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 白龙鱼服(求双倍月票)(2 / 2)鼠猫狗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还有一个小拖油瓶子妹。

宋家就是农户,也没多少实力。

他们家老三这支子,一个幼童出来讨生活,不靠着狠辣,早就被人吃干抹净了。

刘娥是懂宋煊张牙舞爪,试图让别人看出来他不好惹的用意的!

在宋煊离开勒马镇前往应天书院求学的时候,一口气灭了家乡“三害”,颇有些当年周处浪子回头的意思。

刘娥悠悠的叹了口气:

“看样子宋十二,当真是神童喽?”

“极有可能。”

宋庠也是十分认同,但又想起弟弟的话:

“他并不会以神童自居,反倒是把自己弄的市井气息很重。”

市井气息很重?

刘娥心里听到这个评价,她是有些不乐意的。

早年间谁有她市井气息重啊?

要不是真宗皇帝,刘娥能有什么好下场?

在东京城龚美养不活自己,要把她给发卖了!

“老身乏了,你且回去休息吧。”

刘娥本想聊一聊,再让宋庠看一看宋煊的试卷,给自己分析一二。

但是聊天聊到这里,她忽然就没了兴致。

不管是自己提拔的,还是不是自己提拔的士大夫群体。

他们都看不起自己这个皇太后的卑微出身。

刘娥瞧着宋庠如此恭敬的模样,可她心中清楚,他们这群人内心从来都没有尊重过自己!

宋庠不明所以,但是依旧十分恭敬的退出去了。

他慢悠悠的奔着自己的办公地点而去。

方才宋庠就在怀疑,大娘娘他怎么突然就想起问宋煊的事了。

莫不是他也考了会元?

枢密使办公房内,曹利用的嘴角就没有停下来过。

他当真是想要翘班直接走的。

但是又不想破坏自家女婿明日去看榜的好心情,故而此时有些坐立难看。

“怎么,老曹今日吃了蜜蜂屎了?”

张耆泡着茶给曹利用倒了一杯:“一直傻乐什么呢?”

“你才吃蜜蜂屎了呢。”

曹利用甩了下衣袖,随即开口道:“老张,要不你那套院子就卖给我吧。”

“什么意思?”

张耆瞧着曹利用正色道:“我把那套院子租住给你,就已经十分给面子了,你还想要买过去?”

“七百多间房子呢,你住不过来的,就算分给你几个儿子,那也是住不过来,我听闻房子总是空着,长久不住,更容易损害。”

“我家仆人也不少,能住的过来。”

曹利用当即做到张耆对面,先是嗅了嗅茶:

“不如卖我个好,我得给我女婿准备新房子。”

“啊?”

张耆有些诧异的道:

“我就没听说过老丈人要给女婿买房子的,而且还是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城,你老曹不过日子了?”

“你别管!”

曹利用心中想的是,到时候有你羡慕的。

“况且我女婿与你做邻居也不算辱没了你。”

“嘿,倒反天罡了!”

张耆摇摇头笑道:“首先我不缺钱,第二那是大娘娘赐给我的,我一间屋子也不会卖。”

曹利用撇撇嘴:“不卖就不卖。”

“看样子你女婿在省试当中排名不错,是有考状元的机会吧。”

张耆嘿嘿笑了几声:“否则你老曹能下血本吗?”

曹利用哼了一声,不想与张耆说自家好女婿的事,等着瞧着。

到时候你眼珠子别羡慕的瞪出来。

赵祯坐在殿内,思来想去,突然决定要出去逛逛。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贴身宦官张茂则连忙劝谏:“要是被大娘娘以及外面的相公知晓了,定然会觉得是臣蛊惑的!”

赵祯自从幼时被人拐进鬼樊楼,被宋煊带出来后,再也没有出过皇宫,去东京街上游玩。

他爹真宗皇帝本来就不是被当成皇帝培养的。

在外开府的时候,遇到十五岁的刘娥喜欢的不得了,为此日渐消瘦,被他爹赵匡义看出来了,怒斥一番,送走了刘娥。

这才导致张耆十几年不回家,把家让给刘娥居住的事。

就算真宗当了皇帝后,也经常跑去樊楼游玩,也是带着赵祯出去过。

但是因为真宗喝酒喝多了,赵祯自己个也是随便跑跑,就被人给盯上了。

自从丢娃又寻回之后,吓得真宗皇帝再也没有带着赵祯出去游玩够。

白龙鱼服这件事,真宗皇帝挺喜欢的。

其实赵祯受到了他爹的影响,也想要尝试。

如今自己又长大了,谁还有胆子把自己拐进鬼樊楼当中?

赵祯瞥了自己的贴身宦官一眼:“你就怕他们,不怕朕吗?”

“臣不敢。”张茂则立即把头埋低。

“那还不快去准备,这么多年了,朕也想要瞧瞧东京城有何变化了,先去大相国寺转转。”

“是。”

张茂则连忙把皇城司的人叫来,让他们好生安排一波。

天子的安危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大相国寺那种热闹的场地。

赵祯瞧了瞧自己的贴身宦官梁怀吉:“你去找两个胡须贴上,免得到时候跟在朕身边漏了馅。”

“是。”

赵祯想了想,觉得还是让皇城司的一个人跟在自己身边,既可以充当仆人,又可以保护自己。

等待成绩的的日子里,让人心烦气躁的。

宋煊倒是无聊。

尤其是在这东京城里并不自在。

其余人都出门找老乡去打探消息了。

宋煊、韩琦二人在下围棋打发时间。

没过多久,欧阳修前来拜访,顺便也加入了棋局。

“有些没意思。”

宋煊对于围棋的兴趣不大,随即开口道:

“要不出去逛逛,大相国寺乃是天下第一大寺,听说热闹的很,我还没有去逛过。”

“也行。”

待到宋煊刚刚开门,就看见欲敲又止的张源尴尬的笑。

“张兄?”

“闲来无事,想要来拜访十二哥儿,但是一想到自己即将落榜,又有些心怯,故而在此迟疑徘徊。”

“哈哈哈。”

宋煊率先出了门,先是发动大笑技能缓解尴尬:

“今年这次省试出的题有些偏了,若是张兄再好好准备三年,届时未尝不能通过。”

“况且就算你是布衣,难不成我宋十二今后便是那狗眼看人低之辈吗?”

“是啊。”欧阳修接了句话,见三人全都看向他,随即又解释道:

“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的意思是,其实我感觉我也没有通过省试,但是若再让我准备三年,定要奔着连中三元而去。”

“有志气。”

宋煊冲着欧阳修伸了个大拇指。

“张兄何必如此自贱,我宋煊交朋友,还要分三六九等不成?”

宋煊当即拍了下张源的臂膀:“走,正巧去大相国寺瞧瞧热闹呢。”

听了宋煊鼓舞的话,张源连连点头:“若是下次再考省试,我定要来寻十二哥儿,让你来押题。”

“哈哈哈,好说好说。”宋煊倒是也没拒绝:

“这次是包兄押中题了,我就不相信下次我就无法押中题。”

四个人说说笑笑的奔着大相国寺走去。

“十二郎?”

文彦博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定睛一瞧:

“果然是你!”

其余四人都是不认识文彦博。

“文兄,是你?”

宋煊也是十分的高兴:“当年洛阳一别,可算是好些时日都没见到了。”

文彦博哈哈笑了几声:

“当年约定在东京城相见,我在城中许多举子居住的地方都打听你来着,倒是有不少人知道宋十二的名号,可就是不清楚你住在哪里?”

宋煊打了个哈哈说是居住在友人家中,随即向文彦博介绍其余三人。

张源年岁稍大些,剩下的也就是文彦博二十二岁,欧阳修二十岁。

宋煊与韩琦同龄,都是弱冠之年。

五人同行,文彦博当即询问几位考试成绩觉得如何,他先自曝有些难度,不过好在提前看过李垂的书籍,倒是也能答的上来。

但是他的不少老乡连李垂的书籍都没有看过,更是胡乱作答一气。

许多人都心生绝望。

本以为此番扩招能够有望中进士,未曾想到会是这样结果。

就算礼部还没有公布通过省试的名单,可是经过考试后,大家心里都有了猜测。

唯有极少数举子,觉得自己不到最后,绝不能自己先认输,即使在考场上的策论,也是胡乱写了一通。

欧阳修与张源再次叹息,他们二人连李垂的书籍都没有看过。

更不用说有关其余治理黄河的资料了。

总之,就是跟文彦博的老乡们一样,大抵是上榜无望了。

文彦博瞥了一眼应天府的前后两个解元,他们二人没有搭腔,就是不想刺激好友。

他便明白,果然人家能考解元,也是会元的有力竞争者。

任凭当时大儒孙奭出题在如何刁钻,他们也都能写的出来。

果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相当大!

宋煊则是四处观摩,越靠近大相国寺,便越来越繁华。

这座寺庙始建于北齐,传闻是信陵君的宅院,不知真假。

但是是因为唐睿宗做梦了,给改了名字,又出钱修缮。

因睿宗登基前曾为相王,特意将“建”改为“相”,并赐“大相国寺”匾,自此大相国寺声名显赫。

宋太祖时期重建扩大规模,宋太宗又“敕建三门,御书赐额”,直到真宗时期才完工。

寺庙的各院住持的任命和归辞都是要有大宋皇帝下旨准许的。

又是天下第一大寺,香火异常鼎盛。

如此一座有皇家气象的方外之所,然而同时又是万姓交易之所。

这里日用百货、吃穿用品、果蔬美食、珍禽奇兽、文玩异宝无所不包,佛法与芸芸众生各安其所。

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张择端等名人均有关于相国寺的故事。

李清照和丈夫“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宁可当衣服也要逛大相国寺。

张源嘴里说着大相国寺,每月有五次开放的日子。

百姓可以在寺庙里进行交易。

宋煊觉得这就跟乡村大集似的。

几个人也不卖东西就随便闲逛。

寺院的大门前,都是买卖飞禽、猫、狗之类的,各种珍禽奇兽,在那里什么都有。

第二、第三进寺门,买卖的都是日常使用的物品。

庭院中搭设着彩色幕帐、露天棚屋和货摊,出售蒲草席、竹席、屏帐、洗漱用具、马鞍和缰绳、弓箭、时令水果、各种干果和腊肉之类的物品。

靠近佛殿的地方,有孟家道院王道人的蜜饯、赵文秀的笔以及潘谷的墨占据着固定的位置。

两边的走廊上都是各寺院的尼姑卖刺绣、领抹、朵、珠翠、头饰、彩色嵌金线的各式幞头、帽子、假发制作的高髻、贵妇的冠子、丝带之类的饰物。

佛殿后面的资圣门前,卖的都是书籍、奇珍异宝和图画,以及各地卸任官员从当地带回的土特产、香料药材之类。

后廊上都是占卜卖卦、兜售方术、替人画像的人。

相国寺三门的楼阁和资圣门上,各有鎏金铜铸罗汉五百尊、佛牙等。

凡有斋供之事,都要领取圣旨方能开门。

三门的左右,有两座琉璃塔。

寺内有好几个禅院,乃是寺后院舍,各院都有负责主持事务的僧官。

每逢寺中举办斋会,所有饮食茶果和各种器皿,即使需要三五百份,都能即刻备齐。

大殿两边的走廊都是本朝著名人物的题字:左边的墙壁上,画着炽盛光佛降九曜图、鬼百戏图;右边墙上,画着佛降鬼子母揭盂图,大殿的庭院中陈列着乐队、马队之类。

大殿两侧的走廊都是壁隐浮雕,高大的宫殿和人物,无一不精妙绝伦。

几个年轻的举子看的眼缭乱。

东京城有百万人口果然不是吹嘘的,这里都是人挤人。

比那些小长假出门旅游互相挤在一起动弹不得的人,也不呈多让。

宋煊与韩琦二人离得近,眨眼间就看不见其余人了。

韩琦瞧见角落有个卦摊,竹竿上挂着一块麻布。

上面写着:“无事不可算,不准不要钱”的字样。

他对于这些还挺感兴趣的。

“十二哥儿,我们去那里瞧瞧。”

宋煊奔着韩琦的手指往过去,密密麻麻的人流外,有一处算卦的小摊子。

他有些诧异:“怎么,你还信这个?”

“反正闲来无事,心中觉得烦闷,索性就去算算,看他打的招牌口气大的不得了,问问他不准就砸了他的招牌。”

韩琦当即拽着宋煊就过去卦摊。

宋煊觉得韩琦是否有些过于激进了。

向这种街头卦摊,那都是看人下菜碟,能捞一笔是一笔,能骗一个是一个的。

指望他能算命?

那自己就不会在这街边支个摊子了。

他能连玉清昭应宫的编制都混不到。

要知道这个奢华的道观了白银近亿两,比阿房宫还要奢华。

耗费的民夫数都数不过来。

不过宋煊也就随韩琦去了,一会不准掀摊子玩,也不算自己故意找茬。

算命的见有两个人前来算命,当即打起精神来:

“不知道二位公子算什么?”

韩琦直接坐在马扎上,主动开口:

“自是要算我们两个的前程。”

自从省试过后,算命的已经接待了无数波算前程的学子来了。

他开始摆弄着手指,同时仔细观察二人。

发现此人皆是一表人材,气宇轩昂之辈,身上还有书卷墨香,更不用说嘴角还有得意的笑。

一瞧就是想要来找茬的。

算命的再一瞧站立的那个人。

面若冠玉,极为雄壮,不知姓名?

他猛然一惊。

这不就是当街喝骂宗室子,你也配姓赵的那人形象吗?

在街边能混口饭吃的,尤其是搞算卦这行,主打一个脸不红心不跳,万不能让别人瞧见了自己眼中的怯意。

否则还能如何忽悠人相信?

算命的手指不断的掐印,实则是在为自己组织更好的语言。

思来想去,算命的额头汗都流下来了,于是他只能站起身来躬身道:

“两位公子,日后必将成为宰相!”

“啊,哈哈哈。”

韩琦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确信自己能通过省试,但是殿试还需要努力。

更何况考中进士的那么多人,又有几人能过爬到宰相的位置上?

至于当宰相这件事,韩琦还真没想过。

何其难也!

于是韩琦又侧头瞧着宋煊道:

“十二哥儿,他说咱俩能当宰相!”

宋煊则是打量了一下这个算卦的,胡说八道的本领倒是有的。

你别管什么时候能当宰相。

至少你也不能判断自己什么时候能当宰相。

说点吉祥话,画个有前途的大饼,谁不乐意痛快给钱呢?

“倒是借他吉言。”宋煊哼笑一声:“你就给他卦金吧。”

韩琦的笑声戛然而止,他开始仔细思索这个人与宋煊的话。

他觉得依照十二哥的本领,当个宰相是迟早的事。

但是韩琦自认为他与宋煊之间处理突然事件的选择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你且先等等。”韩琦倒不是不想给卦金:“十二哥,把你的朋友都喊过来。”

宋煊踩在马扎上,站起来手搭凉棚,没一会便是眼尖的文彦博率先发现了宋煊,自是兴奋的过来。

韩琦与欧阳修等三人说了那相士的预言,随开口道:

“你给他们三人也都瞧瞧。”

那名算卦的站起身来,瞧着眼前这五个青年才俊,马上就兴奋的大叫起来:

“一日之日,在我面前而过五位宰相!”

此言一出,别说韩琦了,欧阳修这个落榜生都不相信,一时间仰天大笑。

因为他们连官场新人都算不上。

更何况要当上宰相,有多么困难。

五个人当中,韩琦等人皆是认为最有可能当宰相的,便是宋煊一个了。

若是人人都能当宰相,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除非官家今后要设置七八十个宰相,相互制衡。

不仅是他们五个人不相信,因为相士这一嗓子,周遭围观看热闹的百姓对于他所说的话,也是嗤之以鼻。

平日里就没有什么算得准的好名声。

要是名声打开了,他还能在这里摆摊?

如今一下子走过来五个人。

就是五个宰相的这种鬼话。

谁能信?

他不就是为了骗取钱财信口雌黄吗?

围观百姓认为,那相士对着这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年轻人,说些讨口彩的吉利话骗俩钱。

但是隐藏在围观人群当中的赵祯,却是在听完相士这句狂妄之语,开始打量起了除宋煊外的其余四人!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