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粮铁贩于蒙古、女真,使得大明有倾覆之危,此罪便当死!”
“如今的张王两大家族,在官商互补互助中,已变成了一个俨然无视大明法令的门阀世家。这样的家族若不早除,恐怕日后的朝廷要员,皆出于山西,日后的民间巨商,皆出于山西,到那时,朝廷恐怕都难以撼动这个巨大的毒瘤!”
“诸位都应知晓,大明江山之稳固,高于一切,没有任何一名官员有资格威胁朝廷!”
沈念骤然扩大了声音。
听到这番话、马自强、申时行、王锡爵等人都看向沈念。
张口欲言。
他们也知张王两家已成毒瘤,但是他们是为了顾全大局而支持张王两族。
虽说:沉疴用猛药,乱世需重典。
但当下还不是乱世,张王两族还未成长到不能收拾。
沈念所言虽然正确。
但若强制对付张王两族,山西必会出大问题。
他们心疼的是山西百姓,故而主张的还是:顾全大局。
沈念看向马自强等人,继续道:“陛下知晓,一些官员并非不知张王两族对山西之害,只是因为山西百姓而顾全大局。接下来,我为诸位同僚讲一个小故事,大家便能明白陛下眼中的大局是什么!”
沈念就如同上日讲一般,两手在空气中画出一条大鱼的形象。
“诸位可知,在东边深海中有一种长约十丈的大鱼,其名为鲸,鲸口一吞,便能吃掉数千斤鱼虾,周边鱼虾皆被巨鲸所食,巨鲸也使得周围的其它大鱼不敢在其领域捕获猎物,没有被鲸吃掉的鱼虾都将这头鲸当作保护神,而被鲸吃掉的鱼虾则将其当作恶魔!”
“终有一日,巨鲸将周边的鱼虾几乎全部吃完,然后死在海底。这时,剩下的鱼虾吃着巨鲸肉,迅速繁殖,不到三个月,便变成了一个比往昔最盛时还要繁荣庞大的鱼虾群落。”
“这个故事叫做:一鲸落,万物生!”
“而陛下心中的大局是:一鲸落,万物生,张王倒,晋民饱!”
……
沈念讲完这个故事后,皇极殿迅速变得安静下来。
谁是巨鲸,谁是鱼虾,指向明明白白。
巨鲸的死。
不一定会让鱼虾陷入混乱,反而会使得鱼虾更盛。
张王两族权势过大,超过朝廷控制,朝廷为山西百姓而忍让,是下下之策,而为山西百姓将其剿灭,则是良策。
这就是小万历心中的大局。
即使边境有战,山西内乱,朝廷靠着抄没张王两家的财产也足以对抗,甚至还会有富余。
没有人能威胁到朝廷!
沈念说完后,立即退回到了队列中。
他与张居正确定很多官员会为顾全大局而支持张王两族后,便商量出了这个对策。
最后,无外乎就来一个:张王倒,晋民饱。
与此同时,以小万历多次给予张四维、王崇古私聊和议的机会,彰显小万历的仁善。
可谓是一箭双雕。
礼部尚书马自强眼珠一转。
听完“一鲸落,万物生”的故事后,他心中的顾全大局,一下子变成了助纣为虐。
马自强大步走出,高声道:“陛下,是老臣狭隘了,老臣支持朝廷禁张王两族经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顿时,申时行、王锡爵、沈一贯、王祖嫡等官员全都站出附议。
几乎眨眼间。
支持张王两人的官员便少了近八成。
这些人,心中有朝廷,只为朝廷利弊而选择立场。
此刻。
若再以“少数服从多数”来作为选择标准,便要以海瑞奏疏之所请为主了。
……
“一鲸落,万物生,张王倒,晋民饱。”
官员们都默念着这十二个字,越想越觉得有深意。
张王两族根本算不了什么,将朝廷逼急了,灭了也就灭了。
这一刻。
张四维与王崇古相视一眼,顿时急了。
他们失去了最大的倚仗,并且很多官员都开始期待对张王两族抄家。
王崇古率先道:“陛下,臣有罪,臣愿妥协,令族人立即禁商!”
“陛下,臣有罪,臣也愿妥协,令族人立即禁商!”张四维也开口道。
二人怂得非常快。
不然抄家命令一下,他们将回天乏术。
小万历语气平淡地说道:“张阁老,王部堂,此时妥协与常朝之初妥协,可就不一样了!”
听到此话,王崇古与张四维皆明白小万历的心意。
当即,二人重重拱手,道:“臣愿接受惩罚!”
二人认罪,不一定觉得自己有罪,但一定是怕了,怕朝廷对张王两族抄家,然后反哺山西百姓。
……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环顾四周,高声道:“众卿,今日既然是闭门朝会,朕还是希望海佥院这份《官商蠧国疏能留在史书中,留在后世,而非传播到殿外,众卿可明白?”
“臣明白!”百官拱手。
此奏疏若公示天下,山西必将血流长河,百姓必将怒意滔天,这是小万历不愿意看到的。
唰!
小万历大手一挥,冯保立即会意,高声喊道:“开门!”
咔嚓!咔嚓!咔嚓!
皇极门殿门缓缓开启,门外阳光刺眼,今日常朝也随着阳光照进而正式结束。
许多官员都是双腿颤抖着走出皇极殿。
这一日,让他们再次明白,朝廷究竟想要做什么以及官商勾结的下场是什么。
这一刻。
负责记录起居注的王家屏,一边品着“一鲸落,万物生”的寓意,一边喃喃道:“今日之起居注,理应记录得越详细越好。”
……
翌日一大早,王崇古便呈递奏疏请辞。
小万历在其请辞两次后,答应了他的要求,令他留在京师养老。
接下来,就看他在家族禁商中的表现,若表现优秀,没准儿能顶着“太子少保”的名头享受致仕时光。
与此同时。
张四维请辞两次后,小万历罢其大学士之职,令其前往南京担任礼部尚书。
这一刻,张四维的仕途还算不上终结。
能不能再回到京师,能不能再入阁,全看他接下来的表现。
此事,可谓是圆满结束。
而此时。
一些官员感觉到大明朝堂已出现了新的铁三角:小万历、张居正、沈念。
这一日。
沈念奉小万历的命令开始向海瑞写信解释此事。
张四维与王崇古同时对家族禁商后,朝廷将对他们的家人轻惩。
如此做,显然不符大明律,但却符合当下的朝堂政治。
沈念相信,海瑞一定能理解,而这样做,才是皆大欢喜的做法。
接下来,内阁又要产生新阁臣了。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