理学的应用过程中,命理学寻找的是普遍存在的预期,通俗地说就是命理学是寻找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普遍存在的现象,并用统一的标准贯穿到所有人群中去,以一种固定不变的规律性套用到同一类人的身上,也就是命运之中。
在同一类人的范围内推定统一的答案,简单地说就是把同一年月日时出生的人,固定不变的寻找同一规律性,展示出在同一规律变化下得到的同一标准的命运预期,这个预期是贯通的,只要你是同一时间出生的人,得到的答案都是同一答案。这就是理性思维创造出来的学问。
反观心理学,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与命理学一样预期得到一个可靠的预期目标,但是心理学是精神前置的学问,所以心理预期大于物理预期,这就为心理预测者留下了宽阔的心理空间,也为客观的看待预期留下了余地空间。
但是命理学不是这样的,命理学是理性至上者,得到的预期都是物质性的,有真实存在的潜在意识,也就是说当你找算命师求知预期时,你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确定的目标,没有回避余地,这样问题就来,因为你求的目标是预期,也就是未来的目标,当你得到在未来时间里肯定的答案时,无论是吉是凶,你都会肯定的接受,而不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一旦你进入算命师的预期目标时,你都会用肯定的态度对待预期结果,这样往往导致的后果是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不是可能的存在也成了肯定的存在了。
这就造成一个普通的事实就是不可能存在的预期,人为的达成了事实存在,反而无谓的添加了人生不应走的轨迹。
原因是什么?
问题还是出在东西方文化方法论的根源上,持二元论的人是基于“合于二”而产生的思想方法,而持三观论的人则是基于“分于三”而形成的思想方法。重点就在“合”与“分”两个字上。
西方人凡事都要讲究个分清楚,中国人凡事都在谈合作。西方人在任何时候都讲究清晰明确,中国人时时刻刻都在说难得糊涂。
中国人在处事方式上讲统一,混淆不清,混杂着责任、利益、规则等等处理问题。西方人讲制,明确界定各自之间的界限,划清各自的责任,明确双方利益,最终达成问题的解决。
心理学与命理学也是如此,心理学讲究“分”,命理学讲究“合”。
最终形成的结果大家一看便知,心理学因“分”而责任清晰,向世界进发,命理学因“合”而越来越糊涂,只有在街边小巷暗哑自喧。
r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