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牛平也是想要提醒一下自己这两个心腹好兄弟。
因为,长期与李傕相处下来,牛平发觉,李傕这人武艺高强、腹有韬略,勇猛而又灵活机变,是一个统兵的大将之才。
历史上董卓被刺杀,牛辅也被亲信暗算后,李傕能够成为西凉诸将之首,领兵打败王允和吕布,是有他的道理的。
后来马腾、韩遂造反,想要进攻长安城,也被李傕击败。
由此可见,单论领兵打仗的能力,李傕是胜过吕布、马腾、韩遂这些人的,算得是三国乱世的一流名将。
正因如此,当初知道李傕是自己的铁杆小弟时,牛平的心头可是乐开了花。
李傕的个人勇武或许不如关羽、张飞,但是李傕领兵作战的能力,让他在牛平的心目中绝不逊于关、张二人。
可是,牛平也渐渐想起了李傕的缺点。
作为一个典型的西凉将领,李傕残忍好杀,不知道体恤怜悯百姓。
牛平记得,关中地区本是富饶之地,就是在李傕统治时期,被西凉军祸害得纷纷逃往益州和荆州。
到得最后,关中人口大减,产出的粮食都不够李傕的军队吃了。李傕这才没有政治头脑的将汉献帝当成包袱丢了出去,让皇帝逃回了雒阳城。
只会打仗,不会生产,又放弃了朝廷中央的大义,李傕最后的败亡,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怪了。
如今既然李傕成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牛平当然要潜移默化的改掉他的毛病。
牛平将来想做大事,李傕必定是他倚重的一员大将。
牛平可不希望李傕在地方上大肆扰民害民,给自己的队伍制造负面影响。
“兄长说得有理!”
李傕、关羽都齐声应道。
至于李傕有多少听进了心中去,牛平也不知道。
好在李傕一直跟在自己身边,还有的是机会将其教导好。
牛平打开话匣子,又给李傕、关羽二人说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牛平认为,朝廷此时出兵征讨,也是想要利用鲜卑人软肋,让檀石槐无处可逃。
作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鲜卑人可谓是靠天吃饭。
到了冬季,漠北草原上天寒地冻,大雪覆盖了草地。鲜卑人的牛羊不被冻死,也会被活活的饿死。
檀石槐为何冒险将王庭建在靠近大汉边境的弹汗山,而不是他们鲜卑人起源的大鲜卑山,或是狼居胥山、燕然山等北方名山,正是因为南方更为温暖,鲜卑人的牛羊可以过冬。
因此,汉军在冬季突击弹汗山,檀石槐是没有办法带着部族向北方草原逃窜的。
檀石槐若是向北逃窜,鲜卑人的牛羊都会冻死在路上。
失去了牛羊,来年不消汉军攻击,鲜卑人自己就得饿死一大半,从此分崩离析,消失在草原上。
为了节省粮草军费,汉军要的是速战速决,可不想在草原上和鲜卑人捉迷藏。
因而,最不适宜出兵的冬季,却是攻击鲜卑王庭的好时节。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