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名门后裔(1 / 2)品涩居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皋,简称“如”或“皋”,“如”,如皋的简称之一,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海阳”,为如皋古县名之沿袭,源于本县地理位置。如皋称海阳最早始于西周,当时如皋为海阳地,隶扬州。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传》载:“楚东有夏州海阳。”后来战国、秦时如皋亦为海阳地。晋武帝泰康元年正式定名为海阳县,至东晋安帝义熙七年改置如皋县止,凡一百三十一年。

如皋在夏时属扬州之域。

周时如皋为海阳地。

春秋时如皋为吴国海阳郧地,吴亡归越。

战国时如皋属楚,称九夷海阳。

秦时,如皋先后归九江郡、东阳郡,汉称海陵县。

东晋时期,属广陵郡海阳县。义熙七年,分广陵郡而设置建陵、宁海、临江、蒲涛、如皋五县。

北周时,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

隋朝,开皇九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后改为江都郡。

唐大和五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海陵县。

汉高祖十二年,吴王刘濞招人在如皋潘溪煮海水为盐。两淮盐运志》载:“如皋潘溪古煮盐区,是两淮和江浙地区煮盐之始”斯时,如皋潘溪盐场域地东至掘港、南至通州,北至盐城以南,先后建有三十六个盐场。

南唐升元元年海陵监移驻东台场,辖南北八个盐场,南四场为虎墩、小淘、东台、栟茶,北四场为丁溪、南八游、北八游、紫庄。

当地人有八成在盐场做活,待遇不低,几无穷困之家。

李惟家处城东丁堰,离城区五里。唐代,因地濒黄海,当地居民为御海水而筑“丁”字形堤堰,故名丁堰。

从学堂步行回家,大约两刻钟便能到,看看天色,约莫是申时许,一日两餐,中午是空腹的,到这时已是饥肠辘辘,离晚膳时间又尚早,不免暗暗吐槽:得改,至少得一日三餐哪。想了想,干脆折向盐场去看看。

丁堰也是有盐场的,但规模不大,在如皋排不上名号。毕竟临海,制盐较为方便,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吧。

走了不一会,便听得海水哗哗,举目望去,但见白茫茫一片,直至天际一望无垠。

他忍不住想要长啸,大海总是叫人心胸开阔的。这倒并非是他第一次看海,但每每都觉心旌摇荡,恨不得纵身一跃畅游一番。

海滩处三三两两的盐民在忙碌着,手脚麻利,有条不紊。

古时的人并不将天然盐看作是盐,而是称之为卤。古代人工最早采制的盐,可能是海盐。古籍记载,炎帝(一说神农氏)时的宿沙氏开创用海水煮盐,史称“宿沙作煮盐”。宿沙氏其人,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实际上用海水煮盐,应当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出来的。也许宿沙氏将煮盐的方法提升推广,后人也就将采制海盐的发明权归到了他的头上。

此时海盐的制作方式,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但煎盐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

李惟站在高处静静的看了许久,若有所思。奇怪的是,他“醒”来之后,非止恢复了神智,就便是“前任”成为痴子那些年的记忆也全数恢复。这盐场他可没少来,制盐流程了然于胸。

隋、唐前期,和汉初一样,采取官少管、促生产的执政理念。隋文帝立国第三年就宣布废除了盐禁,唐朝初期的几位皇帝也基本继承了这一方针。但是到了到唐代中期,唐玄宗开始败家,导致财政赤字,君臣一起想方设法生财创收,于是食盐国营又被提上了日程,便有了“榷盐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