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 白龙鱼服(求双倍月票)(1 / 2)鼠猫狗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白龙鱼服求双倍月票

刘娥平日里虽然临朝称制,但是王曾等大臣对她情绪还是极为复杂。

因为垂帘听政,本身就是对儒家传统伦理构成了挑战。

在“男尊女卑”的传统当中,女性掌握权力被视为严重的越权行为,甚至是被看作国家即将霍乱的征兆。

最重要的是,士大夫阶层难以接受“非母后”的女性在朝中掌权。

如今的官家根本就不是她的亲生儿子。

再加上她又喜欢穿龙袍,让朝中的这群大臣不得不防范刘娥想奔着武则天的路子去走。

官家再过完生日,就要十八岁了。

众人站在殿外,求见太后。

刘娥手里捏着笔,听闻宰相们连带着官家一同来见,有些奇怪。

不是刚议完事不久,莫不是有什么大事突然发生?

“宣。”

刘娥放下手中的笔。

她刚起了一个题目,便是《约束文臣武僚子弟诏。

刘娥是通过宋煊当街喝骂宗室子赵允迪不配姓赵得到的启示。

她一介女流执掌朝政,自是要削弱君权,壮大后党势力。

不仅如此,她还准备派人将大臣之间的关系网和裙带关系都打探清楚,展示在寝宫内,以防止有人任人唯亲,她却不知道。

刘娥派遣身边的宦官,在东京城打探了些许时日。

不光是宗室子弟,这些官员子弟在东京城的名声也不是很好。

作为皇太后是没法掌控皇城司的,能够依靠的也就是身边宦官以及外戚。

但是外戚又不给她争脸,只能靠着宦官帮她做事。

赵祯率先进来行礼。

几个宰相再加上主考官孙奭,刘娥心中就明白什么事了,定是此番省试出了结果。

孙奭率先说了此番通过省试的事,刘娥也明白,省试这套直接就能淘汰九成的学子。

待到殿试后,再淘汰三分之二的学子,剩下的佼佼者才是进士。

只不过今天天子突然提出要扩招的事,不超过五百。

其实操作空间也是挺大的。

四百多人是不超过五百。

可是二三百人依旧是!

刘娥接过宦官递过来的通过省试的名单。

她也想瞧瞧今年的省试是谁?

毕竟上一次要为先皇守丧,殿试就没有准备。

今年还是头一次殿试呢!

其实刘娥内心也是极为期待的,她也想要后党不断的壮大实力。

“宋煊?”

刘娥眉毛微微上扬。

她这几年可听了好几次,尤其是近期也听到了。

刘娥撇了一眼自己桌子上的草稿。

就是因为宋煊做出来的事,她才决定要搞一搞贪官污吏,以及各家嚣张跋扈的子弟。

免得大宋的名声全都被他们给败坏了!

然后刘娥就看见了名单内,宋煊门门都考了上等。

“嘶。”

纵然是上一次连中三元的宋庠,也不是门门都是上等,诗赋得了上等,其余便是中上。

刘娥抬眸瞥了一眼主考官孙奭。

她十分确信这个小老头不是个徇私枉法之人,天下也没有值得他这个教书育人一辈子的老头子去干科场舞弊之事。

“这宋煊当真考的如此之好?”

听到太后询问,王曾这才把宋煊的试卷递了上去:

“回大娘娘的话,孙学士说此番省试,绝无能超过宋煊策论之人,若是此法真的可行,那悬在大宋东京城百万民众头上的利剑,自是会卸去。”

“哦?”

刘娥对于王曾的话还是相信的。

只不过对王曾时不时的驳斥她想要赏赐自己的姻亲的事情,感到十分的恼火。

以前这份工作是曹利用干的,如今曹利用成了好好先生,大棒自是由王曾接了过来。

但王曾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拒绝,不至于让刘娥过于难堪。

此举在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尽管在一些大事上寇准较强,但是在这方面上,还是王曾较为突出。

当然他与刘娥之间也是同病相怜。

王曾快五十岁了,依旧没有子嗣。

他有三任妻子,后两位全都是名相李沆的女儿。

刘娥从宦官手里接过来,仔细瞧了瞧宋煊的策论。

原来宋煊当真出了一个治理黄河的主意,还极为嚣张的驳斥了李垂的天真想法。

刘娥对宋煊如此大放厥词的用词,感到有些好笑。

在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他的说法与李垂又有什么分别呢?

全都是纸上谈兵罢了。

刘娥瞧这种人如此神色:“你们都觉得他这法子可以?”

“回大娘娘的话,我等细细看宋煊的文章,他的方法没有什么太大的错漏之处,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修缮黄河也不是一件小事,无论是从人员调动,还是朝廷拨款而言。”

宋煊已经说了等待一波流民,这在大宋实在是过于正常。

但是真的等到一波流民后,朝廷拿不出钱来修缮黄河,那可是大问题!

刘娥瞧着一向要与王曾辩驳几句的吕夷简也没有反驳,她心中就已然明白。

宋煊提出来的这个治理黄河的法子,当真有用。

至少要比李垂提出来的强上不知道几倍。

否则他们也不会如此郑重的一同过来,讨论此事。

“既然六哥儿与诸位相公都觉得此法可行,那老身也觉得今年省试,点宋煊为会元,没什么问题。”

刘娥随即把试卷放在桌子上,她一会还要在研究一下。

王曾等人更是没什么问题。

此事皇太后拍板,那便可以往下推行了。

倒是她对孙奭夸赞了几句。

先前众人听到你出的策论题目,觉得七千多人,至少得淘汰七千多人,谁会写治理黄河的法子啊?

没成想真让你给捡到了。

孙奭自是不敢居功,而是感谢官家以及大娘娘对自己的信任放权。

刘娥想了想,又笑道:

“晏同叔在应天府这几年做的不错,不是调令已经给他发去了吗?”

“如何今日还没到京师?”

毕竟要进入中枢了,总该要来拜见她这位临朝称制的太后。

王曾替晏殊解释了一二。

有些政务需要时间处理,兴许此番省试结果出了之后,再派人催促他一二。

刘娥想了想,倒也明白晏殊的心思。

他在应天府把府学搞的有声有色的,再过上不久,应天府学子也就该金榜题名了。

刘娥又拿起那份名单来看。

原来通过省试的应天府学子还不少!

看样子晏殊做的还真挺不错的。

众人随即告退,不打扰大娘娘了。

曹利用听到属官说省试通过名单出来了。

他连忙跑到宰相办公房发现不在,又急匆匆的奔着皇太后这里赶来。

结果等到了之后,曹利用一个急刹车,发现他们全都出来了。

王曾与曹利用虽然不对付,但是曹利用当好好先生,又在军事上表现出独特的见解。

王曾也不像以前似的看不上曹利用,而是主动询问:

“曹侍中,是有事?”

“嘿。”

曹利用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的心思,随即摆手道:

“听闻省试的名单出来,想要先瞧一眼。”

“倒是不巧了,名单在大娘娘那里。”

王曾倒是没瞒着,这种事还得让太后过目。

“哦,那便是不着急了。”

曹利用给赵祯行礼。

赵祯倒是也没瞒着曹利用,而是故意逗了逗他:

“曹侍中,此次会元,便是应天府的举子!”

“应天府的举子?”

曹利用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应天府举子,稳了!

放眼整个应天府,谁能考得过自家好女婿?

曹利用迫切的想要听到那个名字,但是嘴上却稳稳的道:

“官家可知其姓名?”

赵祯双手背后,笑呵呵的道:

“我听闻此人长得面若冠玉,极为雄壮,不知姓名!”

官家的话一开口。

鲁道宗是知道内情的。

但是王曾、吕夷简等人皆是不清楚。

可是他们都想起来当初在东京街头怒斥宗室子赵允迪,你也配姓赵的那个人,便是如此描述的。

“哦?”

曹利用心中狂喜。

他已经知道是谁了,但是还是表现的颇为迷茫:

“没印象,但是听着极为耳熟。”

赵祯瞧着曹利用装模作样的架势,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你女婿你能不清楚?

赵祯笑了笑:“好叫曹侍中知晓,那位中了会元的举子便是。”

“应天府解元,宋煊,宋十二。”

“你去应天府处理窦臭案的时候,可是见过他?”

“回官家,臣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曹利用忍不住放声大笑:

“十二哥儿嘛。”

“我早就知道他是个有本事的,未曾想到会如此有本事!”

曹利用听着官家都亲口承认了,他自是敢痛快大笑起来。

宋煊果然实力强横,说考第一便是第一!

曹利用美滋滋的缕须,待到自家女婿连中三元后,我让你们瞧瞧什么叫十里红妆!

王曾等人看了看赵祯。

此时他们并没有在意曹利用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话,而是出声询问:

“敢问官家,前段时间当街怒斥你也配姓赵的,也是宋煊?”

“不错。”

赵祯颇为得意的点头:

“是我让鲁参事莫要往外说的,免得影响宋十二考试。”

“好。”

王曾对宋煊倒是真的有了几分欣赏。

一个举子,尚无官职,就有如此心气。

他能写出此等文章来,太合理了!

“我大宋的未来越来越有希望了。”

吕夷简摸着胡须没有言语。

其实通过与堂弟的联系,他觉得自己已经有些了解宋煊了。

未曾想这小子总会在各种意想不到的方面,给你惊喜。

这件事他也是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看样子宋煊嘴巴严实的很,也没有特意往外说炫耀。

如此也可见他的人品,当真不赖。

吕夷简双手背后,并没有再起话头。

曹利用则是陷入狂喜当中。

旁人恭维自己的好女婿,那便是在恭维自己有如此好的眼光!

如何能够不得意?

在猜中题目的时候,曹利用就觉得宋煊考中会元这件事稳了。

如今真正听到了结果,却是更加高兴。

曹利用也不知道咋回事,这么多年了,都没有今日痛快。

他突然想到连中三元!

自家好女婿,只差殿试的状元了。

曹利用轻轻松了口气,依照宋煊的自信,殿试上考策论他也没什么可担忧的?

若是宋煊真的考中状元,达成连中三元的成就。

曹利用觉得自己得在街上横着走。

张知白拍了下巴掌:

“呦呵,宋十二当真中了会元,那我与孝先的赌约感觉要败了。”

曹利用连忙询问什么赌约。

他心中猜测莫不是没有买宋煊中会元的赌注?

毕竟此番买宋煊中会元的赌注,可全都能挣钱。

张直白便说了王曾与吕夷简对赌,宋煊能否连中三元之事。

他与王曾都觉得不能。

吕夷简与张士逊觉得可以。

鲁道宗为裁判。

曹利用本来笑呵呵的脸上,听到这话,登时就转变了。

好你个王曾·老王八蛋!

我先前不与你计较也就罢了。

未曾想你竟然如此咒我女婿考不中状元!

岂有此理。

我曹利用从今往后与你王曾势不两立!

你给老子等着!

如今的曹利用在“好好先生”形象的磨砺下,已经许久都没有发怒了。

“哎,不过是玩笑罢了。”

赵祯瞧见曹利用脸色变化。

旁人不知道他与宋煊的翁婿关系,自己还不清楚吗?

“难不成王相公还真能因为一个小小的赌注,故意罢黜宋煊不成?”

“那老夫第一个不同意。”

一直都在静静听着的孙奭开口笑道:

“况且王相公也不是那样之人。”

赵祯哈哈爽朗的笑了几声,点点头:

“既然孙夫子出如此难题,十二哥儿写的都如此不错,待到殿试的时候,朕绝不会搞个简单的出来。”

“陛下,三思啊。”孙奭连忙劝了一嘴。

毕竟殿试这种场合,除了主考官,最主要的还得是看皇帝的意思。

赵祯嘿嘿笑了两声,倒是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让几位相公去忙吧。

孙奭有些忧心忡忡,但是王曾等人却是不以为意。

官家他在怎么出题,都不一定能难住别人的。

这帮从千军万马里卷出来的举子,总会是有变态存在的。

待到外面的人走了之后,刘娥差人把宋庠给叫过来。

宋庠极为恭敬的站在一旁。

刘娥先是问了他近期工作如何,有没有遇到困难之类的话。

宋庠一一作答,表示自己适应的很快之类的。

刘娥轻微颔首,随即询问道:

“你可认识宋煊?”

“宋煊?”

宋庠倒是未曾与他见过面。

但是他与弟弟宋祁来往的信件当中,没少提及这个远房亲戚。

听弟弟的意思,那小子是有点本事在身的。

“回大娘娘的话,我与他不认识。”

“哦?”刘娥笑了笑:

“我还以为你们是亲戚关系呢。”

“回大娘娘的话,我等确实是远亲。”

宋庠依旧恭敬的回答:

“只是我兄弟二人在外求学,而宋十二也是独身在外,不时常与家族联系,故而上次返乡也没见到。”

“故而我们虽是亲戚关系,但是我真的没有见过他。”

“不过我弟弟宋祁被外派去应天府宋城为知县,他与宋煊相熟,倒是也与我说过此子,不似常人。”

“不似常人?”

刘娥倒是来了兴趣,她并没有有关宋煊消息的来源渠道。

如今朝中“太后一党”虽然实力强横,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奔着富贵来的,真让他们帮助刘娥干武则天的事,一个个没那个底气。

宋庠斟酌的说了一声:

“他比许多同龄人都要成熟,许是因为家庭的缘故,听闻其八岁就出来打拼了!”

“啊?”

刘娥有些惊诧,宋煊竟然比自己还早出来讨生活。

因为刘娥自己个就是被祖父家的人,在十三岁要了几两聘礼,就半卖半送的嫁给了龚美。

随着宋庠的叙述,他也是从弟弟那里听来的,倒也不是很全面。

刘娥隐隐约约想起来。

当年窦臭案发生的时候,确实是查过宋煊的家庭,但是她当时的心思全都是如何稳定朝堂,让更多的人支持自己。

宋煊一介平民的消息,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时感动了一会,随即就抛之脑后。

“勒马镇三害之首,宋城及时雨。”

刘娥又摇了摇头。

好赌的爹,改嫁的娘。

过继出去的大哥。

继承他爹好赌优点的二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