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再忙再累,学业从来没有拉下。苦读书,死读书,就是想初三的中考必须中专,那是她第一次朦朦胧胧要自主改变命运的决绝。
可是到了中学,不得不对自己开始失望。因为这个1991年,牛场中学的英语特别薄弱。
学校太缺英语老师,有一点基础的其它学科的老师也被派来教英语,都说是没有办法,也算是赶鸭子上架。
后来中学终于有了一个专职的英语老师,是小学的某年轻女老师,老公是镇里领导,派她去某市学习了三个月,就调到镇中学当英语老师。
她们学英语,和那个女老师一样吐着不标准的发音硬背着单词,背得嘴皮发泡,舌头生疮,英语成绩依然还是上不去。
中考能考上中专,是广大寒门学长出人头地的第一块奶酪。这块奶酪摆在了吴凤的面前,她却开始越来越悲哀。
中考中,英语作为主科成绩上不不去,纵使你语文和数理化再好,总分也一定会拉下一大截,不要说最难考的中专,就是高中,也希望渺茫。
何况她只有初三必须考上中专的唯一出路。
小学学业优秀的同学:女同学有刘冬,韩丽;男同学有罗政伟、姚乃金和王大勇这些,全部都转学了。
同学中王大勇父亲在镇政府里当书记,韩丽是镇上最有钱人家的孩子,初中都转学到了某市。
刘冬父亲是老师,姚乃金父亲本身是镇中学一个副校长,他们转学到了平县一中。
罗政伟本是镇上附近厂矿里来的,也转学回了他们厂子校。
镇上有条件的人家都把孩子转学到厂矿子校、平县一中、甚至市里的学校。但那需要交一大笔借读费,听说一万,不要说吴凤这种情况,就是村里的一般人家,这昂贵的借读费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吴凤,包括其他一般人家这种孩子只能在牛场初中读书。
公平的中考,大家同一时间面对同一试卷,因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薄弱,农村孩子就被教学条件更好,借读费高昂的厂矿子校、县中学、市里中学里的学生甩出一大截。对农村中学的孩子,哪有那么多的公平!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原认为只是《红楼梦》里对年轻女性打击的一种说辞。
就算是死读书,苦读书她也是拼了命在学。
老师都说了:“吴凤,你这样努力,语文书都可以背下来了,好事!就算初三第一年考不上中专,再复读过二三年,不,或许一二年,是很有可能考上中专的!”
她对着老师惨然一笑。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