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附子、茯苓、甘草、苍术、厚朴、白芷、月桂、生半夏……”
药房里,余恪看着面前的各种药材,一一进行辨认。
余家家传医书《草药千方》的记载中,药材足有六千三百多种,其中常用的药材有九百多种。
而药房里储存的药材不算特别多,但也有六百多种药材。
余恪虽然穿越后记忆力非常好,但光是记忆这六百多种药材的性质、名称和样貌,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而后还要记忆这些药材如何搭配。
哪些药材搭配起来能解毒,哪些药材搭配起来会产生毒性。
哪种药材药性猛烈,体虚的人不能吃。
哪种药材药性太寒,需要搭配热性药材一起熬制。
不得不说,中医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光是这六百多种药材的药性药理,余恪就背了将近一个月,依然没能背完。
虽然他记忆力很好,几乎过目不忘,但学习是件损耗心神的事儿。
每日背诵一个时辰就差不多了,一张一弛才是长久之道。
一天下来,上午读书练字,下午练习武艺,晚上学习药理医术,睡前再练习一个时辰养气之法。
除开吃饭和睡觉,一天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十分充实。
余恪从一旁的架子上拿起一本书,书封上写着‘神农本草经’五个大字。
这本医书可以说是华夏文明最古老的草药学著作,其中记在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的疗效。
这本书,可以说是所有中医入门必学的医药典籍,十分通俗易懂。
只涉及药方,不涉及医理,没有什么玄而又玄的晦涩之处。
余恪一边耐心的根据书中的记载跟身前的药材进行对比,一边从茶几上拿起一杯清茶,一口气喝光。
学了将近大半个月,面前这六百三十二种药材,已经记忆住了五百八十种,记忆的内容包括药材的模样、药性、名称和味道。
剩下五十二种药材的药性药理,最多两天便能全部记完。
身为一个中医,当然要知道每一种药材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毕竟有些草药外观上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只能通过味道的不同来区分。
得益于过目不忘的大脑,余恪学习医术的速度很快。
寻常人想要记住这完全六百多种药材,并且做到没有错漏,至少需要四五个月。
……
腊月初一,寒风吹拂,天降大雪。津门在一夜之间裹上了一层白衣。
余恪倚在门边,平静望着天空中纷纷扬扬飘落的鹅毛大雪。
刚刚隔壁的霍元甲在墙头探出个脑袋,邀请余恪一起去堆雪人,余恪没答应。
屋外行人步伐匆匆,神色麻木,多是讨生活的贫苦人。
几个枯瘦如柴、衣不蔽体的乞丐,挨家挨户乞讨吃食,但几乎没有谁家肯施舍一二。
这年头,大多数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饱饭,哪来的余量救济乞丐。
更何况人善被人欺,你施舍了一次两次,对方感谢你的恩德。
但施舍多了,对方就会觉得理所当然。
甚至哪天你不施舍了,对方还要记恨你。
无关道德,这是人性。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