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 目标弹汗山(1 / 2)木木三大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呜呜呜”随着进军号角的吹响,旌旗飘扬、人叫马嘶,原阳大营的汉军终于拔营出征,沿着荒干水向东北方前进。

按照朝廷拟订的战略,破鲜卑中郎将田晏统领一万汉军骑兵和五千匈奴骑兵出云中郡,作为三路伐鲜卑的左路军。

左路军会从荒干水上游的山谷翻越阴山,从西边包抄到弹汗山鲜卑王庭的侧后方,与中路军、右路军形成合围。

此战,大汉的第一目标是聚歼鲜卑主力于弹汗山。若不能全歼鲜卑主力,也要驱散鲜卑军,摧毁鲜卑王庭。

一万五千骑兵大军在田晏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陆续开拔,在草原上排成长长的队列。

牛平、关羽、李傕三人并骑立于中军队列中,观察着田晏如何下达军令,指挥军队。

汉军大营旁边,匈奴右贤王羌渠和右大将栾提於夫罗也带领匈奴骑兵出发,掩护着汉军的侧翼。

前进的队列里,装备精良的汉军骑兵作为主力居中而行。

匈奴骑兵则由百夫长带领,分成许多小队向汉军左右两侧撒出去,警戒防备着鲜卑人的偷袭。

三路大军出塞,不可能完全瞒得过鲜卑人的探子。因此,大军一出发,田晏就做好了遭遇鲜卑人阻击的准备。

前军全部开拔上路后,牛平等人也统领着自己的部队,跟着主帅田晏的中军踏上了征途。

北风呼啸,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样。

牛平、李傕与关羽不仅披上了兽皮大氅,脸上也涂上了厚厚的油脂,戴上了防风的面罩。

“这天寒地冻的,士卒们行军好是辛苦!朝廷为何要选在此时出征?”

关羽爱惜士卒,又没有作战的经验,不解的问出心中的疑惑。

牛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李傕回答关羽的这个问题。

李傕告诉关羽,说到底,朝廷定于秋冬季节出征,还是一个粮食生产的问题。

虽然汉军骑兵什么季节都可以出击,但是各地运输粮草辎重的民夫却不能随意抽调。

如果是在农忙季节大量抽调民夫参战,那么势必影响各地的粮食生产。若是府库没有足够的存粮应对,待到明年,许多地方就会因此而闹饥荒。

因此,护乌桓校尉夏育才会在上书请战时,提出冬季出击,就是为了不耽搁农时。

朝廷采用了夏育的方略,在秋收农闲之后集结兵力,征用民夫,如此,则大大减少了粮食减产欠收的风险。

所以,虽然出征的将士们苦了一些,但此时开战,对于天下的元气消耗却也减轻了不少。

李傕虽然不会种田,可是他家是将门世家,这些关系战争的知识是代代相传,故而一开口,就说得头头是道。

关羽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原来一场战争,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如此之多,绝非一将之勇武就能解决问题。

“李傕兄弟可谓道出了战争与生产的真谛,不论什么时候发动战争,首要考虑的就是粮草辎重问题。

没有了粮草辎重,十万大军也会一朝瓦解。

我等日后领兵作战时,须得尽力爱护民力,保障百姓的耕作啊!”

牛平对着李傕与关羽有感而发。

牛平如此说,一方面是后世的价值观教育,以及自己孤儿院的成长历程,都让他对劳苦百姓心怀同情怜悯之心。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