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1章 落榜少年 鲲鹏之志 扶摇之风(1 / 2)冬三十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1章 落榜少年 鲲鹏之志 扶摇之风

“……少爷,咱还很年轻呢!没事,下科一定榜上有名!”

大试院外的公告墙上,泰昌十六年会试取士名单已然张榜。

家仆看了看不远处正在喜极而泣疯狂庆祝的人,又小心地看了看自家少爷的神色。

卢象升轻轻叹了一口气:“还是学问不精。”

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

当然,这也不算离谱。三月初四他生辰过了,哪怕按过一年就虚长一岁、过了生辰再虚长一岁的标准,如今他虚岁不过十八而已。而由于如今过了三十五岁就不允再继续考,有心科考的读书人毕竟多了压力,因此就更刻苦了一些。

卢象升如果只是一心备考,就不会一路寻访河南。

但就算原先的心理准备只是先应会试一回,此刻确定落榜了,卢象升心里还是颇为失落的。

勉强挤出笑容之后他就说道:“走吧。既然落榜了,倒不好意思继续住在会馆里,这就回去收拾收拾。”

“少爷,会馆也没说……”家仆跟在他身旁,“再说了,何必这么着急离京?等着殿试结束……”

“谁说要离京了?”卢象升眼神略微恍惚,“先找个地方租住下来。我再写封信回家,接下来三年,我准备就在京城进学了。”

“……啊?那东林大学校……”

“我得学些新的东西,这才不会像……”

他说到了这里停下了嘴,只是继续赶路。

对这个结果,他心里有预料,只是人难免存着万一之心罢了。

会试最后一场的策论,他思虑再三,但腹稿之时就说服不了自己,仍然觉得许多地方考虑不周。待到惊觉时间不多了,这才仓促动笔。最终虽然也成了篇,但既然连自己都不甚满意,何况阅卷官?

到京城听了看了更多,自己也想得更深更远,反倒多了不少疑惑。

走了一段路,他的心底虽然仍旧可惜,但更多的渐渐变成了自我鞭策和期待。

“你可知我这次为何不能高中?”

家仆知道自家少爷只是想说说话,于是他就点了点头:“少爷已经知道了?那好啊,下次……”

“将相名臣之略、军国经制之规,哪是那么容易?”卢象升笑了起来,“可不能眼高手低啊。知道得越多,越发觉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夸夸其谈固然简单,但一想到若能高中以后就得任事了,就怕口中言语笔下文字对不起自己的心!”

“……少爷,我听不明白。”家仆实话实说。

“就是还得钻研。”卢象升回头看了看,心中涌起豪情,“铁骨原从烈火求,千锤百炼锻吴钩。再蘸星河三载墨,云程九万雕斗牛!”

家仆还听不懂,不远处却忽然有人“咦”了一声,一个苍老但颇有中气的声音赞了一句:“好诗!好气魄!好志气!”

卢象升只是一时想要抒发一下情绪,此刻闻言便觉得唐突,对传出声音的那个马车行了一礼:“小子唐突,长者谬赞……”

车厢的帘子被掀开一角,那老者打量了他一下,随后笑问道:“今科未中?”

“哎,您怎么……”家仆一听就不高兴了,哪有揭短的!少爷刚刚调整好心情。

“噤声!”卢象升瞪了他一眼,然后再次对那老者行礼,“让长者见笑了。小子惭愧,今科确实未中。”

“我观你年纪轻轻,该是首试吧?一次未中,算不得什么。就是不知这吴钩斗牛,你当不当得起。还是仅仅用这典故漫壮志气?”

“……小子学问不精,不敢再自傲。诚如长辈教诲,小子还年轻,此后踏实进学为要。”

那老人在轿帘后笑了笑:“相逢即是有缘。你既有一首好诗,老夫听到了,那正该回赠薄酒一杯。你可有闲暇随老夫回家一叙?”

“蒙长者相邀,小子既定受教诲指点,又要去长者府上,当先备薄礼。”卢象升弯了弯腰,“小子宜兴卢象升,还未请教尊姓大名。随后备了薄礼,必定登门拜访。”

“要这些繁文缛节何必?你既然瞧出来些端倪了,不疑心老夫的话,这就随老夫回去吧。”

“长者哪里话。既然如此,那小子恭敬不如从命。”

车帘放下,赶车的人动了动缰绳,马车重新缓缓往西动起来。

“少爷……”家仆觉得莫名其妙地,拉了拉卢象升的衣袖想提醒他。

路边莫名其妙冒出一个老人家,虽然坐得起自己雇用的马车,但就这么跟着人家回家干什么?

难道家里有个小女儿或者孙女,看上了少爷?

虽然少爷今科未中,但毕竟年轻啊,大有可能。

卢象升只是摇了摇头暗示他别说话,同时跟在旁边再次观察着那赶车汉子的体态。

马车只是寻常马车,没有什么特别的,也瞧不出来历。但那赶车的汉子目不斜视,沉稳干练,一举一动都不像是普通人家马夫,反倒更像是……卢象升想起马车刚刚停在自己身旁时那汉子瞥过来的眼神。

那种隐于眼底的从容气势,卢象升只在袁可立身旁那两个护卫的身上见过。

忽有所感当街吟诗,这是偶然。但卢象升又觉得,既然是放榜的日子,既然刚好发生于大试院西面的街上,恐怕也不一定是偶然。

车子往前走着走着,马车里的老人一直没有再说话。

随后,车子一直到了澄清坊一带。卢象升的家仆到了这里就不再多疑心了,反而低着头拘谨起来。

皇城东五坊、西四坊,哪个坊都不简单。就像位于皇城西的安复坊,五府会馆大多位于那里,难道没有原因?

而这澄清坊所在,就有过去的十王府、如今的理藩院,同样有许多达官贵人的私宅——而且不是寻常小官。

比如马车刚刚经过了武安侯胡同口,现在又经过了泰宁侯胡同口。胡同里有谁人府宅,那还需要问?

而这边街上一些从各胡同里出来的人看到了这辆马车之后,大多拘谨地让开,还弯了弯腰。

卢象升心中有些震惊,隐隐有些猜测。

等马车到了帅府胡同,停在了一个大宅门口后,卢象升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你就留在门房这边。”他先吩咐了家仆,随后到了马车旁边先候着,后面又尊敬地伸出手去扶那老人下车。

过程之中两人并没有说话,那老人笑了笑,随后便迈步走上门前石阶:“随老夫来吧。”

那家仆在后面抬着头,看着“田府”二字,腿开始发软。

正德年间,武宗皇帝自封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这里有了个大帅府,从此这条胡同被叫做帅府胡同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