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小时左右,很多人就会进入昏厥状态。”路易斯中校说道。
“然后就大家彻底玩完?”德普问道。路易斯中校摇摇头:“不,应该会有一大半人活下来,但是活下来的人不少会因为缺氧导致的脑损伤,最终变成废人。”
脑细胞会在缺氧情况下大量死亡,最终导致不可逆的损害,这个原理德普懂。
但是一大半人能活下来,却又活的生不如死这是什么情况?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德普的小脑瓜子:
氧气不够用,是因为艇上有137个人。
只要死掉几个人,氧气消耗量降下来,对于剩下的人来说就够用了!
德普突然明白,为什么路易斯中校说,大家不会都窒息而死,而是有一大部分人能够活下来。
因为人的身体素质有差异,肯定会有几个人先扛不住在昏迷中死掉,那么剩下的人就不缺氧气了。
只是在熬死几个人的过程中,所有人都要承受极为残酷的筛选,在马拉松一般的竞赛中,会有很多人也变成废人。
这真是太残酷了!
真的还不如当时潜艇直接掉到更深的海底,大家直接死掉算了。
而不是这样在绝望中,玩适者生存的零和博弈。
想到这一点,德普和科恩导演的脸色变得相当难看。
要是按照这个规则博弈,他们两人大概率是那个牺牲品。
因为科恩导演是身体素质较差的老人,而德普也是个被酒色掏空的身子,至少不能和健壮的潜艇官兵相比。
在两人的焦虑情绪中,林源开口说道:“你们想的那种情况不会发生。”
“不会?为什么?”德普和科恩导演立刻开口问道。
“因为大概率会有更加血腥和残酷的情况出现。”孟涛插进来回答道。
“面对着生死,大家怎么可能选择躺下来比憋气?憋到最后就算赢了,也有很大概率自己脑子会坏掉。你真的以为大家会这么干吗?”孟涛问道。
“哪是?”
某个可怕的想法,像是一道闪电般,划过了两人的脑海。
不就是多了4,5个人嘛。
早点把这4,5个牺牲品找出来杀掉,那么剩下的人就可以安然无恙,不用担心一大半哪怕活下来,也面临着巨大的后遗症。
这么做虽然很残忍,但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是最优解,那么大概率就会发生。
在孟涛的提醒之下,德普和科恩导演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如果真的要选出4,5个牺牲品,会选择谁?
答案简直不言而喻。
人家弗吉尼亚号上的133名官兵是一个整体,他们是同事也是朋友更是战友。
而战友情谊,几乎是人类最坚实可靠的情感连接之一了。
相比之下,作为外人的林源等四人,显然感情淡薄了很多。
别看弗吉尼亚号的官兵,号称是林源的死忠粉丝。
但是真到了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真的并不难猜。
于是,连林源的脸色也开始变得凝重。
倒不是他真的害怕了,因为以他的格斗能力只要不能使用热武器,根本没有任何威胁。
德普和科恩导演不明白他的实力,但林源知道在狭窄的潜艇通道内,哪怕弗吉尼亚号官兵有133人,但是无法形成合力。
一旦被他在自卫反击中,击杀四五个人,那么剩下的人除了仇恨之外,也会失去继续进攻的理由。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是不折不扣的灾难。
看到林源等人凝重的神情,路易斯中校说道:“林先生,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但请你相信我对你没有恶意,我也会竭尽全力避免那种可怕的后果出现。”
林源点点头:“我相信你,路易斯先生。如果你有害我们的想法,完全可以不把这个信息告诉我们。到时候在我们的饭菜中,偷偷下一点毒药,就能最轻松的达到目的。”
要是路易斯中校真选择这么干了,林源是免疫毒素的自然不会有事,可是科恩导演他们就凶多吉少了。
但是路易斯中校愿意和林源交流当前的困境,就已经证明了他确实是没有恶意。
“谢谢你的信任,林源先生。”路易斯中校说道。
“但是你只能代表你自己,你代表不了其它的官兵。”林源说道。
路易斯中校点点头:“虽然平时他们都服从我,可是在这种生死的零和博弈面前,我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做。”
“刚才你说还在等待最终的统计结果,希望运气好一些,事情还有转机?”林源想起刚才路易斯中校说的话,于是问道。
路易斯中校点点头:“备用仓库也被海水渗透了,我们抢救出了一部分氧烛,不知道还有多少能用,希望多一些。”
“氧烛?”德普问道。
“一种比较古老的制氧工具。”孟涛说道。
作为安全总监,孟涛在这方面也有相当的了解,他向林源等人介绍了一下氧烛。
简单来说,普通蜡烛燃烧时消耗氧气,制造二氧化碳。
而氧烛刚好相反,释放的是氧气。
氧烛中最主要的是两种化学物质:铁和氯酸钠。
当氧烛被点燃的时候,铁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并释放出热量。
这些释放的热量,又会使氯酸钠分解,释放出氧气。
(naclo3→naci+o2)
因此,只要持续的燃烧氧烛,就可以不断释放出氧气。
可以说,氧烛就是潜艇中,用来应急氧气不足的备用工具。
“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用的氧烛多一些。”路易斯中校说道。
可以说,路易斯中校此刻最大程度的散发了善意。
但是林源摇摇头说道:“路易斯中校,我相信以你的经验,不会看不到这是治标不治本的事。哪怕按照你预想的最好情况,我们能多苟多少时间?”
“15个小时。”路易斯中校坦诚的说道。
氧烛听上去很美好,但是本质上是一种消耗品,用完了就没了,无法像制氧设备一样,只要能源不出问题就能远远不断的一直提供氧气。
因此,就算按照路易斯中校最美好的远景,那也不过就是多几根氧烛,但是迟早还是会用完的。
按照之前路易斯中校的推测:
15个小时以后,艇上所有人就会开始有轻微的缺氧感觉。
30小时之后,所有人将进入重度缺氧状态。
40小时左右,大部分人就会进入昏厥状态。
而氧烛的作用,也不过就是把上述进程推后15个小时罢了。
可15个小时,根本不足以改变任何事情。
别说他们此刻还在723米深的海底,而指挥部还没意识到他们已经出意外了。
就算是指挥部现在就开始行动,从搜寻到救援,短短的55个小时也是根本不够的。
在救援来临之前,他们就会因为缺氧而陷入自相残杀之中。
一旦自相残杀开始,就不会有赢家。
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之后,所有人的余生都将笼罩在阴霾之下。
这是林源和路易斯中校绝对不想看到的场面。
于是林源坚决的说道:“指望氧烛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自救。”
如果不想坐以待毙,最终陷入自相残杀的死局中,唯一的选择就是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自救。
“自救?可是我们怎么办?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德普无奈的说道。
林源看着路易斯中校,郑重的说道:“在这方面你是专家,我们应该听你的意见。
但是如果我们能帮上什么忙,无论有多危险,也请让我们尽一份力!”
路易斯中校无奈的说道:“太难了,以目前弗吉尼亚号的损毁程度,要是能做点什么我早就开干了,而不是坐在这儿愁云惨淡的。”
林源问道:“在当前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上浮,那么一切都是白搭。而想要上浮,就必须修复水密舱。我们有可能修复水密舱吗?”
“理论上有可能,现实却不可能做到。”路易斯中校说道。
“理论上有可能?说来听听!”听到有希望,林源立刻欣喜的问道。
“刚才我已经详细的检查过,每一个水密舱数据采集器发来的信息。其中位于左侧的1号水密舱,位于右侧的5号和7号水密舱,实际上破口并不大,都只是一道不足2米的小缝隙。”路易斯中校说道。
可能是因为这几个水密舱,在弗吉尼亚号坠落到700多米深之前,就已经注满水。
你无法用水压去压爆一个已经注满水的气球,因此没有像其他几个水密舱一样爆开,而是因为其他水密舱爆开时,潜艇壳体变形导致被牵连而破损。
这种情况下,是有可能修复并不大的裂缝。
如果是在潜水或者水面区域,这种修复工作并不困难,只要有合适的设备就能做到。
可问题现在在723米的水下,弗吉尼亚号外面是73个大气压的超强水压!
难道要顶着这样的水压,出舱维修吗?(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