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1章 选择立场(2 / 2)中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哪里先爆发,哪里就与幕府第一轮融合,自能抢占高位。

而诸葛亮提议河东着重发展农业,进行战备储粮……这自然会减缓河北、中原的战争进度。一座座城邑推过去,碾碎了消化,自然会受到关东土著的顽强抵抗。

这样掰碎消化后的关东,与现在的出仕、在长安的关东士人又有什么关系可言?

甚至他们的根,会被幕府的东扩战争磨碎。

他们可以接受幕府的强化管理,也能容忍战争时必要的损伤,但磨碎根基,他们反而就成了当世孤儿。

甚至未来的发展潜力还不如河东、太原二郡叛乱的衣冠豪强。

这两个郡再倒霉,也是被一口吞掉,是一个完整的‘种子’。

而关东体量太大,幕府不具备一口吞掉的可能性。

从诸葛亮上奏的那一刻起,基本上就站到了关东衣冠大姓的对立面,以及大部分关东士人的对立面。

黑熊多少有些感动,想来很快各种流言就会攻击诸葛亮夫妇与诸葛瑾。

诸葛瑾很特殊,始终担任秘书监,反而有点像幕府大管家。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现在就有很多恶毒流言滋生,就差明着将自己卷进去了。

一些夸张的流言里,诸葛瑾兄弟,连着黄月英,都被自己一起吃了。

流言滋生需要温床,自己这段时间还是杀人杀的少了。

黑熊将诸葛亮的这封奏表转手塞进密箱里,不做回应,也不转交秘书台决议。

只要自己不反对这封奏疏,诸葛亮那里自然会推动农业发展。

宣良、陈阳、徐林这里放慢工业扩张即可,不去干扰河东,河东自然能顺着诸葛亮的意志进行发展。

三年时间,足够完成农业的大致恢复。

算上其他各处的积蓄、储备,三年后真的就不用再依赖钟繇这些傀儡、招牌了。

只希望刘琦能躲得远一点。

至于刘晔也要留着,留几个刘姓公卿,才能安抚刘备。

引导刘备迁到西瀛岛后,想回来……哪有那么简单?

所以今年秋季开始,就要对河北有限度用兵,一点点蚕食,以军屯的方式逐步扩张。

所获人口要么迁徙,要么驱逐,再要么就地整编执行民屯或者军屯。

彻底破坏原有传承自先秦的地域宗族。

可惜袁尚跑的有点快,发展水师的决心太过于强大。

大概这次出兵,袁尚会果断率众出海,不管不顾的向交州海运、迁徙。

这次针对河北的蚕食战争,不再是幕府与袁氏的战争,而是与河北衣冠豪强的战争。

黑熊心情平静,来到窗前眺望即将成型的飞艇。

只希望钟繇这边别让自己太失望,这家伙应该会给自己制造一个小小的惊喜。

逼自己改刘氏,自己不满意,钟繇这些人又何尝满意?

终究还要再碰撞一次,直到另一方彻底碎裂,按着对方的意愿重组。

数遍各方,就顾虑刘备,等把刘备骗出海,钟繇也就可以去死了。

虽然很好奇钟会的诞生方式,可真的等不及了。

再消磨下去,钟繇这家伙会通过舆论篡改认知……仿佛关中基业,真的是这家伙姑息、放纵、暗暗支持才得以建立。

再搞下去,新生代学子不知情,可能会真将这老头儿误以为是当世圣人。

这也不是钟繇主动推动的事情,是很多股力量在推动,不是钟繇个人推辞、声明就能打断的。

士人需要一个道德表率来抢功,钟繇最合适,仅此而已。

当了十几年的持节侍中行司隶校尉,钟繇故吏、门生的子弟都快入仕,形成替补梯队。

替补梯队蔓延到各处后,更难收拾,动手就会伤筋动骨。

所以就三年,钟繇必须死,粉身碎骨。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