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9章 英王交心(1 / 2)人到中年纸老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莫公泽不是尿壶,想用就用,不想用就扔,所以他在得到反法同盟出了大问题的消息之后,立刻就离开汉普顿宫打猎去了。

而且经过这一事件,他深刻的感受到了地盘和军队的重要性。

特别是军队,对于现在还没法拥有稳定地盘的莫公泽来说,军队就是他赖以生存的根基,不可能随便拿出去给别人扛雷。

更何况,首相小威廉皮特看起来已经快要完全失去王室的信任了,他没有那么大的脸蛋,个门就想让自己卖命!

伦敦东北,剑桥郡。

莫公泽有三千五百人驻扎在这里,隶属于鲁王右卫的三个步兵千户所。

此时鲁藩兵力算水师的话,已经接近了三万人,其中三卫陆军约两万五千人,每卫在八千到八千五百人不等。

这个规模,已经跟明初朱元璋分封诸子,还得是秦、晋、燕等边地大藩的三卫军兵力差不多了。

行猎完毕,将领们兴高采烈的去烹饪猎物,搬运美酒之时,莫公泽来到了中军大营。

他与兼任的鲁国相曹振镛,鲁国长史兼行军司马山西壶关县人申瑶,右卫指挥使刘荣庆等商议起了事情。

鲁藩看着实力雄厚,鲁王父子还有独行专断之权,但实际鲁藩在大虞王朝内部,并不算什么好去处,甚至还要排在去南洋使司六省,安西使司四省之后。

也就是比去北贺洲都护府,瞻洲都护府好那么一点点。

所以曹振镛一到欧洲就跑不掉了,因为压根没人来接他的班。

扛到前年,已经在欧洲工作十二年的曹振镛实在绷不住了,只能给莫子布书。

莫子布这边,也是经历了好几轮的挑选,才选了申瑶等一群文官来到欧洲熟悉环境,预备几年后接曹振镛的班。

“世子殿下,按照目前来说,我们鲁藩军三万兵马至少需要一百五十万银元用来支付饷银,一百万银元用来负担被服枪械等军械的支出。

如果仗打的比较频繁的话,可能要翻倍,也就是一年需要五百万银元的军费。”

莫公泽默默算了一下,也就是说,和平时期每兵一年需要至少八十块银元,战争时期就得在一百六十银元以了。

一百六十银元以,换算过来就是五十英镑出头。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肩负起这担子,就很难理解叔父大皇帝的胸襟啊!”

莫公泽感叹的说道:“传令下去,自今日起,我军百户以文武官员每旬日与我一起,向东叩谢大皇帝的恩情。”

这一串串的数字,一块块的银元,就是莫公泽这三万兵马能打的真正原因,完全就是用钱堆起来的。

与鲁藩军比起来,英法普罗的军队压根就是叫花子兵,只有他们中最精锐的,才能勉强与鲁藩军的待遇相比。

而这一切,莫子溶、莫公泽父子是负担不起的,每年五百万银元,卖了他们也拿不出来。

别看莫氏父子在欧洲有一大堆头衔,但是加起来每年的收入,只有区区四五十万银元而已。

这点钱维持他们基本的排场,封国的日常行政是够了,想爆兵,做梦去吧。

“不过这些年欧陆大战频发,很多东西都不好卖了,今年已过半,特殊贸易收益却只有八十三万银元,是以目前财政还是比较紧张的,世子殿下还需得想想办法了。”

长史兼行军司马申瑶出言提醒道,这每年鲁藩收到的五百万左右银元的补贴,分三个部分。

一部分由大虞朝廷划拨,大约在两百万银元下。

一部分干脆就是莫子布的内帑补贴,大约有一百万银元下。

剩下的两百万银元缺口,则是靠特许贸易。

此时的大虞对外贸易是有一个总量限制的,因为华夏这种文化和地理位置,决定了粮食生产绝对是重中之重。

如果放开贸易,经济作物势必要严重冲击农业,在生产力还没有质的飞跃,至少化肥和现代农药没出来之前,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必须要有规划和规定。

同时,限制一下每年的总出货量,有利于保持大虞外贸产品的高端品牌形象,也不至于因过度倾销导致欧罗巴诸国强烈反弹。

所以,每年的特许外贸配额,光是这个额度,就能带来不菲的收益。

莫子溶、莫公泽父子就是靠着这个特许额度,一方面自己组建商队来贸易,一方面把额度卖一些出去赚取钱财。

每年正好大约能有两百二三十万银元的收入,覆盖军费开支后,略微还有一点盈余。

可是今年,这都九月快完了才八十三万银元,全年能有一百二十万就算不错了,这缺的八十到一百万银元,可哪去找啊!

不过,这还不算最坏的消息,右卫指挥使刘荣庆拿出了他的报告。

“世子殿下,咱们鲁藩到欧罗巴洲二十年,始终未能有个稳固的基业,因此对于祖国兵将的吸引力正在逐年下降。

到了如今,如果不能很快确定地盘和封赏,那么就只能推高待遇,至少要再加一倍,方能留住人保住战斗力。”

鲁藩到欧洲插针的事,实际最开始并没有这么设计,是莫子布根据形势一步一步走才完善到现在这个样子的。

这时间一拖得长了,就造成了鲁藩吸引力的急剧下降,这些年没有哪怕一员大虞准将以的将领愿意来鲁藩,就是明证。

目前,鲁藩的官兵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其一是以莫公泽侧室香山洪氏为主的大虞勋贵给他的投资。

这些勋贵们在鲁藩行情好的时候纷纷下注,现在虽然觉得有些亏,但沉没成本太高了,只能继续硬顶。

鲁藩三卫中出自近卫军和京营以及各省镇军精锐的老兵,就是这些勋贵给鲁藩招募来的。

第二部分是来自东洋,当年莫公泽回去看望了祖父莫天赐之后,莫天赐就在他能控制的以尾张藩、仙台藩、广岛藩为主的东洋镇藩中,为鲁藩挑选精锐武士。

这些武士家族还是比较稳定的,一代一代,父亲老了就去把儿子送过来,兄长伤了就让弟弟来顶替。

最后的一部分,实际就是皇帝莫子布亲自挑选的,基本选择各大军校的军官生以及各武勋家的子弟。

只不过这批人战斗力虽然强,但基本都是来镀金的,他们要的就是这三到五年的服役履历,有些甚至都是直接迫于皇帝的压力被指派来的。

所以他们战斗力强,但战斗意志不是非常坚定,至少在看不到跟着鲁藩混可以当封建领主的时候,不愿意为了鲁藩血战。

“是啊,远渡重洋,人生地不熟,每年拿不到一百银元,那还不如回家找个码头扛大包,或者去当黄包车夫呢。

在两京一都一府,黄包车夫每年都能挣五六十银元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