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缺将(2 / 2)寒霜易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后在建奴内应的帮助下打开城门,导致沈阳辽阳两座军事重镇拱手送给建奴。

辽阳沈阳两座大城对于辽东局势的的意义太过于巨大。

有了这两座城市,建奴就有了一块可以安心发展的基地。

而大明一旦失去了辽阳沈阳这两座桥头堡,在缺少骑兵的情况下,整个辽东无险可守,只能退回广宁。

很多人对辽东没个确切概念。就在这里说一说,我国最大的关东平原就在辽东,其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其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对于这年头来说有点儿远,主要说说辽河平原,左(西)边围着燕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右(东)边围着千山山脉贯穿的辽东半岛,北至铁岭——彰武一线,南至辽东湾,也就是历史毛文龙打游击的地方。这周围全是山、山、还有山,大规模军事行动根本无法展开。但是到了内部,辽河平原可以说的是一马平川。

而辽沈两座大城,就卡在辽河平原,只要控制住辽沈,那么辽河平原你就别想安稳的种地发展。辽沈两座大城一丢,面对骑兵,就只能退回辽西走廊的入口,守着家门口的宁远过日子。

另外,很多人好奇,这蒙古草原是怎么和辽东连在一起的。这中间不是还隔着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吗?eummmm,是隔着,但没完全隔开。这里面有一个缺口,蒙古高原有一条东流的西拉木伦河,贯穿燕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在如今的赤峰境内有一个西拉木伦河谷,这是一个巨大的缺口,现在属于科尔沁部落。

而历史,在失去了辽阳沈阳两座大城的威慑,再加明朝对蒙政策的因素,科尔沁很快就彻底倒向了建奴。

袁应泰这人就是妇人之仁,纸谈兵的代表人物。

闭眼睛,仔细的思索着历史他记忆中的辽东,以及这这几天看辽东军报得到的情报。

现在他已经下令,熊廷弼一人独揽辽东军政大权,但是辽东巡抚这个职位不能空缺,需要有人去做,而且去做的这个人一定不能给熊廷弼添麻烦。

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手下没将可用啊。

在这里问一个问题,为啥三国时期,夷陵之战死的将领除了几个耳熟的外,其他的都没听过。而诸葛亮兵出祁山的将领名字一个比一个熟悉?

哪是因为当年刘备夷陵之败,将领储备死了个精光,第二代将领基本一网打尽,第三代将领又没成长起来,这就导致了诸葛亮兵出祁山,大将名字一个比一个耳熟,直接导致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现在大明面对的情况,比之当年刘备夷陵之败有过而无不及,同当年土木堡之败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首先是兵,损耗的兵马除了辽东本地的外,还有从三边、浙兵、川兵抽调的精锐。最严重的是将领损耗,萨尔浒之战前前后后战死大大小小将领三百余人,其中三路主帅杜松、刘綎、马林悉数战死,你别管别人的评论,能坐到那个位置就不是蠢货,而且三人都是参与过当年的万历朝鲜战争的,都是实打实的靠功绩来的。另外,全国才二十多个总兵,在辽东一次阵亡十四个,正处于当打之年的将领损失大半。

嘉靖隆庆时期有戚继光、刘应节能挂帅,万历时期李成梁、刘綎等人能挂帅,天启登基的时候有谁?熊廷弼算一个,还有谁?监狱里嗑瓜子的那个杨镐算一个,其他的人要不是垂垂老朽,要不就是纸谈兵的货色。

天启登基的时候,将才,或者说帅才完全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状态,历史的天启为啥换了熊廷弼?还不是两眼一抹黑。

我们耳熟的崇祯年间的名将此时大部分都没成长起来。

孙传庭?在商丘当知县呢。

洪承畴?浙江按察司佥事,满朝堂谁知道这么个人?

卢象升?还没当榜眼呢。

杨嗣昌?户部郎中,这会儿在淮北视察民情呢。

袁崇焕?在邵武县当知县呢。

赵率教?曹文昭?这些人现在都在辽东,但还没升起来。

毛文龙?现在还只是个都司。

孙承宗?现在还只是谕德,连左庶子都不是。

秦良玉?戚金?川军?浙兵?别闹,现在辽东的川军和浙军正闹别扭,已经在私底下进行了一场“友好”交流,据说场面不小。

现在的辽东巡抚一定要是一个有眼光,能防守,还不和熊廷弼闹矛盾的人。

手指在奏本哒哒的敲着,半响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人,最终还是提笔在奏章写道。

“调袁应泰回京,从速。”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