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兔的长征。艰难是艰难,但军团、师、团、营、连、排、班等各级建制都很健全,而且“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等一系列的思想也贯彻的很彻底,由党牢牢的掌控住军队。
在党的领导下,部队的组织力度是前所未有的,部队甚至能爆发出来寻常部队数倍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
我兔长征的部队总计加起来将近十万人,共有十二个师,虽然各部人数不一、战损不同,但一个团再少,也会有个七八百人,一个师再少也有个两三千人的部队。
而到抗战之后,我兔发展的更快,很多主力团都有个四五千人,而像李云龙的独立团,更是发展到了万人的规模;虽然后来整编的时候也施行过大连小团的编制,也就是团直辖五个连的那种基干团或地方团。
但那一个团少说也有六七百、七八百人的规模,跟抗联这种没有营的团不可同日而语。
而抗联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是为了壮声势的缘故,你要是不知道这其中内情的普通老百姓,一听说抗联有十一个军几十个师的部队,是不是也会打心里认为抗联有几十万的部队?
那些饱受鬼子欺压的老百姓们要是听到这个情况,是不是打心眼里也想支持抗联,想和抗联的这几十万大军一起把小鬼子赶回老家去?
扯虎皮、拉大旗,这种“小聪明”要是发挥的好了,有时候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当然,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弊处的,那就是当抗联再鬼子的一次次的打击下伤亡惨重甚至销声匿迹的时候,更加深了普通老百姓对鬼子的恐惧,使得老百姓更加不敢支持抗联、甚至主动停止与抗联的接触了。
这也使得抗联为了避免鬼子对和他们接触过的老百姓进行报复,只能依托“密营”这种小型基地进行战斗,没有固定根据地进行休整、补给、征兵的抗联最终只能是越打越少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国人几千年“官本位”的思想在作祟了。
抗联在发展过程中,是拉拢和收编了很多的抗日武装才壮大了自身的。
要知道,九一八之后,整个满洲大地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抗倭武装比比皆是,什么山林队、自卫队、救国军、民众自卫军等民间自发的武装,还有奉军残部组成的义勇军等半官方的抗倭武装在战斗。
而这些武装,很多最终都被抗联给收编了。
但是,收编这些武装是要给名义和编制的,换句俗话说,就是收编这些武装是要给人家“封官”的,而且,有些人给的官小了还不行。
满洲大地自古就民风彪悍,很多人都是因为一腔热血或者国仇家恨才拉起队伍山的,即便不投靠抗联,他们也能在某个山头称王称霸,过的逍遥自在,投了抗联反而要直面小鬼子的大军,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划算的。
而且,满洲还出现了全国唯一的一个胡子大帅,给满洲的很多绺子做了一个“好榜样”,很多人也想学习张大帅,占据一方地盘称王称霸。
所以,要收编这些武装力量,不给点“好处”是不行的。
抗联也因此有了很多军长、师长级别的高级军官,很多带着五六百号人来投靠抗联就能得个军长了,少一点的也能得个师长的官职,即便是再少一点,也能得个团长的职位干干。
后来叛变的八军军长谢文东、九军军长李华堂和壮烈牺牲的十一军军长祁Z军,他们的军长职位都是这么来的。
候啸天的相当于师长级别的大队长职位也是这么来的。
而在整个抗联的十四年的抗战史中,三个路军的总司令牺牲了两人,十一个军的军长牺牲了八个,四十个师的师长牺牲了一百二十个,几乎是换了三岔了。
这还不算那些投敌叛变了的民族败类呢。
战斗到现在,抗联已经跟鬼子打了快十年了,部队是越打越少,很多时候,一个团只有几十个人,一个师一共百来号、二百来号人的样子,已经成为了抗联部队的常态。
要是哪一个师能有个二三百号拿枪的战士,在有个几挺轻机枪,那绝对是抗联诸多部队当中响当当的主力师了。
大叛徒程斌为什么能牢牢的压着候啸天一头,成为颜红光支队里的第一?还不是因为程斌的手下有一支几十人的全部装备了花机关和捷克式的突击队。
这些武器即使是在关内也是值大价钱才能买到的好东西,也正因为有这支突击队在,才奠定了颜红光支队在整个抗联里靠前的战斗力,造就了颜红光支队在东满的赫赫威名。
颜红光支队内部的情况,可以看作是整个抗联的缩影,有小及大,抗联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抗联的十四年抗战,其艰苦困难的程度绝对是种花家抗战史最艰辛的一页。
也正因为如此,候啸天才会认为杨喜来他们是一个骑兵连,而不仅仅只是一个骑兵排。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候啸天还以为这是一个骑兵团呢,要不是杨喜来先说了自己是十六团骑兵连的,候啸天差点就叫他杨团长了。
等候啸天把抗联部队的情况讲完,孙德胜已经带着骑兵连剩下的一百四十号骑兵到达了杨喜来这里。
两部汇合之后,杨喜来首先向孙德胜介绍了候啸天夫妇,孙德胜与候啸天互相敬了个军礼之后,也向杨喜来宣布了总司令王凌亲自宣布的晋升杨喜来为骑兵连副连长兼一排长的任命。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任命哦,只不过没有签发晋升命令,属于火线升级而已。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