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经略看着地图,点点头说道:“此处位置倒是不错。只怕努尔哈赤举兵超过五万,我们的一万人如何抵挡?贸然推过大凌河以北,后退无路啊。”
未谋胜道之前,先谋败退之路,方是帅才与庸才的本质区别。
努尔哈赤绝不敢大举支援科尔沁,此点周处源早有历史经验为证。他说出自己的底牌:
“林丹汗举兵三万以上北攻科尔沁;同时东江镇水师从旅顺出发,沿辽东半岛西侧北上。先夺取盖州外海的连云岛,作势攻打盖州。盖州为辽阳-鞍山一线的门户。努尔哈赤不容有失,肯定会大军支援。”
“然后我们派兵佯攻义州,设伏巴拉子山?”祖总兵若有所悟的问道。
祖大寿看来被自己说服了,周处源笑着答说是的。孙承宗想了一想,开口道:
“以一万兵力,不带重炮,恐怕无法抵御女真骑兵。”
周处源将自己的计策说与孙承宗听。听完此策,孙经略脸上露出笑容,他终于下定决心。孙承宗计议已定,先招来蒙古大汗信使,交给他们一封回信。信中表示,支持林丹汗讨伐擅自与女真结盟的科尔沁部落。明军将派兵协同作战。具体请大汉再派心腹过来商议。
三个林丹汗的信使满意的回去。孙承宗又派祖大寿亲率二十余人的骑兵部队,多次对义州和巴拉子山一带进行秘密侦察。经略大人命人重新招来毛文龙,与他交代新的作战任务。
一场主动出击箭在弦上。周处源却没有留在锦州。他随即返回宁远,带着孙承宗的一个任务:
说服魏良卿,向朝廷上报作战方案。
周处源快马加鞭,在二十名精锐骑兵护送下,当日到达宁远城。他见到魏良卿,将作战方案和盘托出。魏良卿听完也觉得方案挺不错。
“但让孙承宗立此大功,东林党人的威望岂不是更高了?”魏钦差打起小算盘。
周处源自有一套说辞准备下,他答道:
“所以我说服孙承宗,由老哥你出面,向皇上汇报作战方案。此策如果成功,便是你钦差大人督战辽东、作镇指挥的功劳。若孙承宗出击失败,由他来背黑锅。损失一万人,亦在承受范围之内。不至导致关宁局面的崩溃。”
魏良卿一听,兄弟为自己考虑的很周到。当即叫来袁崇焕,向他口述作战方案。袁将军听完大吃一惊,忙问:
“钦差大人如此大动作,孙经略是否同意?”
魏良卿装作实有其事的样子,表示此方案是他和孙经略商量后的结果。他命袁崇焕书写作战方案,速向朝廷加急派送。
袁崇焕懂兵法,他寻思此计确实可行,只是不知道孙经略是否真的打算这么做。要他写方案没问题,但须请示孙经略同意并署名后再报朝廷。
军国大事,没有孙承宗同意,袁崇焕绝不敢交付驿站邮路。魏良卿表示,周处源正从孙经略处来。此计策孙承宗已经同意。
袁崇焕不解的问道:“诚如钦差所说,孙大人已然同意。为何不请周兄弟带来亲笔信呢?”
“这个——”魏钦差被问倒了,“你问孙承宗去,别来问我!”他将问题抛还给老袁同志。
这个事情却有隐情。周处源回宁远之前,专门跟孙承宗商量过。此次出击若取得胜利犹可,若打了败仗,板子铁定打孙承宗头上。为安全起见,不如请钦差大人魏良卿出面向皇帝打报告。一来大侄子提出的作战方案,魏忠贤更容易支持,孙承宗上报的就不一定了。有魏忠贤支持,天启皇帝认可的把握就更高了。
二来,即便胜利的首功算在魏钦差头上,总归是关宁军的战果,于大明亦是好事。事成不必在我,孙承宗很想的开。
再则,万一此计失败,是魏良卿出面提的。他在前面顶炸药包,大家的责任总会轻点。
如此周处源才空手回来。当然他与魏良卿说的是另一番说辞。
袁崇焕的不配合完全在孙承宗和周处源的预料之中。周典使对袁崇焕说道:
“袁将军不必有顾虑!军情如火不容你再向锦州请示。这样吧,你只管写好作战请示,魏钦差来署名上奏万岁即可。”
魏钦差挑头行事,袁崇焕还有什么话说。他不过是一个代笔先生而已。袁将军写完奏章,将笔递给钦差大人。魏良卿不识字,请周处源念了一遍。钦差大人听完,侧着脸问周处源道:
“兄弟,这字我不签行不行?”
“怕什么?只管签!兄弟我什么时候坑过你?”周处源嚷道。
这倒是实话。反正坑过你你也不知道。
钦差大人在袁崇焕书写的奏章提报人——魏良卿的名字下,画了个圈按上手印。
如此算是签字画押了。
奏章马上被袁崇焕安排专人,通过驿站日行千里送往京师。寄送作战请示的同时,袁崇焕留了一个心,派出心腹策马赶往锦州。意图询问孙经略是否预闻其事。孙承宗如果不同意,便是魏钦差的个人意见。辽东经略完全有时间再发一本奏章,陈述不可主动出击之理。
谁知袁崇焕派的人当日折回宁远,回说孙经略同意此事。袁崇焕这才无话可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