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把农产品频频陷入丰收但是不增收的怪圈现象,叫作“丰收悖论”。指农民在丰收年获得的收入却比平常年低,甚至比歉收年还要低的一种矛盾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及生产周期长。
明白一点说,消费需求对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就西瓜来说,尽管今年的价格远远比去年低,但是居民相应的消费需求并没有跟随西瓜价格的下调而增加。价格下调,需求不增,这就导致农户无法通过“薄利多销”来增加收入。并且收获量加大,各大农户之间展开价格战,导致价值不断下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丰产不等于丰收”。
有最低保护收购价存在,粮商不可能趁机压价,粮食价格稳定,丰产的农民卖粮赚到了钱更多了,物价没有上涨,日子更好过了。
还是那句老话,一通百通。
占大部分人口的农民丰收了,各方面的消费提升了,促进全国经济良好发展。
……
明昊六年,元月一日。
静海军划分为交趾和安南两府,安南在交趾以南。
半个多月后,蓝鑫看到了大明帝国明昊五年的财政数据:
财政收入360万圆,财政支出462万,财政赤字高达102万圆。
皇室有钱,户部赤字,户部官员并不烦恼。
皇室有钱,借钱就是了。
今年,大明帝国的疆域扩大了近一倍,人口翻翻。
皇恩浩荡,新并入版图的州县免去多项赋税两年,再过三年,这些州县政策正常纳税,大明的赋税会大幅增长,那个时候,财政赤字问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过去一年,大明内府(皇室)收入破1000万圆,支出(含税)950万,盈余六十多万。
为了兴王府经济更好的发展,蓝鑫在房地产业上花了不少心思,皇室旗下的广厦地产公司投资盖建了不少房子,有住房,也有商铺。
因伤退伍的将士拥有优先购买这些房子的权力,就算有钱买房,也买不起太大的房子,但蓝鑫鼓励退伍军人向皇家银行贷款买房,贷款二十年,没有首付,每个月还一笔等额的钱,一共两百四十期。
利息和本金加起来,正好是房款的两倍,百分之一百的利息,可以提前还款,但利息不能减免。
买房未满二十年,未还晚款之前,可以先和银行沟通,一般情况下,银行不会阻止房主卖房,买房的人来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后,剩下未还的利息和本金,可由新房主继续还款。
贷款买房,分期还款。
此举大受欢迎,对于那些买不起房,又要待在城里生活,需要租房住的人而言,分期还款,此举太好了。
租房住,每天都需要支付租金(不是一天一付,但租金可以按天计算),不管住多久,房子还是别人的。
而贷款买房,每个月需要还的钱比租房成本高不了的多少。
买了房子,租出去,可能每月租金比每期还款额还要高。
有这样的好事找上门,接着就是了,如果拒绝,那就是傻子愣子。
……
明昊六年,二月一日,兴王府的旧城墙拆除工作正式开始。
要不要建一座更庞大的的城墙?
这个问题,蓝鑫考虑过很多次。
考虑再三,决定不建。
如果强敌攻到城下,高耸的城墙并不能让保证城内百姓的安全。
重生后不久,蓝鑫开始对兴王府的城市建设进行规划。
在规划图上,兴王府城区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
朱明(朱元璋创建的大明)晚期,广州新旧城合计的面积在18平方公里左右,相比之下,足足多了一倍,可见兴王府城区的规模之庞大。
考虑到将来一统中原,岭南偏安一偶,不适合长期作为帝国的首都,必将迁都,若不是不然,兴王府城区规划面积会更大。
之前,兴王府的城墙基础是夯土结构,蓝鑫已经在大明军中推广火器攻城,若是将士反叛,或者敌军攻打,夯土结构的城墙防御力有限,所以,需要用砖石建造城墙。
建造一个占地40平方公里的城墙,需要投入大笔资金。
蓝鑫觉得在建造城墙上花费巨资,太不划算了,他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应该可以看到大量的汽车在城市道路上奔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准备建新城墙,甚至要拆掉旧城墙,考虑到将来会遭遇的危机,蓝鑫还是拨出一些钱,在城区外围建造一些永久性的防御设施。
几年前,皇家银行就主动找到数十个砖窑场主,主动贷款给砖窑场主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并下了购买大量砖石的订单。
大规模烧砖,成本降低了一些,一般顾客少量采购砖块便宜不了多少,内府大量采购砖块,成本能降低不少。
因没有相应的机械设备,制造工艺不达标,蓝鑫搞不出现代的水泥,但他搞出砌墙效果还不错的土水泥。
生产土水泥的厂房在兴王府城外造了五个。
兴王府大兴土木,土水泥产量有限,只要天晴,每天生产出的土水泥,刚生产出来,就会拉倒建筑工地上。
产销两旺。
为了加速兴王府的城市建设,蓝鑫下旨,让各州县都招募工匠和民工参与到兴王府的建设。
这不算徭役,算是雇佣。
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
民工为修建兴王府付出劳动,这不是免费的,包吃住,吃的一般,住的也一般,有收入,但不高。
普工日薪20文,泥瓦匠日薪25文,表现好的另有奖金。
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兴王府大部分城墙都被拆除了,剩下的部分,不再拆了,修整一下,当作景点留给后人观赏。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