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9章 经济生态圈(续)(2 / 2)一贱下天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对了,他们好像还有通往朝鲜、倭国的贸易渠道,每年过手的金银怕是有四五十万两!”

赵汝衡眼睛微眯,手搭凉棚,翘首眺望着岸上的情形。

若真如船长所说,那么这里可能不仅是货源,更是一个连接大明、朝鲜、日本和北方的贸易枢纽。

我赵氏“德润生”若能搭上这条线,或许能在日益艰难的商场上另辟蹊径。

船靠岸后,在两名水手的搀扶下,赵汝衡走下跳板。

码头上人来人往,有穿着皮毛的阿依努人,有短打扮的新洲水手,还有不少倭国商人,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喧嚣。

“这位掌柜可是从大明而来?”一个温和的声音从侧面传来。

赵汝衡转头,看见一位身着深蓝色短衣的年轻人正向他拱手行礼。

该男子面容温润,但眼神中透着一股昂扬的自信。

“在下赵汝衡,字平之,乃是德润生三掌柜。”他回礼道。

“原来是德润生少东家。”

那年轻男子眼中瞬间闪现一丝诧异,明显是没想到对方竟然派来了他们的少东家,遂笑着说道:“在下吴四宝,呃,没有字,北瀛商贸公司驻建昌主事。听闻今日有大明贵客到港,特来相迎。”

赵汝衡心中暗惊,没想到刚上岸就遇到了新洲商贸的主事,更没想到对方如此年轻有为。

“吴主事亲自迎接,赵某受宠若惊。”赵汝衡微微拱了拱手。

吴四宝做了个请的手势:“赵少东家远道而来,不如先到商馆歇息。我们这里的皮毛和其他各种北货,想必你会有兴趣。“

走在建昌的街道上,赵汝衡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布局规划竟比许多大明城镇还要整齐。

主干道宽敞平坦,铺有碎石煤渣,两侧商铺井然有序,甚至还有专门的排水沟渠。

更令他意外的是,街上巡逻的兵丁个个精神抖擞,没有大明卫所士兵或者府县衙役那般萎靡懒散。

这个小镇规模并不大,甚至还没有江南一座普通市镇人口多,但给人的感觉却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勃勃生机,仿佛蕴含着无限的潜力。

“吴主事,你们在这里经营多久了?”赵汝衡忍不住问道。

“你问的是这座大岛,还是这座港口?”

“呃,这座港口……”

“一年零十个月。”吴四宝语气中带着一分自豪,“从最初几十人的临时营地,到现在六百余人规模的港口市镇。”

“不到两年?”赵汝衡立时瞪大了眼睛。

以不到两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建成如此规模的据点,这些新洲人的组织能力和资源调动能力令人惊叹呀。

商馆的会客厅布置得简洁大方,既有明式的红木家具,又融合了一丝倭国榻榻米的元素。

一名商馆伙计奉上一杯茶水后,吴四宝开门见山:“赵掌柜此次北上,想必不只是为了采购皮毛这么简单吧?”

赵汝衡轻抿一口茶水,不慌不忙地回道:“吴主事慧眼。实不相瞒,我德润生想寻找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尤其是质量上佳、供货稳定的北货。近年来,江南商路竞争激烈,官府苛责严甚,各家都在寻找新的出路。”

吴四宝若有所思地点头:“我们确实可以提供许多大明稀缺的货物,除了皮毛、冬参、木材外,还有倭人的银器、漆器,以及我新洲所产的玻璃和……”

说着,他压低了声音:“……军械、火器。”

赵汝衡心头一跳,霍然看着对方。

他这是什么意思?

“听说,福州都督郑大帅于三年前料罗湾大败荷兰红毛夷后,便将整个大明东南沿海划入其管辖之内。凡无有郑氏令旗者,片板不得下海。你们德润生若想经营海上贸易,怕是会受到不少的阻力吧。”

“……”赵汝衡沉默半响,叹了一口气,说道:“诚如吴主事所言,这郑大帅还真是只手摭天,将我大明沿海皆视为自家地盘,为所欲为,垄断海上诸多贸易商路。”

“是呀,这郑氏也确实有些霸道了点。”吴四宝笑着说道:“要是出海的商船能有几门威力巨大的火炮,想必多少能有几分自保之力。你说是吧,赵掌柜?”

“不知吴主事需要什么作为交换?“赵汝衡索性也不遮遮掩掩了。

这两年,不仅那些辽东的军头在向新洲人采购火器以应对建奴威胁,朝廷也在去年一次性地从他们手中购买了三十门“新夷大炮”,用来对付境内流民暴乱。

尽管,朝廷严禁百姓私藏武器,但我们这些小海商,想要出海做点贸易,不买几门防防身,好像有些说不过去吧。

再说了,这个时期,哪家稍具实力的海商没养几十百把个海盗?

哦,不是,海上护卫。

新洲火器,不仅性能稳定、威力巨大,而且售卖的价格比壕镜那帮佛郎机人还要便宜,端的是物美价廉,是海商出门必备之需。

“我们需要丝绸、瓷器、茶叶、桐油、猪鬃、布、麻绳……”吴四宝列举道:“还有……各类人才。”

“人才?”

“正是。”吴四宝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指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寨子,“我们需要各种匠人,懂冶铁的,会制瓷的,擅长造船的……,只要有一技之长,我们都需要。而且,我们还可以做出承诺,所有愿意来我北瀛岛的匠人皆可获得三倍以上大明的报酬。”

赵汝衡隐隐感觉到了新洲人的野心。

他们似乎不满足于简单的货物贸易,而是要基于那些来自大明的众多匠人建立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的商业帝国。

或许,还不止这些。

“我可以帮你们招募各类匠人。”赵汝衡沉声说道:“但我还要独家代理你们在大明江南的贸易。”

吴四宝转身,眼中闪过赞赏的神情:“赵掌柜果然有魄力。我们可以给予你们德润生独家贸易权。不过江南地区太大,你们未必吃得下。”

“我们吃的下!”赵汝衡颇为自信地说道:“我们双方合作也有两年了,想来你们也多少了解我德润生商行的实力。”

“好!”吴四宝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既然你们德润生有此信心,那我便将此间情形报于公司。我相信,上头必会给予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如此,便有劳吴主事了。”赵汝衡朝对方拱了拱手。

“好说,好说。”吴四宝点点头说道:“我们新华欲将北瀛岛打造成一个连接各方的贸易枢纽。大明提供制成品,日本提供金银和工艺品,整个北方提供皮毛、木材和鱼获制品,而我们……”

他顿了顿:“……而我们将提供这个交易平台和运输保障,最终形成一个既互惠互利,又循环往复的完美经济生态圈。”

——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