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讲 儒家(1 / 2)山高知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讲、儒家

说儒家首先要说孔子,孔子可以肯定的说他是古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家。他整理和编纂了易书礼乐诗春秋等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里,可论语不是他的著作。论语思想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都是他们的弟子编辑整理的,并以此成为东西方两大文化的根基。

在古代中国无论你多么高明,思想多么深邃,你也超越不了孔子。这个不包括现代中国文化,现代中国文化是沿着苏格拉底的思想前进的。

在西方无论你多么高明,思想多么深邃,你也得沿着苏格拉底的思想之路前进,你也超越不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范围,即便是当代的东方文明也是沿着苏格拉底的思想之路在前进。

中国人和日本人在二十世纪和十九世纪分别砸碎了各自的原有文化,从化于西方文明,所从化的思想就是哲学之路,就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之路。

从这一点而言,可以完全肯定的说,孔子文化与苏格拉底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孔子文化不属于哲学的范围,与哲学风马午不相及,这一点也毋庸置疑。

很多当代中国人为此争论的脸红耳赤,就是想生硬的把孔子文化强塞进哲学的范畴,这是肆意歪曲事实,如果孔子文化是哲学文化还有必要砸碎吗?!日本人还有必要搞明治维新,而中国还有必要搞辛亥革命吗?!

很简单明确的事实还用争论嘛!!

要想了解孔子文化到底是个什么东东还得从儒家文化的根基说起。

前面说过,儒家在秦前只是百家学说中的一门学说而已,真正让儒家文化辉煌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汉武帝,一个是朱元璋。汉武帝传承和弘扬了孔孟思想。朱元璋传承和弘扬了孔朱思想。

在儒家文化中孔孟思想与孔朱思想存在巨大差异,这一点毋庸置疑,否则朱元璋也不会将孟子请出孔庙。以后我会讲孔孟思想与孔朱思想的差异在哪。

汉武帝之后一千多年间,一直到朱元璋出现,中国的上层意识形态是孔孟思想。

朱元璋之后的六百年间孔朱思想是上层意识形态,是绝对主宰中国政治、宗教、人文的文化思想纲领,任何人都不能逾越,成为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强硬的文化思想产品,以至于中国人离开儒家文化就有无路可走的地步。

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孔子在易传系辞上传上的一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明说是算命文化的话,其实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系之一,代表了儒家文化的宗法、根系。

孔子在易传系辞上传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在礼记经解上说:“上下相亲谓之仁”,后又在教授学生时说:“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这三段话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儒家文化的宗法、根系。

为什么?

“一阴一阳之谓道。”来源于易经宗法,来源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这两句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即阴阳之道,阴阳学。

易经宗法起于阴阳,阴阳是万物之始,有阴无阳之谓寡,有阳无阴之谓孤,阴阳双拥,相互交感才谓之“道”。

“道”是天地自然法则,世界上一切万事万物皆起源于“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世界上一切万事万物得到完善的结果,受益于继承发展,而成就这一切的是“性”。但是道是泛泛之言,言指万事万物,而单一指人之道,就是“仁”,所以孔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上下相亲谓之仁。”

“仁”,什么是“仁”,“仁”从哪来?

“仁”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仁从人,从二。仁从人,复数,二人为仁,仁字从二不从三。说文说:“仁,亲也。”礼记经解说:“上下相亲谓之仁。”

这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将主宰万物的阴阳之道细化归类到人道就是仁道,而人道的根基是“上下相亲谓之仁。”这里是“上下相亲”。“仁,亲也。”,但亲是有等级、阶级、规格的,必须是“上下相亲”,所以孔子又说:“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什么是“仁”,仁从人,从二。仁从人,复数,二人为仁,仁字从二不从三。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