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不要让资本挟裹我们的文化和创作(1 / 2)云朋风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先说明一下,我是从2009年开始就一直陆陆续续坚持业余写网络小说的人,但由于业余创作,更新也不稳定,基本写过的小说也都扑街了。

但我也依然把写小说,当做业余兴趣爱好坚持着。

不过,2018年后,我跑去做公众号自媒体创作,就没时间写网络小说了。

目前也有一些成就,积累了23万的粉丝,每天文章的阅读量也都在5万以上,算是有了一点影响力。

我的公众号是定位于时事和经济方面的分析。

所以照理说,写阅文这个事情,有点跟我公众号风格不搭。

不过我今天仔细想了想,作为一个曾经网络小说的作者来说,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去帮我们作者说两句。

所以今天我也在我公众号写了这篇万字长文。

还是希望能为我们原创内容创作者,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

====以下为正文======

最近我的文章内容一直围绕着疫情、石油、经济等跟国际博弈有关的大事里,不过其实我的创作范围还是很广,只要我感兴趣的事情,我都会写一写。

像去年《流浪地球》和《哪吒》这样能让我眼前一亮的电影出来的时候,我都因此写过万字影评。

所以最近聊多了国际大事,今天来换一个口味,聊一聊文化。

虽然相比一些国际大事来说,今天要写的东西,更侧重于行业内的某些现象,影响并不那么大。

但实际上,我们却可以从中见微知著,来从中窥探出当前我们存在的一些资本裹挟舆论、资本裹挟文化、资本裹挟创作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其实跟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

本文会继续保持我文章的一贯风格,去通过有逻辑的分析,抽丝剥茧的帮大家见微知著。

今天文章的切入点,首先来自于最近阅文集团的一些新闻。

说起这个阅文集团,可能不了解网络小说行业的人,并不太了解。

不过说到阅文集团旗下的“QQ阅读”和“起点读书”,估计很多不看网络小说的人,也应该都听过。

最近几天,首先是阅文集团大换血,原本的公司CEO换人,随后新推出的“免费模式”,引发巨大争议。

包括阅文集团给网络小说作者新推出的“合同”,内容包括一些“聘任作者”、“委托创作”等让作者完全无法接受的条款。

这都引发了巨大争议。

从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资本力量越来越强势的今天,实际上资本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里的方方面面。

你比方说,一些社交媒体上买热搜、撤热搜的现象,现在都已经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

不单单是微博,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网,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但由于“信息茧房”的存在,人们懒得去寻找更多消息,而依赖于平台推荐的信息。

这就使得资本通过操控传递到我们面前的信息,通过精心营造“信息茧房”,从而操控舆论成为了可能。

这一点,在当前欧美国家尤为明显。而在我们这里,也已经有了苗头。

再比如,现在各种各样的流量明星、小鲜肉当道。这背后实际上是大量资本通过包装、炒作,来炮制流量明星。

这使得一些本来没有任何作品,也没什么才华的人,突然莫名其妙就成为了顶级流量明星。

而在这些顶级流量明星的背后,其实大都有资本运作的影子。

包括我们现在很多人常用的抖音,也越来越多充斥着资本运作包装的痕迹。

从我们年轻人的追星文化、再到我们平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再到当前文化创作领域。

其实方方面面都已经到处都存在资本运作的影子。

这个本身其实也很难说有什么问题。

比如说一部小说,想要改变成动漫、影视剧、乃至电影,没有资本的运作支持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的文化产业想要壮大,没有资本运作支持,也很难实现。

但问题在于,资本在运作过程中,如果缺乏互相之间的制约,任由资本逐利的话。

那么整个文化产业链,从内容创作者,到最后消费者,都只会成为资本收割利润的工具而已。

这实际上会使得,只要是有利可图的,资本完全不在意内容的好坏,从而形成劣币驱逐良币。

最终会是我们整个文化产业,成为很空洞的花瓶。

这其实是挺要命的。

特别在当前红蓝之争的大背景下,我们怎么去跟美国做全方面的博弈,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我们如何跟美国在文化层面上去做博弈。

如果我们国内的资本,不尊重内容创作者,不尊重消费者,我们想要在文化产业上去赶超美国,自然是难上加难。

这些就是我今天文章主要想要分析的命题。

那么我会先从阅文集团大换血并推出新合同的事情,来作为一个切入点,帮大家深入的分析。

(1)网络小说的发展历程

我自己以前写过网络小说,也做过游戏,现在全职做这个公众号创作。

基本上,也都是在从事“内容创作”相关的工作。

虽然我现在因为全职做“大白话时事”这个公众号,已经很少有时间去写网络小说了。

不过我对于网络小说这个行业也还算比较了解。

网络小说作为近年来的一个新兴文化产业,其实影响力是越来越大。

大家也应该发现,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和电影是改编自网络小说,而且其中不乏大火之作。

网络小说从十几年前规模不到1亿,饱受人们偏见的小产业,一直发展到今天产值上千亿,读者数量超过3亿的一个新兴文化产业,影响力自然也是越来越大。

网络小说过去十几年基本都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没人疼没人爱,还存在大量读者看盗版的问题。

但即使如此,网络小说也依然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其中“”的VIP付费模式,功不可没。

因为客观来说,“”在2003年划时代的推出了VIP付费模式,真正意义上养活了一大批网络小说作家。

所以,也基于此,笼络了当时一大批网络小说作家加入自己的网站。最终不到两年,就基本完成了对当时规模并不大的网文市场的垄断。

而后,在2004年底也被当时如日中天的“盛大”收购。

这是资本首次介入网络小说产业里,但结局并不太美妙。

由于围绕着版权纠纷问题,起点的创始团队和盛大文学之间爆发了激烈矛盾。最终这件事情,以起点创始团队辞职出走而告终。但这也是另外一个新的开始。

起点创始团队以吴文辉为首,他也是起点成立时的主导者,被誉为网络小说产业的奠基人。

吴文辉在2013年辞去盛大文学的职务后,最终带着起点创始团队,投奔了当时盛大游戏的最大对手,也就是腾讯。

2014年,腾讯宣布成立了“腾讯文学”,而吴文辉就是担任腾讯文学的CEO。

2015年,腾讯文学正式收购了盛大文学,并以此合并成立“阅文集团”,而吴文辉也就成为了“阅文集团”的CEO。

至此,阅文集团整合了原先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的所有资源。把QQ阅读和起点读书,这两个国内网络文学领域的巨无霸给整合在一起,真正意义上让网络文学产业进入到资本运作的发展快车道里。

故事到这里,吴文辉的经历,也成为了一个很典型的逆袭案例。被老东家赶出去后,结果去了新东家东山再起,没两年还反而把老东家给收购了回去。然而,吴文辉在这里也给自己埋下了一个隐患。那就是,他并不是完全只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对盛大文学的收购。

他是依托于腾讯这个巨无霸,最终才得以实现收购盛大文学,把“”给拿了回来。而后,阅文集团在2017年于港股上市后,就彻底沦为了资本市场赚取利润的工具。

由于上市融资,起点创始团队的股权进一步稀释。

而吴文辉等人很明显也不够具备马云等真正商业大佬的手腕,缺乏跟资本较劲,或者说自己反过来主导资本的能力。阅文集团在上市后,股价就一路从最高的110元,持续下跌了两年多。

最低的时候阅文集团的股价只有22.95元。从110元跌到22.95元,跌得只剩下最高点的1/5。

这很明显是资本市场并不认可当前阅文集团的商业运作模式。

而资本都是逐利的,一个公司上市之后,为股东赚钱就变成了这家公司的最基本义务。目前腾讯只有阅文集团的26%股份,为阅文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所以实际上,也可以视为腾讯对当前阅文集团的商业运作模式,并不感到满意。

由此才引发了本次阅文集团围绕着“免费模式”的巨大动荡。

吴文辉因为一直坚持自己从2003年就创立的VIP付费制度,他认为只有VIP付费制度,才能够真正养活一大批中低层作者。

然而,在资本的眼里,VIP付费制度并不是一个好制度。

特别是在“头条系”的免费战略当道情况下,一直饱受“头条系”进攻压力的腾讯,最终还是不得不拿自己旗下的文学产业开刀,也要跟随头条系的步骤,去进行这种免费战略。

而吴文辉可能因为不同意这样的战略切换,最终只能选择黯然退出,辞去阅文集团CEO一职。

由于本次阅文集团还并非吴文辉一人辞职,还包括其他数名高管,从而引发各方猜测。

这就是这件事情的始末。

(2)免费的馅饼并不好吃

要分析这个免费的馅饼。

首先就要说一下网络文学已经持续17年的VIP付费制度。

其实在当前国内其他文化产业领域,网络文学的VIP付费制度,反而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因为只有网络文学实行了这样一个付费制度。

网络文学的VIP付费制度,简单说就是,读者看书需要订阅花钱。

通常来说,网络小说头20万字是免费的,读者看完头20万字后,如果觉得好看,想继续看,就需要花钱付费订阅。

这个钱也不会太多,通常现在是1000字5分钱左右。

按照通常网文作者一天更新5000字来计算的话,读者追更一位读者的小说,一天只要花2.5毛钱,一年下来91元钱。

这个钱放到现在,也就是出去两人吃一顿饭的钱。

并不算多,但就是这一点点付费阅读的钱,却在过去十几年里,通过聚沙成塔的方式,养活了一大批网络小说作者。

即使这其中99%的作者,每个月能因此拿到的稿费可能也就是2000左右,但也因此让一大批心里怀揣着梦想的人,能够有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按照这个VIP付费的模式,读者每看1000字花的5分钱,其中一半归平台,也就是起点所有。

另外一半归作者,也就是一个55分的合作协议。

这个正常来说也是比较公平的,因为作者是需要依赖于起点这个平台去给各种推荐、曝光机会,这样读者才有机会看到这本小说。

而起点通过编辑推荐制度,建立了一套残酷的书籍竞争制度。

比如说每周换一批书上去某个推荐位置PK,谁的推荐效果更好,看的人更多,谁就有机会获得下一个更好的推荐。

反过来说,如果你写的书,上编辑推荐后的效果不好,看得人不多,那么很可能就会被打入冷宫,再也没有推荐的机会。

起点正是通过这套看起来有些残酷,但实际也比较公平的制度,让网文作者形成很强烈的互相竞争机制。

也是这种竞争机制,最终让每一本大火的小说,基本上都是经过充分竞争,杀出重围。

能不能上架,花钱看的人多不多,更多还是取决于作者写的这本书内容本身的好坏。

你写的好看,自然会有人看。

写得不好看,看的人自然就少。

网络文学也是基于这样比较公平的竞争机制,在过去十几年能够一直持续得到发展。

对于起点平台来说,推荐那些更多人喜爱看的书,能够增加自身收入,这本身也是一个良性循环。

不过这实际上也是有一些弊端,比如,完全以读者为面向的竞争机制,很容易让作者的创作,完全迎合读者。

这实际上也是网络文学经常被人诟病的“套路化”“小白化”“快餐化”的原因所在。

作者为了能够让读者掏钱付费,通常会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让读者看得更爽,于是通过研究读者心理,就出现了当前比较成熟的套路爽文模式。

让网络文学一直存在这种过于小白的快餐化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网络文学的这套VIP付费制度,至少在过去这十几年里,养活了几十万的作者。

也真正让那些本来一穷二白,没有任何社会资源的人,拥有白手起家的机会。

因为这里至少是一个以“作品内容”本身作为最重要判定标准的行业。

至于快餐化之后,如何精品化的问题,自然也会随着读者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实际上近两年来,网络文学里,还是涌现不少越来越多的精品,不是那么快餐化,也比较有深度的作品,同时还广为人们喜欢。

所以网络文学快餐化的问题,我觉得只是一个先解决物质基础,再解决精神追求的问题。

然而这一切,在当前的免费浪潮里面,却显得有些摇摇欲坠。

VIP付费制度,最大一个优点是,平台和作者是一个合作关系,收入55分帐。

读者在这本书上花的钱,有一半可以直接作为作者的稿费。

这个订阅收入是作者最直观的收入,相比虚无缥缈的IP和版权来说,起点绝大部分作者,就是靠每个月两三千的订阅收入过日子。

网络文学很激烈也很残酷。

虽然网络文学的创作门槛很低,但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写不到上架收费,因为成绩不达标。

根据我自己粗略估算,网络作者能写到上架拿到稿费的人,也就是10%左右。

也就是其他90%都是只能写到一半,因为没有多少人看,而戛然而止。

但就是这10%能拿到稿费的人里,顶多90%都只能拿2000左右的低保收入。

另外10%则可以稍微多一些,拿到几千元稳定的月收入,有的还能偶尔拿到上万的月收入。然而在这个庞大的低收入作者人群基数下,是顶端塔尖的高收入大神级作者。

比如起点排名前十几名的白金作家,基本都是可以月收入十几万的。

而且这类排名靠前的作家,通常还有大量游戏版权收入、改变连续剧的版权收入等等,算上这些,起点的顶级作家,通常年收入都可以达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级别。

这种金字塔效应,是建立在充分竞争的结果上,所以大家也都不会说啥,广大扑街在塔底的作者,只能拿那些同样是从塔底爬上去的大神级作者,当做自己的目标去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塔底的这些作者,还能通过VIP付费制度,来勉强养活自己,才能继续坚持写下去。

比方说,只要一名网络作者写的小说有1000名读者愿意付费订阅,按照这个作者每天更新5000字计算,一名读者付费订阅就是花0.25元,作者能拿到0.125元,1000名读者付费订阅,作者就能每天获得125元的稿费,一个月就能有3750元的稿费收入。

有这个收入,这名网络小说作者,就至少能够养活自己,去坚持写下去。

但免费时代则不同。

按照阅文集团准备推出的免费模式,读者看书,其实跟看视频APP一样,都是通过包月会员服务来看的。

比方说读者只要开通包月会员,就可以免费看APP上所有小说。那么这就涉及到,怎么跟作者分这个费用的问题了。

之前VIP付费制度,多少个读者订阅了这本书,作者后台都是能看到的直观数据。

但如果按照免费制度,阅文集团统一收了这个包月会员费,那么如何把这个包月会员费分给作者,就成了一个完全不透明的巨大暗箱。

可以很明确的是,在免费模式里,那些顶级作者的收入可能并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这些顶级作者都是网站的流量支撑来源,所以网站必然舍得把很大一部分收入分给这些顶级作者。

但问题那些中低层作者的收入,就完全得不到保障了。

说白了,网站要给这些中低层作者多少钱收入,则完全看网站的心情,近似于施舍。

而不像VIP付费制度,那么透明直观。

作者自身的权益也就得不到充分保障了。

那么为何视频网站就可以通过这种会员制度来收费?

首先,视频网站通常是直接一次性买断电影、连续剧的版权。

买断之后,自然就不存在还要跟制作方分成的问题。

简而言之,视频网站先通过统一收取的包月费和广告费,然后拿着这些钱去买断影视剧版权,通过这中间的差价去赚取利润。

但网络文学则是跟作者分成的模式,那么自然是不太适用于这种包月模式。

虽然网络文学也有买断制度,但对于大多数作者来说,都怀揣着成神的梦想去坚持的,如果作品被买断,就相当于帮人打工,作者的创作意愿自然就不会那么强。

实际上,此次阅文集团引发的风波里,新推出的合同,也是被广大作者不满的。

那就是阅文集团的新合同里,还写着诸如“聘请”“委托创作”等概念。

这实际上变成了作者受雇于平台,帮平台写小说,而所有版权都归属于平台的意思。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