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机甲妄想曲(二)(1 / 2)Z子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类在机器控制的发展上已经有数百年之久,从最早期开创纯机械的蒸汽机,到转变为电力驱动,再到利用电子辅助控制,再到智能工业革命,历经四五次变革机械与智能结合已经比较完美解决劳动力欠缺和流水线繁重的弊端,但是面对机甲这种控制的难题,这个重要的环节,一直没有发生过革命性的变化。

现实之中,在穿梭在兽潮之中,在妖兽搏斗的战场之上,人类依然在通过这种用着最原始的操纵方式,将自己的意志通过手掌和指尖的跳动,控制着那冰冷的金属躯壳。

如何能让机甲的控制摆脱这种繁琐的操控?其实人类一直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将人形机甲对应着人体各个躯干,然后让机甲跟随人体躯干运作,把机甲当做大脑的另一个身体,摒弃繁琐的操控,这样便是最完美、最理想的操作方式了吧,最完美的想法便是如此了。

问题绝大部分人都能够看得到,但是能够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寥寥无几,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更是亿万中无一。

操纵的问题不是现在才发现的,在机甲诞生的早期各个地区的人类就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案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其中一种便是动作抓捕,通过捕抓身体各个躯干运动信号,就像早期的CG动画使用动作捕抓制作动画一样,让演员工作时身穿安装有传感器的紧身衣,以捕捉身体每一个细微的位置变化,从而生成相应的动作。

很多机甲研究人员也曾经尝试借鉴过这种方案,试图用数据采集传感器,布满机甲师的全身,直接捕捉机师身体躯干的动作,再将这些信号传递至机甲的电脑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再输出相对应的机甲动作。

但是,研究人员很快发现,这个方案虽然理论上可以完美将机师的动作对应到机甲,但是有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体和机甲所处的空间无法同步。

通俗点说,机甲掉进水中,机甲所受的浮力,以及水流的冲击,在驾驶室舱里的机师是没办法感知得到的,那么机师如何能控制好机甲?

以及在机甲腹内,如果机师的身体被束缚,那么势必无法做出符合人体的自由动作。而如果放任机师躯体的自由,那么在战斗中的冲撞,机师连身体稳定平衡都做不到,又怎么能控制好机甲?

同步的问题就像VR眼镜里的过山车能够欺骗你的眼睛,却模拟不了你身体的失重感,这就是这种技术的局限性。

这种方案无法解决机甲所处环境和机师所处环境的一个同步反馈,很快地这种动作抓捕的方案也被否决了。

而尼亚基地的研究人员也曾经提出,用智能人工完全取代机甲师,这样子就可以不再用机师操控机甲,从而减去操作转化的繁琐。

这种方式就是直接用智能人工取代机师,让电脑自行识别妖兽,并对其攻击,所有的控制统一交给电脑控制,省去人类的操纵转化。但是不难想象这样的智能人工,基本就接近了人类的思维,在人类尚未了解自己思维的形成,可想而知这代码有多复杂,有多难,而且极度容易出现BUG,这完全相当制造出一个电子大脑,但人类的思维真的是这么好模拟的吗,这个关键性问题也为尼亚基地的机甲行业埋下祸端。

智能人工取代机甲师,好处也显而易见,毕竟不用再考虑人体的控制转化,让机甲反应速度确实快了很多。

不过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机甲的智能人工应变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对此尼亚给予解决的方案是,配备远程人员监控,实时调整控制。不过这种方案也有弊端,如果机甲进入禁区里,信号很难及时传送到比较远的距离,导致智能人工控制的机甲经常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其实这些问题都有待日后改良,虽然技术暂时不够成熟,但还是有使用的价值,可惜还没等技术完善,事情就发生了。

当时尼亚基地大量装备了这种智能人工机甲,在一次任务中,同时派出十多台机甲外出执行任务,没过几天,机甲在没有接受到指令的时候,突然返回基地,并对基地进行无差别的袭击,控制中心醒悟过来,却发现原先在机甲设置的最高权限完全没起作用,根本控制不住这失控的机甲,造成尼亚基地损失极其惨重。

在击溃这些智能人工机甲后,研究人员拆开里面发现,机甲控制核心里面的最高权限控制器已经被拆除。

根据电脑记录,原来是机甲在进入禁区后,失去联络,其中一台机甲程序运行错误,并且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自行取得最高权限,判断出人类才是最大的敌人,然后将其余的机甲程序全部更改,把人类当作敌人,对人类发起进攻,引起这桩惨案。

当群众将责任推在研究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身上,姑且不去评论谁的对错与否,但是试想漫长五六千年历史长河中泱泱数百亿的人类尚且没弄明白世界的规律,这些条条框框又是区区些代码所能整明白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