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革除旧命
安邑南门,城墙之上。
卫尉周忠望着缓缓抵近,在城外行军纵队改为大横阵的‘叛军’。
城上郡兵持弓弩器械,就连民壮也开始征发,青壮男子被驱赶到城头上。
见叛军止住阵脚,骑士下马歇息,一个个百人阵列形成圆阵。
城外叛军规模不下千骑,郡兵军吏也就那么静静看着,他们可不想出城野战。
周忠扭头听到脚步声,扭头看裴茂:“可请来讨贼敕书?”
“天子遣仆调和误解,还请卫尉开门放行。”
裴茂高声回答,城头左右都是河东人,他不怕周忠。
现在就是摸不清楚赵基的底线在哪里。
周忠指着城外,横眉大声喝斥:“昨日殴伤国家重臣,招纳白波贼兵,囚禁侍中杨公;今日驱兵犯阙,实属大逆!这还有什么调解、姑息的余地!今日事成,我等保天子、朝廷万全;若不能成,以身殉国而已!”
裴茂寸步不让,昂着脖子瞪目也指着城外:“此天子爱卿侍中赵基,率虎贲入卫天子,何逆之有!”
裴茂扭头对守门军尉呼喝:“还不开门!”
军尉扭头去看卫尉周忠,周忠最先接管,整编的就是四门守尉。
周忠冷笑:“城门不可开,裴尚书执意下城,只可缒绳而下!”
“取绳索来!”
裴茂可不怕绳索上面给他耍手段,当即就有郡兵拿来一捆粗麻绳,裴茂抬起双臂。
很快打好绳结,裴茂登上女墙,在郡兵协助下缓缓下坠。
落地后,绳索太紧解不开,裴茂拔剑割断背后绳索,走远几步回头看周忠,归剑入鞘,转身阔步朝八十步外赵基的战车走去。
城楼前,周忠问身边老兵:“如此距离可能射杀贼臣?”
老兵抱着踏张强弩,目不转睛回答:“再近四十步,或有把握。”
周忠缓缓点头,除掉赵基,赵彦拿什么控制军队?
这时候赵基驱车上前二十步,一跃下车对裴茂拱手:“伯父,天子安好?”
“天子有虎贲、郎官守卫,城中良家子数百人也往护卫,暂无忧虑。”
裴茂就指着战车上的旗帜:“侍中所提倡的维新,如何维新?”
“除公卿之权,以三省六部治政!”
赵基也不犹豫,按着自己理解就说:“设中书省执掌机密、政令发布,如州郡黄阁之主簿;再设门下省,诸位侍中领之,主议政、顾问得失;改尚书台六曹为尚书省六部,贯彻政令。余下九卿,亦受三省监督。”
直接一刀砍掉三公九卿的议政权,议政归门下省的侍中,发令归属于中书省,尚书省只是单纯的强化。
裴茂直接问关键:“中书省新设,如何设置?”
“设中书令、中书监以及中书舍人,政令由门下省议定,中书省发布。”
侍中的议政权力暴涨,裴茂又问:“少府如何?”
汉制,侍中隶属于少府。
赵基回答:“少府专管帝室库藏、田庄经营,不再管辖侍中。侍中隶于天子之下,行参政、议政之权。若遇政务分歧,诸位侍中投票,票多者为准。是以,侍中取单数,以五人、七人为佳。”
裴茂缓缓点头,这不像是临时起意,更像是考虑很久的一场政变。
朝中公卿、百官、天子对杨氏兄弟本就不满,已经在调整了。
如今三公俱录尚书事,政令才摇摆不定。
可杨氏兄弟根基雄厚,影响力难以消退,顾虑西州士人的态度,又不好严惩。
这种调整对杨氏兄弟来说不痛不痒,他们是刷脸施展影响力的,已经不需要依赖官职。
若是投票为准,司空张喜、司徒赵温就能摁住太尉杨彪。
可没办法,杨家人是刷脸的。
裴茂思索片刻,又问:“尚书台如何改动?”
赵基看一眼裴茂,看不出情绪变化:“六部尚书以上,分左右仆射以襄助尚书令,再设尚书监纠察六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