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笑了片刻,气氛开始沉寂了下来,荀攸一副郑重的对蔡邕说道:“蔡公蒙受冤屈,我实在是为你而感到心中不平。”
“老夫这辈子遇到过很多不平之事,幸有贵人相助,屡次逃过。但躲得过第一次,却躲不过第二次,老夫年已耳顺,将知天命,死则死矣,无复多言。”蔡邕不再用笑来掩饰内心的悲痛,一副认命的模样。
荀攸见蔡邕已有死意,顿时大惊,正欲出言劝导,却听门外传来人声:“大志未成,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含冤而死,你真的甘心吗?”
只见一老者长身卓立,从门外走了进来,他面容坚毅,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蔡邕。
荀攸认清来人,连忙站起行礼:“攸见过太尉。”
来者正是关西大儒、太尉马日磾,他曾与蔡邕、卢植、杨彪等人在洛阳东观编撰《汉记》,期间互相交流才学,点评时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次前来,正是要设法搭救好友,使其免于一死的。
马日磾对荀攸遇赦不出,执意留在牢狱陪伴蔡邕的事迹有所耳闻,很受感动;又知道他敢于涉险刺董,对荀攸的胆识也是极为佩服。
像这样有情有义的杰出才俊,马日磾赞许的看了他一眼,冲他回了一礼以示感激。只是夸赞荀攸的话容后再说,眼下当务之急,则是打消蔡邕心里存着的死意。
“亏我还曾夸你是饱学之士,太史公迁的《报任安书》你白看了?”马日磾厉声道,又背诵了几句来鼓励蔡邕;“……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马日磾背一个人物,蔡邕那无神浑浊的眼珠便亮堂几分,像是一团火在这老人的躯体里重新燃起。
“你不要说了!”蔡邕挥手打断,他对马日磾郑重的行了稽首大礼;“翁叔乃知我者也!”
话毕,蔡邕伏地痛哭,声音悲恸,令人动容。
马日磾避而不受,辞道:“既已明白,何不上表认罪,我等愿为你联络大臣,减免死罪,只求修完《汉记》,以慰前人之灵。”
荀攸见状,也在一旁应和,对这几日为了奉听学问而故意在狱中拖延表示惭愧,如果要长久在蔡邕门下,应当立即出狱为其奔走,而不是贪图这一时。
在向蔡邕告罪之后,荀攸做出保证,将立即出狱与马日磾一起为蔡邕奔走,一定要为后世留下一部完整的史家绝唱,不让后人遗憾。
这已不是立场利益之争,而是为了延续儒学,要知道当世巨儒,能与蔡邕比肩的不过是卢植、郑玄等人。但蔡邕死后,哪怕是郑玄都为之叹息,遗憾今后无人可写汉史:“汉世之事,谁与正之!”
在这些人的支持鼓舞下,蔡邕在狱中当即写下辞表,让马日磾代为转交王允,表示愿意服软,不求无罪,只求改判黥首刖足之刑,饶他一命,以留残躯完成百多年来数十位大儒未能完成的修史伟业。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