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姑母是很欣赏这个侄儿媳妇的性子的,对着宋老太太夸赞道:
“弟妹有这样的儿媳妇,倒是不必操心念哥儿了,只待把茹娘的事儿解决了,就能好好享清福了。”
宋老太太心情很好,对沈氏也更满意了,连连应是。原本她是很愁女儿的生活的,如今有了宋姑母带来的信息,她也看到了些希望,只想着尽快定下。
沈氏打发仆人去接宋念和宋策、宋箴,又回了厨下准备果盘。等到一家人陆陆续续在饭厅坐齐,沈氏才让李婆子带着丫鬟上了菜。
宋家不是规矩大的家庭,都是自家人,也犯不上分桌而食,一家人才热热闹闹围坐一桌,举杯换盏,相谈甚欢。
吃罢饭,宋姑母一边喝茶,一边对着侄子侄女提起正事:
“我这次来呢,一是来看看你们娘,二也是为茹娘的事儿而来。
宋茹听到姑母提起自己,抬起头,疑惑地看了过去。宋念也是同样的疑惑。
沈氏倒是似有所感,联想到吃饭前宋姑母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以及婆母的愉悦,大概猜到了宋姑母的来意。
宋姑母继续说:
“冯家女婿去了好几年了,茹娘总不能就这么替他守着,更何况那冯家人,也不配让我宋家女守节。”
“茹娘年纪还轻,再走一家,生几个孩子,好好过日子,总不至于晚年凄凉。我也寻摸了一段期间,倒是找了个不错的人家,有意续娶。念哥儿,你怎么看,是否愿意让茹娘再嫁?”
这事儿,宋老太太是最关心的,她可不在乎什么节妇不节妇的,早早就拜托了大姑姐去打听此事。
事实上,整个北方,只有最顶层的家族会对家族女眷的节烈之名颇为看重。
其他家族,固然愿意女眷守节,但对方不愿意,婆家娘家拉锯一段时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宋老太太作为亲娘,只得一女,自然不会在守节这件事上较真,宋念是亲哥哥,其实也是一样的想法。
沈氏心下思忖:
小姑子嫁人这事儿,原也不是她能做主的。而且如今瞧着是相处得好,可日后万一有了矛盾,难免伤感情,倒不如早早让她嫁了,也省得老太太担心。
唯一值得忧虑的,就是姑母再嫁,可能会影响家中其他女孩子的婚事。好在自家女儿年龄还小,等她长大议亲的时候,小姑子怕不是都嫁了十几年了,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
更何况,除非要拿女儿攀高枝,否则筠姐儿嫁到的家庭,也是和宋家门第相当的耕读之家,也不见得会讲究这事儿。
沈氏心下转悠了好几个想法,倒也想通了,忙附和着:
“正是如此。我倒是希望茹娘常在家里,我们姑嫂也好做个伴。只是茹娘年岁不大,又没孩子,难免有些孤单,若是有合适的亲事,再走一家又何妨呢?反正咱家也不是冯家那样的人家。”
宋筠听家里几个人对那冯家都颇为不满,忍不住好奇了起来:
这冯家,到底是怎样的人家?能让一贯脾气很好的宋念都表露不满。
宋姑母确定宋念不反对宋茹再嫁,倒也没急着提男方的情况,而是狠狠吐槽了一番冯家,以增固宋念允许妹妹嫁人的决心。
“大郎,你可犯不上替那冯家作脸。他们当年怎么对你妹妹的,旁人不晓得,你也不晓得?要不是茹娘机灵,如今可就成了一捧黄土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