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治理地方(1 / 2)青史尽成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秀才大号叫张霖,他十六岁考中秀才,而且名次靠前。

稍微懂点科举常识的就能明白,如此年纪,能考中功名,自然是前途远大,不可限量。张霖也一度以为他能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匡扶社稷,从此做出些业绩,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但接下来却仿佛遭到了诅咒,屡试不第,别说进士了,就连举人都考不上。

最初张霖以为自己的学问不够,他就埋头苦读,四处走访名师,钻研八股。

只是他忙活了十年,依旧是一无所获,该落榜还是落榜。

后来张霖才渐渐清楚,彼时大明官场世风日下,各地官吏,争相结党营私,想要考中功名,光有学问不管用,多少和他一样的学子生员,都是报国无门。

忙活到了三十岁的张霖,终于放弃了继续考试的打算。仗着家里头还有些产业,又有个秀才功名,安稳度日。

时至今日,张秀才已经快到不惑之年,大半辈子匆匆而过。

他早年辉煌,随后是长久的沉沦,秀才功名,既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痛苦来源。彼时朱颐垣说秀才没有特别,也要交出多余土地,他是震怒的。

可随着朱颐垣种种措施拿出来,又让张霖有了别样的心思,确实,秀才功名不算什么,俺想要更大的!

张霖不是那种光知道读书的傻子,相反,他很清楚民间的情况,早年四处走动,近些年在地方上的观察思考,让他很容易理解朱颐垣的策略。

甚至想要拍巴掌叫好。

单纯从均田均赋这件事来讲,他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首先,将大庄村所有农户集结起来,然后按照家家户户的人口数量,进行登记。

“大家伙听好了,你家有多少人,就如实上报,因为是按照人头分田,你想多拿,别人就要少拿。大家伙都是乡里乡亲,撒谎骗不了谁。”

众人纷纷点头,“行了,我们都听懂了,张秀才快着点吧。”

张霖点头,一路运笔如飞,赶快给大家伙登记,只是面对着一位老者,他不由得停下了笔。

“三叔公,你家可是大户啊,五个儿子,还有十几个孙子,咱们大庄村,就属你们家人口多。这是谁都知道的,你怎么就报四口人啊?”

其他乡亲也都跟着问道:“没错,张三爷,你家人多,就要如实上报,你还说过,多子多福呢!”

“你们放屁!”

老头气得骂人,“我又不是傻子,一户最多二十亩,你们想饿死我们家啊?”

张老头哼道:“分了,全都分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全都分出去了,只有没成家的老五,还有老丫头在家,算上我们老两口,就是四口人,多一个也没有。”

谁说老百姓愚昧糊涂的,关系切身利益,他们算得可清楚了,连夜分家的,比比皆是。

张霖暗暗点头赞叹,朱颐垣这套分田方略,许多大户,就主动分家了。

既然分了家,哪怕亲兄弟,也会渐行渐远。

就比如这位张三爷,他有五个儿子,十几个孙子,遇到事情,不用其他亲戚,光是这些人拉出去,在村子里就很可怕了。

而此时为了多分田亩,四个大的都分家单过,每家一口锅,再也不复从前。

久而久之,肯定要疏远的。

从一个大户,变成若干小户,宗族之间的凝聚力下去了,而朱公子的掌控力毫无疑问就上来了。

拆分大户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掌控地方。

张霖自然能品味出其中的厉害之处,这就跟推恩令一样,是光明正大的阳谋、村民百姓不但不会反对,还要主动配合。

当真是不得不服。

大明朝要是有这个本事,何至于亡国啊!

张霖感叹之后,更加卖力气干活,他给所有村民登记之后,然后就推算出要划分的地块数量……

从单个人的五亩田,到一户最高的二十亩,每一个档次有多少家户数量,全都清清楚楚。

然后就是请村民公认最会种田的十位老农去划分田亩。

张霖并不直接参与,只是从旁监督。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