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8章 终极反转!仁君小万历,嘴替沈子珩(1 / 2)上官不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终极反转!仁君小万历,嘴替沈子珩

常朝朝会。

时长多以一个时辰为宜。

然今日已过了一个半时辰,皇极殿依旧是殿门紧闭,殿内喧闹如市集。

此刻,殿内的争吵者。

看似只有两拨人,一拨支持海瑞奏疏之所请,一拨反对海瑞奏疏之所请。

实则,反对海瑞奏疏之所请者,并非一类人。

有攀附张王者,有纯粹反对殷正茂者,有见风使舵的附和者,还有为使山西免遭苦难而顾全大局者。

其中,顾全大局者,人数最多。

未参与争论者中,有人认真旁听,有人低头沉思,还有人因常朝过长而生出尿意,然只能夹腿忍着,不然一个月俸禄就没了。

这一刻。

张四维与王崇古都感觉到胜利在望。

有如此多官员的支持。

足以说明海瑞的弹劾过严过苛,不符合实情,官员们皆不愿山西生乱,边境生乱。

这样一来,小万历与张居正便无法逆百官之意,反向为之。

与此同时。

小万历坐在御座上,目光扫视下方,正在将众官员分门别类。

哪些为公、哪些为私、哪些是张王的亲随、哪些是跟风者,哪些是落井下石者……

已被他看得清清楚楚。

这正是他观百官争吵而不喊停的一个主要原因。

作为皇帝,识人很重要,而今日乃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张居正、吕调阳二人则是站在最前方,微微眯着眼睛。

作为内阁阁臣。

二人自然是要依据所有官员的意见,最后发言。

又过了一刻钟。

小万历坐直身子,朝着下面道:“都静一静吧!”

小万历的声音并不大,但却非常有用。

数息之间,皇极殿便安静下来,官员们也都纷纷站回原来的位置。

小万历看向张居正。

又道出了那句常朝常用语:“元辅,您怎么看?”

这一刻,所有官员都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的意见非常重要。

只要他开口为张王说话,此事基本上就能大事化小,顺利结束了。

张居正大步走出。

先将长须捋直,然后朝着小万历拱手。

“陛下,臣以为立即禁止张、王两族经商,北境商贸将出大乱,不如令张阁老、王部堂亲自处理,自禁其族经商,限期完成,如此,可轻惩张阁老与王部堂对家族的不察之失!”

张居正遵循小万历心意,此刻还在为张四维与王崇古找台阶。

只要二人答应如此做,至少官位可保。

虽然王崇古定然是再也回不了山西任职,张四维可能会被打压一段时间,但朝廷暂时不会剥夺他的阁臣之职。

此做法,已算得上仁至义尽,对得起他们这些年的政绩。

可惜。

张四维与王崇古皱起眉头,根本不领情。

在二人眼里,一旦禁止张王两族经商,家族便会迅速衰落,族内的年轻人便会受到打压,而他们的仕途也就有了污点。

二人不喜张居正这种“官商只能择其一”的做法。

他们觉得,张居正是担心他们权势过大,抢了他的首辅之位。

跪在最前方的张四维,胸膛一挺。

“陛下,对张王两族禁商,便意味着朝廷认为张王两族有叛国谋私之罪,臣宁死,也不愿背此罪名!”

一旁。

王崇古立即道:“陛下,恕臣难以照此从命,臣亦宁死,不愿背此罪名!”

二人敢这样求死而不认罪。

一方面倚仗山西之势,一方面倚仗朝堂诸多官员的支持。

还有一方面,是御座上的小万历一直都没有表态。

没有表态,便说明他难以做决定。

而这时候,他就必须考虑大多数官员的意见。

听到此话。

张居正微微摇头,然后朝着小万历拱手。

“陛下,臣已命吏部选派好了赴任山西的官员,随时都可赴任,亦告知北境的戚继光与李成梁,一旦山西有变,他们便可迅速抵达山西,无论是内贼乱晋还是敌虏犯境,皆可剿灭!”

听到此话。

礼部尚书马自强、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瓒、侍读学士申时行、国子监祭酒王锡爵等一群人都站了出来。

张居正这样说,俨然是想对张、王两族灭门抄家。

如此,便彻底闹大了!

马自强朝前走出一步。

“陛下,为了山西百姓,为了边境太平,绝不可动刀兵,使得……使得山西内乱啊!”

马自强很清楚。

张王两族被严惩后,山西将会变成一副什么模样。

“陛下,张王两族即使有罪,也应一事一事查,一事一事惩,若强制禁商,大明乱矣,应……应顾全大局啊!”侍读学士申时行也开口道。

“顾大局?事事顾大局,则事事无成!”殷正茂忍不住开口道。

他最讨厌的一个词,便是:顾全大局。

就在官员们又要吵起来时。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瓒朝着小万历重重拱手道:“陛下,此事既然是朝议,就应依从多数官员的意见,或者改日再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众反对海瑞奏疏的官员纷纷站了出来,当下的皇极殿已压抑得令人透不过气来。

少数服从多数。

乃是朝堂议事难以决断后官员们都认可或不得不认可的决断方式。

小万历挺起胸膛,环顾四周。

“要求轻惩张王两族者,言称是为了山西百姓,为了边境和平;要求禁张王两族经商者,也言称是为了山西百姓,为了边境和平,朕应该听谁的呢?”

“在朕心中,其实早有答案,有些官员,太令朕失望了!”

小万历自问自答。

就在官员们都疑惑小万历此话为何意时。

小万历看向沈念,道:“沈侍读,向众卿讲一讲朕看到海佥院《官商蠧国疏之后的想法!”

“臣遵命!”沈念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而此刻。

站在最前列的张居正、吕调阳皆轻捋胡须,成竹在胸。

显然已知沈念接下来会说什么。

沈念站在大殿中央,张四维与王崇古的身旁。

“诸位同僚,陛下看到海佥院的《官商蠧国疏后,第一想法不是除掉张王两族,不是重惩张阁老与王部堂,而是想着如何能将此事对山西的伤害降到最低,因为山西对大明尤为重要;如何能将张阁老与王部堂无罪地保下来,因为大明需要这两位柱石之臣。”

“随后,张首辅提出了去官留商或去商留官的想法,并在王部堂回京的第一日便与其深谈,希望此事能够私下和解,最好的结果是:只要张阁老与王部堂勒令张王两族不再经商,陛下便将此奏疏压下来,并承诺绝不严惩他们与他们的亲人,此举,可谓皇恩浩荡!”

“然而,让陛下没想到的是,二人根本无视陛下心意,仗着朝堂中门生故旧之势,仗着诸多顾全大局的官员支持,仗着很多官员对海佥院的忌惮,令陛下以‘海佥院邀名卖直,张王两族替罪羊认罪’结束此事!”

“张阁老、王部堂,你们真以为陛下什么都不知道吗?真以为陛下不敢将张王两族连根拔起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