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所讲的故事,是发生在星河纪时期的,一场关乎所有生灵存亡的战争的始末。
原本是我从骑士学院毕业时用来争取获得骑士称号的考古学论文,但那些老学究们认为它“包含了太多的个人臆想和主观推断”,更像是一部小说而非学术论文。他们哪里知道,这些故事可都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伟大的温特尔帝国皇帝黎明·艾撒亲口讲给我父亲,再由我父亲亲口讲给我的。所以我把这篇论文稍加修改,写成了这个故事。我当然知道它最终只能流落市井,在地摊和茶馆的说书人嘴里流传,但也比那些传奇被遗忘要好。
由于这个故事和半妖、东大陆南方的城邦宿城,以及我们温特尔帝国的骑士密切相关,所以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必须先就这些做一番介绍。这个部分相对冗长和无趣,您大可以略过,但您要对历史有些兴趣,又想在等伙计端上热茶之前消磨一下时间,倒是可以读上一读。
1,关于妖类和半妖
“妖类是如何诞生的”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不论是人类最著名学者们的相关专著上,还是市井的流言里,甚至妖类内部,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在众多理论和猜想中,最著名的要数“神创说”和“神血论”了。
“神创说”认为同人类一样,妖类是由神创造的。
传说火神在定居厄斯大陆的西方以后,不知是出于对自己带头创造的人类产生厌恶,还是纯粹的突发奇想为了给自己漫长且无聊的日常增添乐趣,便创造了这种结合了人类和动物特征的生物。这一理论相对合理的解释了妖类起源于西方大陆,以及同时具备人和动物特征的原因,所以著名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把它写进《太阳纪编年史》以后,能广泛得到认可。
当然,反对这个理论的也不在少数。反对派中的大部分人类学者自然是带着人类更加高级,或者妖类嗜血成性毫无神性的偏见,以及对巨妖“独狼”希索曾经率兵横扫北方大陆奴役人类的怨恨;其他比较理性的学者则是认为大探险时代以来,从各处发掘的太阳纪遗迹中,还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妖类的线索,所以妖类应该诞生于太阳纪之后。
而妖类反对派的意见就统一多了,他们普遍认为“同人类一样”这个说法难以接受,认为人类这种“垃圾生物”根本就不可能是神创造的。
另一种由明朗城的大学者,“拓荒者”波波维奇提出的说法——“神血论”,流传更加广泛,影响力也更大。
这位活了数百年的人类精华认为,妖类大部分诞生于西方大陆和北方大陆,而这两个地方,正是太阳纪末期那场导致众神陨落,让原始厄斯大陆分裂成四块的战争的主要战场。到冰河纪结束之后,在这些被众神洒下的血液滋养过的土地上,新生的植物结出了名为“血果”的果实。吃下这种果实的动物和相关的捕食者们,便获得了神的血液,得到进化,成为了妖类。
这一学说几乎完美的解释了妖类的动物特征和习性,以及匪夷所思的强大力量和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受到它的影响,不少人类开始寻求这种血果,引发了第一次探索西方大陆的狂潮,并间接导致了第二次大陆战争。
还有少数考古学家认同“神兽论”。在各地发掘的太阳纪遗迹中,有不少关于“神的侍者”的记载。这些侍者都因为伴神左右,获得了智慧和力量,比如北方大陆上,在星河纪初期引领人类文明的古温特尔人,就曾是冬至女神艾莎的侍奉者,以及东方大陆上至今仍然存续的曾侍奉月光女神白夜的白羽人。而比起人类,“神的侍者”中关于动物的记录要多得多,比如火神的龙,风神的青鸟,月光女神的白鸟,雨神的巨蟒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引领妖类崛起,让人类闻风丧胆,曾伴随冬之女神巡视冰原的独狼希索。
尽管妖类的诞生众说纷纭,关于它的分支——半妖的诞生,却是十分的统一。当然,“半妖是妖类的分支”是人类的观点,在妖类看来,半妖身上流着肮脏的人类血液,应该是人类的分支。双方如此一致的排斥这一新生的种族,是因为半妖的诞生,源自一场背叛。
那是在第二次大陆战争尾声,妖类帝国和人类联军都集结起所有兵力,准备在北方大陆和西方大陆交接的怪石海峡上进行决战时,背叛发生了。
先是人类联军中负责后援的兰德尔人临阵脱逃,导致人类阵线崩溃;随后负责建造“联结浮桥”的妖类劳工意外倒戈,帮助布鲁塞维尔奇袭妖类大军腹地,导致亲自率领前锋的妖狼皇帝——雪狼希奈,被困在对岸的风暴角孤立无援。
而且摧毁一切的飓风即将横扫怪石海峡。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领导者,不得不为了保全各自的种族以及不伤及身为领导者的尊严,选择以决斗的方式来终结这场必定两败俱伤的战争。
最终,那场著名的三皇之战,以温特尔帝国皇帝御风者·艾撒和宿城王布鲁塞维尔战死,妖狼女皇希苏重伤而告终。
战争结束后,希苏在死前驱逐了所有参战的妖类劳工,而御风者·艾撒的继任者永霜·艾撒则举国之力,开始攻打位于兰卡王国境内的兰德尔人领地——狭长群岛,准备为父辈复仇。
兰卡王国为了保全狭长群岛,不得不将公主送往温特尔帝国和亲,并将当时叛逃的数万兰德尔人一并遣送。最终,永霜·艾撒接受了兰卡人的求和,并将兰德尔罪犯流放到了温特尔帝国西北部的不毛之地陨星高原。这些罪犯经历长途跋涉抵达帕塔高原时已经所剩无几,幸存下来的人,也大多疾病缠身,幸亏得到了先前逃到这里的妖类劳工的救治,才勉强生存。
就这样,互相争斗了将近一千年的人类和妖类,居然在这群罪犯的努力下,在这片公认不适宜生存的土地上,和平共存了下来。几百年间,他们互相通婚,早就没有了纯种的妖类和人类,甚至把寸草不生的帕塔高原改造成了富庶的良田,形成了半妖部落。
直到星河纪1879年末,陨星高原上的半妖部落,突然在一夜之间被屠杀殆尽。据当时温特尔的史官记载,“弥漫的恶臭,即使在凌冽的北风中依然刺鼻,被焚烧过的断壁残垣之中,随处可见半妖的尸体,血液顺着沟壑流淌,染红了每一片可以立足的土地……”
人们无法知晓是否有幸存者,也无法判断究竟是谁谋划并实施了这次屠杀。
温特尔人和妖类一边忙着互相指责,一边在各自阵营中好战者的怂恿下,准备下一次战争,大家都默契的放弃了追查幸存者和元凶,让这件事沦为了酒馆里的谈资。
半妖奴隶在东方大陆的历史,则要追溯到人类为了血果探索西方大陆的浪潮后期。那时人类的探险家们开始意识到,“血果”不过是史学家们为了自圆其说杜撰出来的,即便真实存在,也早被妖类吃光了。于是为了挽回损失,开始抓捕妖类,干起了奴隶贩子的勾当,没想到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因为那些达官贵人们并没有因为“血果”不存在就放弃了长寿的欲望,转而寄望于妖类的血肉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兴起了一股短暂的吸血潮。可惜这些喝下妖类血液的人,多半变成了野兽一般嗜血好杀的怪物。而那些被捕捉回来的妖类则成了奴隶,又因为不论在力量还是耐力上都有远超人类奴隶的先天优势,而成为了奴隶市场上趋之若鹜的抢手货。于是,妖类奴隶的贸易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前文提到的第二次大陆战争。
战争之后,人类和妖类签订了和平条约,妖类奴隶的买卖也理所当然变成了非法。
虽然依然有人为了巨额利润铤而走险,但规模远不如前,大部分奴隶贩子开始另辟蹊径。有些参考陨星高原上的人类和妖类,用自己手里的人类奴隶和妖类奴隶作为原料,来“培育”半妖奴隶;有些则更加直接,选择前往陨星高原抓捕或者拐骗半妖。
半妖就这样,成了奴隶贩子和达官贵人们的新宠,种族也以这种方式延续了下来。直到1879年年初,珍珠城事件后,半妖奴隶也开始被光明教会的信徒们屠杀,彻底成了濒危物种。
除了陨星高原的半妖部落和东大陆的半妖奴隶,半妖还曾生活在东方大陆最南端的城邦——宿城。他们大多是趁着金银联邦与兰卡王国战争时,逃到这里的。因为宿城一直以来,都以“无家可归者的归宿”为立邦之本,所以半妖们像早就生活在这里的人类或者其他高等生物一样,获得了合法的公民身份。又因为宿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防务,使得奴隶贩子们无法染指,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宿城是半妖的“圣地”。
2,关于宿城
之前已经提到,宿城位于东方大陆的最南方,又以“无家可归者的归宿”为立邦之本,所以即使是半妖这种在其他人类世界被排挤的生物,也能在这里和人类平等生存。即便是人类内部,也不存在像其他国家或者城邦那样的种族分明、阶级分明。这里就像一个大乐园,和平,繁荣,又神秘。
宿城的历史比起其他国家和城邦要短得多,她由大探险家布鲁塞维尔,在第二次大陆战争中建立,最初只是为了收容那些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后来发展壮大,成为了城邦。
布鲁塞维尔按照探险家们的契约传统,和最初的居民们签订了契约,以安稳和平的家园,换来王者的身份。在布鲁塞维尔殒命于风暴角大决战之后,居民们中年长的人们聚在一起,推举了最强大的个体,和他签订契约,立他为王。这种方式作为制度被保留了下来,宿城的每一代王,都是由元老选举出来的。而布鲁塞维尔也成为了选择王者的标准,即拥有难以匹敌的强大力量,以及无上的道德。
虽然作为战火中建立的城邦,最初来到这里的人们,都是为了寻求安稳,但诞生在这里的年轻人们,却难免对田园生活产生厌烦,加上对布鲁塞维尔的光辉事迹的崇拜,让人对探险家新生向往。于是,在长者们乐此不疲的修筑家园时,年轻人们却在建造帆船,准备像自己的偶像一样出海探险。
当初,在为难民们选择定居点时,布鲁塞维尔特意选择了这片只有自己探索过的土地,被迷惘森林包围的镜湖之畔。传说,太阳神为了创造月亮取走了这里的土地留下大坑,天长日久,河流汇聚形成了大湖,又因为大湖的存在,使得树木更高,更加隐秘,是躲避战火的完美居所。经年累月,城市不断扩张,已经有大半建在了湖面上,在这里成长的孩子,可以说天生就具备在水上生存的能力,每一个都有成为探险家的潜质,并且跃跃欲试。这些年轻人中,就有日后,在大探险时代中名扬天下的德雷克。
德雷克和他的探险船“地平线跨越者号”几乎探索了厄斯大陆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成功穿越环风带抵达南方大陆,开发潜水技术,成功抵达海底古国等等人尽皆知的事迹,虽然最终在探寻传说中诸神居住的中央山脉时失踪,也不能妨碍他成为和布鲁塞维尔一样的伟大探险家。在他之后,越来越多的宿城青年选择出海成为探险家,因为他们的活跃,使得宿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探险家之都。在各个国家有记载的探险活动当中,有七成以上,都有宿城参与。
探险虽然让宿城和宿城人名利双收,却也有很多人因此失去了孩子,于是,有的长者就开始打压探险活动,导致了与年轻人的对立。直到元老们在研究月光女神的真实之镜时,偶然发现被镜中流出的微光照过的泉水,不知为何有了预知未来的能力。于是,为了缓和长幼之间的矛盾,元老们决定让年轻人们在一年一度的成人礼庆典上,聚集到专门修建的先知塔下,询问关于他们自己的未来。被泉水认定能够成为探险家的年轻人可以出海探险,并且会得到无条件的支持;而被认定不能成为探险家的年轻人,则必须留在宿城,安稳生活。这之后,虽然也有怀疑泉水预言的年轻人,私自前往参加一些探险活动,但无一例外,全部以失败告终。所以年轻人们逐渐接受了泉水的预言,即便没有立法禁止,那些没有得到泉水认可能够成为探险家的年轻人,也不再私自出海探险。
这件事在厄斯大陆上传开以后,人们争相在成人礼庆典这一天来到宿城,询问关于自己或者孩子们的未来,使得宿城的成人礼庆典成了最盛大的集会之一。往往在庆典前七八天,宿城就已经被各种外来人挤得水泄不通,什么金银联邦的工会官员,兰卡王国的议员,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人,都会出现在宿城各处的酒馆、客栈当中。他们就像房檐上的挂饰和灯火一样,让宿城原本就歪斜又毫无章法的建筑和街道,显得更加混乱。不过,这都比不上那些将要参加成人礼的宿城青年们的内心,等待着自己命运揭晓前的混乱。
3,关于温特尔帝国的骑士
考古学家们通常将厄斯大陆的历史分为四个纪元——光明诞生之前,黑暗统治的时期被称作“混沌纪”或“暗黑纪”;光明诞生之后,诸神之战之前,被称作“太阳纪”;诸神之战后,漫长的冰封期被称作“冰河纪”;冰封期结束之后,重获新生的人类,感叹星河的璀璨,将新纪元称作“星河纪”。而作为厄斯大陆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温特尔帝国,最早则可以追溯到太阳纪时期。
那时的温特尔,作为有记载的四大远古王国之一,是人类侍奉冬至女神艾莎的国度。虽然温特尔王国已经不复存在,古温特尔人的风貌也难以考证,但从冰河纪末期到星河纪初期的人类文明,确实是温特尔人引领的。他们探索冰原,建立城邦,复原文字,向东方大陆传播生存智慧,再到后来勇敢抗击妖类的侵略,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见证者和推动者。而这其中,作为温特尔人中的精英阶层——骑士,自然是居功至伟。
“骑士”这个称号,最早源自冰河纪末期,当时的温特尔还处在游牧部落阶段,人们会将骏马赠予为部落有战功的人,将他们称作“骑在马上的战士”。到温特尔王国建立时,“骑士”已经成了一种荣誉称号,人们会将在某个领域有建树的精英人士称作“骑士”。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温特尔人按照建筑院落的传统,将各种机构称作相应的“院”,而骑士称号也就有了具体的划分。比如战功赫赫的人会被称作“军院骑士”,学识广博的人会被称作“学院骑士”。再到温特尔帝国时期,由于第一次人妖战争和之后发生的内乱,为了加强凝聚力和巩固皇权,“骑士”成为了表彰功劳的爵位和职称,开始由官方授予,划分也更加具体。比如为了加强军队的管理,“军院骑士”就被分成了“校尉骑士”、“参谋骑士”和“统帅骑士”等诸多等级,来区分官职和地位。到了和平时期,为了培养人才,温特尔帝国在首府塞斯城设立了骑士学院,优秀的毕业生会被直接授予骑士称号,前往各个机构任职。同时,那些在各自领域有相当建树的人,不论出身,还是会按照传统,被授予相应的骑士称号,反倒出身高贵的人,想要获得骑士称号却难上加难。可以说在温特尔,获得骑士称号就等于获得了一切。
而在温特尔以外的地方,由于原本就是精英人士,又有常年战争的加成,温特尔骑士一直都是传奇,以他们为原型的角色活跃在各地剧院的舞台上,他们的事迹在每一张餐桌茶余饭后的谈论中传颂,从大人到小孩,从妇孺到老人,甚至奴隶和乞丐,都曾听过那些伟大骑士的故事,象征着他们身份的带有雪花图案的披风,不论在哪里迎风招展,都能引得少女春心荡漾,少年心潮澎湃。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屠龙骑士次非·法特罗,他在冬华城之战中力据妖狼十万大军,为御风者·艾撒奇袭艾斯山脉的一线峡争取了时间,更是斩落了妖狼释放的恶龙,使冬华城数百万民众免遭烈火焚烧,是现任宿城王范特西之前公认的“人类最强”。在他死后,人们将他葬在了艾撒家的皇冢之中,以表彰他的功绩。
还有无数像次非·法特罗这样的温特尔骑士,以及宿城的探险家们、明朗城的学者们、兰卡王国的议员们、金银联邦的发明家们、妖类帝国的巨妖们,一起闪耀在历史长河之中,他们的故事被传颂下来,引导着下一代人继续向前。
——以上节选自温特尔帝国骑士学院,历史系学生柯飞·曼所著的历史小说《星河纪:混沌战争》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