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8章 寡妇楼(2 / 2)鬼谷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未啊,等您请嘛”

“衰仔,我请你食西北风。”

冼家楼下,岑佩佩啐了黄湛森一口,抱着卡米拉坐在长条凳上,看前面舞台区几个年轻人吹口琴。

今天星期二,不放电影,是听广播的日子,广播节目播送前,想表演的可以自行上舞台给大家表演。

几个月前来了一个吹口琴的青年,在他的带动之下,附近不少年轻人跟着他学吹口琴,如今,这一片会吹口琴的人不少。

今天吹的曲子有点不一样,是一首苏联曲子《喀秋莎,四五年前在香港流行过一阵,后来广播里不播,唱的人就少了。

岑佩佩跟着调子轻哼,卡米拉窝在她怀里,手里捧着一个澳洲橙。果栏没得卖,是英国海军用军船夹带过来的福利,仅有少数从军营福利社流出来。

小丫头咬一口橙子,又从挂在衣服上的小篮子里抓了两颗桑葚,塞进嘴里,小眼睛一眯,嘴里啜出怪声,嘴唇变成淡粉色,犹如抹了口红。

“哈哈哈……”

长条凳的后面传来悦耳的笑声,岑佩佩转头看了过去,是一群制衣女工,十来个人站在一起说着笑,身上的新衣服甚是耀眼。

制衣女工边上站着媒婆陈,大概是在给哪个女工保媒拉纤。

石硖尾这一片已经成了媒婆的打卡之地,经常有外地的媒婆过来抢资源,媒婆陈身为坐地虎,见着一个骂一个,骂不走就打,绝不给外人挖墙脚的机会。

过了好几年苦日子,终于轮到她扬眉吐气了,谁都不能坏她好事。

制衣女工好呀,年轻漂亮,还会赚钱,一年能赚两千,厉害一点的已经开始为家里供楼,这样的媳妇哪家婆婆会不喜欢?

岑佩佩正打算将头转回,余光瞥见了柳婉卿的车子,她转回头,冲李诗英招了招手。

“诗英,你带着卡米拉,我回楼上。”

少顷。

岑佩佩和柳婉卿在书房相对而坐,柳婉卿将收“寡妇楼”的想法和盘托出。

岑佩佩听完,颔了颔首,“婉卿,你能想着家里,这样很好,家里要盖膳楼、定制宝船号,又要建蓄水池和水立方,冼氏家用这两个月收的租金不仅一分没剩,老爷又调拨了50万。

家里,老爷,一分一厘都有用处,没有太多的闲置资金,冼氏家用是时候增加一点收入,你要多费心。”

“我那里还有一点私房钱,要不要先拿出来注入冼氏家用?”

“这就不必了,老爷说过钱要分清楚,公司的、家里的、个人的,不能混为一谈,私房钱是老爷允许的,留着你自己慢慢用,家里缺钱,就由家里想办法。”

岑佩佩打开抽屉,拿出一张纸交给柳婉卿,“这是冼氏家用名下的楼房目录,收房的事就由你操办,冼氏家用只能抽出两万给你做启动资金,后续的资金,你把楼房抵押给银行。”

柳婉卿快速扫了一眼目录,“前些日子我和丽珍对接金屋置业的账目,金大押名下的楼房要比这个多几倍,账上的现金也有不少,是不是从金大押拆借一些?”

岑佩佩淡淡地说道:“金大押的一半分红是叔叔的,冼氏家用顶着冼氏的抬头,却是小家的,老爷还没提过它属于冼氏。”

柳婉卿秒懂其中奥妙,“我懂了。”

“阿美在越南已经待了几个月,老爷很想把她抽调回来,但有些事情没有弄妥帖,她在那边还要待一段时间。知道张爱玲吗?”

“知道的。”

“阿美回不来,症结就在她身上,你明天和她见一面,把她在做的事接手过来。”岑佩佩将黎生一事交代了一遍。

“既然黎生已经为阿美牵线认识黎世光,还需要在黎生身上下功夫吗?”

“仅仅牵个线还不够,阿美需要多一个人带她快速融入堤岸,不然,她只能飘在堤岸的商圈之外。

你出面和黎生建立合作关系,既帮一下阿美,也为家里进入澳门打下基础,黎生的岳父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的人面很广。”

“好。”

冼耀文这边。

两人边吃边聊,进食的速度不快。

离八点还差几分钟时,楼梯上传来一阵骚动,少顷,守着楼梯口的两个大汉拱卫着一个人往门口的方向走去。

冼耀文瞥一眼,只见被拱卫之人身形精干、步履矫捷,腰板挺得板正,诉说主人多年的从军生涯,身高166公分,头发黑白相间。

瞧着是一个大官,但他对国府高层不够熟悉,又没有指向性的特征,根本没法猜是谁。

不过,侍应很快指了一条明路——男人路过一个侍应时,侍应第一时间鞠躬说“院长慢走”,说的国语,很标准。

两个很有派头的保镖、身形精干,又被称为院长,他的下意识猜测是接替阎锡山任“行政院”院长的土木系大boss陈诚。

目光跟着疑似陈诚出了大门,一直没看到正脸,猜测无法得到确认……

确认个鸡毛,戚龙雀和谢停云有麻烦了。

冼耀文的目光紧盯着刚在大门口停下的轿车,两个宪兵从车里钻出来,长枪背上肩,朝着戚龙雀走去了。

还好宪兵敬礼了,估计看戚龙雀两人可疑,要检查证件。

果然,宪兵检查了护照和特别通行证,又敬了个礼闪人了,并没有引起麻烦,虚惊一场。

“亚当。”

“嗯哼。”

“在看什么?”琼转头看了一眼。

“刚刚有宪兵查证件。”冼耀文如实回答,并将目光放回琼的脸上,“你觉得我有机会在台湾开一间水泥厂吗?”

“国府会十分欢迎你在台湾投资水泥厂,但我不建议你投资。”

“为什么?”

“建设水泥厂,筹备、设计、施工、调试,整个周期最快需要三年,在台湾,我想可能需要四年或五年。”琼摊了摊手,“四天前我就应该在高雄参与台泥高雄厂的扩建工程,但我现在还在台北。”(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