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最近哪位比较空闲的?”朱允熥一大早,便将黄观叫到书房里来。
既然朱元璋决定,给自己安排一个老师。自然不会随随便便安排一个。
翰林院,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黄观站在书房里,总觉得房间里面有一股怪味儿,忍不住捂着鼻子说道,“翰林院里面,除去几位学士以外,就没有谁是太忙的。”
这也是实话。
翰林院虽然事务繁多,可大多都是奏折、文书的誊抄、归档这类的工作。
整体上来讲,能够参与朝堂政务的人,并不是太多。
虽说都是饱读诗书的人,可想要让他们来教导朱允熥,又有些不够资格。
“你觉得,皇爷爷最有可能安排谁过来?”朱允熥放下手中的花名册,上面详细记载了翰林院里面大大小小的官员。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这是朱允熥一贯作风。
黄观思考了片刻,“窃以为,文华殿全老最有可能。”
朱允熥听闻这话,不有感到有些头大。
全思诚如今八十有余,为人刻板顽固。
要是给自己当老师,朱允熥怕是有些苦头吃了。
“全老?我怎么觉得不太可能呢。”
还没等朱允熥多说什么,郑宝便跑了进来,“锦衣卫那边送来口谕,陛下让你从这里面自己选一个老师。”
不得不说,朱元璋对于自家这个孙子,确实足够有耐心。
换做朱允炆,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朱允熥拆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书信,“看来皇爷爷是铁了心,要给本殿下找个老师了。”
书信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名字。
宋讷、宋讷还是宋讷!
“这.......”朱允熥一脸生无可恋的将书信摊开在桌子上,“这是让我选吗?”
三个名字,全是宋讷。
这分明就是朱元璋已经定好了的人选。
要知道,宋讷的治学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要必即书以穷理,以心体之,以身践之,勿视为空言,则道远乎哉?”
朱允熥想了想,又将扔在一旁的花名册拿了过来。
“原以为,皇爷爷会安排一个淮西人来教我的。”
朱允熥的抱怨,让黄观不知道该怎么去接。
选择宋讷,当然不是朱元璋在刻意刁难这个三孙。
洪武二年参与《礼》、《乐》等书的编撰,书成后归乡。
后来被杜斅推荐,担任国子助教。
多年以来,宋讷门下学生可谓无数。
“淮西勋贵,本就指望殿下上位。再选一个淮西人来作为殿下的老师,陛下也会害怕的。”黄观并不是书呆子,对于朝堂上的局势看的也十分清楚。
淮西勋贵本就势大,若是太子朱标没事,自然一切都水到渠成。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