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华以后世新中国的教育制度为基础,结合眼下时代的现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中国现代教育大纲”。这套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史无前例的教育大纲严格设定教育分为幼学教育三年、小学教育六年、中学教育六年、大学教育三年,明文严令在夏华治下境内的年满四周岁的孩童不分男女除非有智力残疾或较重的生理残疾必须上学接受现代化正规教育,孩童的父母家人长辈倘若抗拒阻扰,官府可以动用武力进行强制性执行。幼学、小学、中学完全免费,官府免除学生的全部学杂费,并且,学校向学生提供饭食和住宿,费用全部由官府提供,同时严禁学校通过任何手段、任何名义、任何理由向学生收取费用,学校开支、教师工资等全部由官府提供另外设立奖学金制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会获得官府的奖金。
夏华制定的现代教育大纲课程如下:
幼学教育三年,设立国文、数学、生活这三门必修科目
小学教育六年,设立国文、数学、历史、体育这四门必修科目
中学教育六年,分为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设立国文、历史、体育这三门必修科目,在中学一年级时设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地理、天文、、艺术分为绘画、音乐、歌唱、舞蹈等子科目这九门选修科目和古典国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日语这七门中外选修语言科目。学生在完成中学一年级学科后,必须在以上十六门选修科目中选修至少两科作为接下来中学二年级至六年级和大学的必修科目。大学里增加更多的选修科目,学生们可以再选择其它的选修科目。体育课程丰富多彩,会包括骑马、长跑、短跑、跳高、跳远、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棒球、武术、游泳、射击等众多选修项目,从小就增强中国孩子们的体质。
在中学六年教育结束后,教育部于每年6月6日这天举行全国各地联合同时同卷高考。夏华设计的高考制度解决了后世新中国高考存在的那种“一纸定江山”缺陷,办法也很简单:每个高三学生在高考时要考六门或六门以上的必修文化科目和体育,每门必修文化科目都由教育部的专家们出三份试卷。这样,每个考生的每门必修文化科目会考三份试卷,每门科目自然会有三个得分。考生这门必修文化科目的单科成绩,在这三个得分里选出最高分来计算。如此,就能大大减少考生由于高考失常、其它原因而没有考出正常水平结果遗憾终身的情况。
夏华制定的这套现代教育大纲无疑是十分科学的、合理的、理想的,但想将其化为现实,离不开两样东西:大笔的银子、大批的教育人才。银子,夏华勒紧裤带外加使用歪门邪道和砸锅卖铁的办法,还是勉强可以凑足的这也是夏华必须裁军的原因之一,养太多军队必然极度烧钱,就没钱干其它的大事了,至于教育人才,可以慢慢来。比如,国文科目可以以传统儒学为基础,中国此时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从小到大钻研四书五经、孔孟经典的儒生,呼吁、号召、聘请大批品学合格的儒生担任学校里的国文老师,无疑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至于其它科目,特别是理科,只能通过聘请外教来解决了,好在,这件事倒不是特别地着急,夏华的教育大纲分为幼学教育三年、小学教育六年、中学教育六年、大学教育三年,在眼下,他只要搞好幼学、小学就可以了,连中学都可以缓一缓,更加别说大学了所以夏华没有创办中国第一座、第一批大学,此时,夏华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这些孩子就是中国的第一批受到现代化教育的幼学生和小学生,等这些孩子读完小学,也是好几年后的事情了,这段好几年的时间差,正好可以让夏华慢慢地搞起中学的教育体系。
另外,为了加速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也为了促进客观使用便利,夏华下令全面地推广现代计量单位,比如,长度单位使用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面积单位使用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平方公里,体积单位使用立方毫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千米,容积单位则使用毫升、升等,质量单位使用毫克、克、千克公斤、吨等,时间全面地采取现代的二十四小时制度,以秒、分分钟、时小时、日天、周星期、月、年、年代、世纪为时间单位,温度单位采取摄氏度同时,不完全废除传统的中式计量法,但对两者进行规范性通用规定,比如,规定1两等于50克,规定1斤等于10两、500克、05公斤等。不仅如此,夏华还下令全面地推广b数字和有利于汉语学习、普及、使用的标点符号以及汉语拼音这套汉语拼音自然是他抄袭的后世新中国制定和颁布的现代汉语拼音。
不过,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夏华暂时没有下令推广简体字、白话文,仍然使用繁体字、文言文。
东元4570年西元154年的元旦,夏华忙得不可开交,不过,他在这天也收到一个喜讯:他再次当爹了,赵萍给他生下了一个女儿。只是,这个女儿有点早产,天京变乱期间,赵萍弟弟赵空军为保护夏华而身亡,赵萍因此而悲伤不已,郁郁寡欢了很长时间,使得腹中胎儿受到影响而比预产期提前出生了,好在母女平安。
喜不自禁的夏华连忙赶去看望赵萍和自己的女儿,给女儿取名为“夏明妧”。在给儿女取名这件事上,夏华费了很大心思,他的儿女肯定跟他一起姓夏,至于接下来的名,他研究很长时间后,创立了夏家的“辈分排行”,即三个字的姓名的中间字,共有十二个字,为“明仁信孝智义,方国兴和家荣”,这十二个字的意思是“明白仁信孝智义五个美德,才能国家兴盛和家族繁荣”。所谓的“仁信孝智义”,是夏华大力提倡的“中华文明精神的新五德”,与传统的“儒家五德”仁义礼智信稍有不同,去掉了“礼”,增加了“孝”,但没有“忠”,因为“忠”就是“信”的一种,在宣誓效忠后言而有信,便是“忠”,“不忠”就是“不守信”。按照这个辈分排行,夏华自己除外,他的子女的姓名的中间字都是“明”,到他的孙子孙女那代,姓名的中间字都是“仁”,因此,他给女儿取名为“夏明妧”正好这一天也是元旦,至于夏秀明,已经被他改名为“夏明乾”夏华打算用属于中国传统哲学的道家卦的个单字以此给自己儿子们取名,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如果儿子数量超过个,只能到时候再说。二十多天后,傅善祥给夏华生下一个健康的儿子,是夏华的第二个儿子,被取名为“夏明坤”。
“哎哟哟,我的小天使啊”房间里,抱着夏明妧的夏华笑得合不拢嘴。赵萍躺在床上,脸色发白、面带微笑地看着喜笑颜开的夏华。洪宣娇、傅善祥、周秀英、李素贞、左孝琪等女子都在,众女子也喜气洋洋。洪宣娇看着夏华,半真半假地嗔怒道:“我记得我生明乾时,你这个死鬼却在外地,根本不在我身边,怎么二妹生明妧时,你立刻就飞也似地赶过来了?”
夏华无奈地道:“又来了!你生明乾时我不是正在扬州打仗么?打完仗后不是也就立刻飞也似地赶回来了吗?”
洪宣娇一边撇嘴一边抚摸着腹部:“我下次生孩子时,你必须陪在我身边!”洪宣娇已经再次有了身孕,天京变乱后,她和夏华破镜重圆、和好如初,然后整天跟夏华形影不离,每晚都缠着夏华,强迫夏华把欠交一年的“公粮”给结结实实地补齐了,搞得夏华苦不堪言。
“知道啦,一定陪!”夏华不得不承诺。
敲门声响起,门外有人报告道:“两千岁!属下有事向您汇报!”
夏华把夏明妧交给赵萍,走出门外,来人是钱江。钱江当初在扬州被苏三娘俘虏,继而落入夏华手中,经过夏华一番“教导”后,他跟焦亮一样对夏华心服口服,从此死心塌地地追随效忠夏华。钱江是金融方面的人才,在夏华手下自然负责金融方面的事务。
“恭贺两千岁喜得千金。”钱江毕恭毕敬地向夏华行礼。
“嗯。”夏华点点头,“有什么事吗?”
钱江取出两张纸,呈递给夏华:“两千岁,您看这两样东西。”
夏华接过那两张纸,念着上面的字:“大清宝钞、户部官票?这是纸币?银票?”
“是的!”钱江兴奋地道,“这是清政府刚刚发行的官方纸币,即银票!”
“嗬,铁树开花啊!”夏华顿时惊奇起来,“清政府居然发行银票了!稀奇稀奇真稀奇啊!”他啧啧不已。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种纸币银票是中国北宋时期发行的“交子”和南宋时期发行的“会子”,从宋朝后,元朝、明朝都有该朝的纸币,但清朝前期和中期是没有的。清政府对纸币的发行是持以非常谨慎、非常保守的态度,认为纸币只能作为一时的权宜之计,不宜作为国家的正式货币。清朝建立于西元1635年,到眼下的西元154年,两百多年来,清政府没有发行纸币银票。后世很多清朝剧都犯下了这个穿帮错误,最典型的就是金老名著鹿鼎记,男主角韦小宝出手阔绰、挥金如土,动不动就甩出一大叠银票,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康熙时期的清朝根本不存在银票,韦小宝从哪里弄到银票进行四处挥霍?直到眼下的咸丰时期,清政府才正式地发行了第一批两种官方纸币银票,即夏华现在手里拿着的“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
“这个满清立国开朝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说明了一件事”钱江目光炯炯,“清政府的财力已经濒临枯竭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