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尊贤里(1 / 2)凶猛的老狐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日一早,3人离开洞涡驿,离开大道,向莽莽太行山方向进发。

这里已经远离太原城,没有权贵、豪商、寺僧的庄园和牧场,也没有林立的风车、磨坊和水硾,只有干涸的溪水,破败的村落,和流落的灾民。

这里,才是大石朝真正的模样,饥荒遍地,民有菜色,民不聊生。

史匡懿惊怪道:“入娘的,看来这里也遭了灾,和咱们大同也无甚区别。”

敬思说道:“咱们那里,没有盗贼也似的官吏,军指挥使大都是诸部渠帅大人。”

嗣昭说道:“免两税,那是咱们用性命换的,塞下诸部都是军籍。你们忘了,那些年出征河西,出征泗州,我们都是自备粮秣,大同军府能调拨多少?”

史匡懿看着嗣昭,说道:“去年营田收成也很糟糕,军粮大多还是河东漕运,可若是河东也遭了灾,太原拿什么向塞下调拨粮食?”

嗣昭摇头道:“支使君的时候,仓曹年年向朝廷报灾,户部年年春季都会调拨种粮,虽说大部都被军府克扣了,但府库总有些粮食救济诸部。

可是现在这位段使君,年年向朝廷报丰年,春季营田种粮已经停了,今年他若还是报丰年,怕是河东漕运也要停。”

敬思脸色发白,大睁着眼睛问道:“他要干什么,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嗣昭淡淡说道:“你们想,现在天下不是饥荒就是流寇,若大同军年年丰稔,新君刚立,这就近乎祥瑞了,那段帅岂不是能吏?”

史匡懿不解的问道:“他不到3岁就成了大同军防御使,官做的还不够大么?”

嗣昭冷冷一笑,说道:“如果大同军年年丰稔,他怕是40岁就要入朝为相了。”

敬思惊的目瞪口呆,良久才说道:“他想当宰相想疯了吧,这样下去,塞下要饿死人的!”

嗣昭说道:“你以为他和内地的官儿有何区别,只要功名富贵,哪管百姓死活。”

他马鞭指着路上的流民,说道:“所以,这条商路我们一定要打通,有了这条路,沙陀部就能从太原购粮,不然我们也是这鸟样子。”

嗣昭的话让两个伙伴不寒而栗,塞下部落哪个没闹过饥荒,田野枯槁,羊马瘦死,粮价山高,谁也不知哪个明日就成了饿殍,美丽的山川变成人间地狱。

敬思喃喃说道:“入娘的,你那庄子为何不种粮食?若是真的饥荒大起,那可是几千亩地。”

嗣昭摇头道:“若是没有木塔山的葡萄园,我们今日都不会在太原,商路更无指望。你想,就算是山水不断流,木塔山的庄子年年丰产,也不过几千石粮食,济得什么事。商路才是根本,是救命路,必须掌控在我们手中。”

敬思不吭声了,史匡懿忽然说道:“朝廷也是糊涂的,若是仆射公入住大同军府,那该多好啊,内地那些流官,对恒山,对桑干河,哪有感情。”

嗣昭低声说道:“不会的,朝廷忌惮我沙陀部,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不会让仆射公为家乡主帅。”

天气极好,3个人也不着急,边说边走,缓辔而行。越往东,越往南,地势也就越高,渐渐进入丘陵地区。旱情却越来越严重,有些村落已经彻底荒废,百姓逃亡一空,嗣昭的心也越来越沉,感到一丝不详的气息。

日头偏西的时候,3人到了太谷县,距离尊贤里只有15里,远远看到了轩车岭,那个山脚下的小山村,就是嗣昭出生的地方,也是他的先人埋骨的所在。

敬思说道:“若是赶一赶,天黑前就能赶到。”

嗣昭近乡情怯,不详的念头始终盘绕在心头,他摇了摇头,说道:“不必匆忙,就在太谷县歇宿吧,明日到家也不迟。”

一夜无话,第二日,三人备了干粮,跨马直奔尊贤里。嗣昭又看到了熟悉的乌马河,沿着河东大道15里,就是他的故乡了。

天光大亮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尊贤里摇摇欲坠的牌楼,嗣昭的心砰砰的跳起来,脸色有些败。正是朝食时分,却不见炊烟,不见人声,这还是他的家乡么?

马蹄的的,3人进到里中,然后勒住马匹,立马在道边,向里面观看。里中一片死寂,像没有人一般,似乎是荒废了。

敬思看着嗣昭,问道:“哪个是你家?”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