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引子(一)(1 / 2)柳语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02年中专毕业后,我在乡下务农的父亲经过重重关系,找到他当兵时的一位老战友,托了他的关系,把我安排进了县城的灯泡厂。

刚进厂时,我干的活很简单,俗称“打杆儿”。别人用烧熔了的玻璃料吹出灯泡壳子,我负责把灯泡壳从模具里敲出来放到筐里。

当时厂里的劳动强度很大,灯泡生产越是高温季节生产出来的灯泡质量越好。于是每年到了最热的时候,厂里就会掀起“战高温夺高产”的奋战热潮。

七八月份,县城最热时能达到将近四十度。加上车间里机器的温度,往机器跟前一站,眨眼间就会被热浪蒸透。

那滋味儿我到现在都不愿回忆。

好在那段日子并不长,只持续了不到两年。

2003年,因为耗能高、污染大、劳动密集、效益低等问题,政府要求厂子迁到郊区。

我父亲的那位战友预感到厂子要黄,便主动扔了铁饭碗,辞职下了海。临走时告诉我说,等他以后混好了就叫我过去。

后来多年,我一直没等到他叫我过去。我猜想他多半是没有混好,或者是混的太好。

灯泡厂搬迁以后生产一蹶不振,加上全国的灯泡行业乃至日用轻工产品生产企业全面低迷,厂子里的日子越来悠闲。

我利用那段时间看了很多书,但从未想过走上“煮字疗饥”这条路。直到后来厂里有个其貌不扬的人给某家杂志社投了一篇稿子,得了五百块稿费。

那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五百。

从小到大,我在班里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读中学时作文得过满分。

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发财之路。

打定主意,我利用大把的闲暇时间开始创作。

诗歌、散文、小说……杂文需要阅历、世界观,我没怎么观过世界,写不来。来来回回折腾了小半年,我把能写的题材试了个遍,把能联系到的杂志、期刊、报社等投了个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写作文和搞文学创作是两码事!

我他妈的压根就不是那块料!

看着退回来的一摞摞稿纸,我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万念俱灰”。

在一封封退稿信中,有个南方编辑说“你那叫整理资料,不叫搞文学创作”,说我阅历太浅,光在屋里闷头“硬憋”是行不通的,得出去走走,画家叫“写生”,作家叫“采风”。

在那位编辑的鼓励或者说是怂恿下,我辞了工作,变卖了所有家当以及那十几斤退回来的稿纸,带上全部积蓄买了一张去南方的火车票。

出发前,我听从那位编辑的建议去了一趟蒲松龄故居。他建议我找个犄角旮旯藏在里面过一夜,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点素材。

我记起小时候看《画皮》时被吓得魂飞魄散,足足好几天没回过神来,就没敢在里面过夜,只在里面转了一圈,在聊斋先生的画像前站了一会儿。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蒲松龄老先生的画像。

以后再也没敢去过。

火车一路南下,中间拐了好几个弯儿,下车后又坐了大半天的汽车,来到了一座古城。

由于某些原因,故事的讲述者不想让人知道他在哪儿,我只好隐去地名,以“古城”代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