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部 迁移 第一章 (十一)(1 / 1)珍珠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好景不长,这二十来年里,有不下十年是在瞎折腾,他也被人折腾过。那一回回惊吓,一次次痛楚折磨,情景都还历历在目。现在,他的日子终于变得悠闲,无所事事的时间也增多,脑子里就不由人的把以往的事情反反复复地琢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再别有什么事情啦,但愿哇,消停些儿哇。

一路上,伴随着自行车的声响,张世良不禁回忆起年轻时那次大胆的离家别土,要不是杨二姊非要来包头,哪能过上这悠闲的退休干部的日子。如今,再不用受什么辛苦,每个月拿着国家发给他的一百八十多块钱,让不少人羡慕。比起他的同龄人和他那不务正业的弟弟,张世良有些洋洋自得地微笑着。

自行车一步一瘸,“哐啷、哐啷啷”地碾在被往来的人们踩出的黄土路上。他住的这片地方宽阔而蛮荒,离老城区十里地,即不挨着牧区,也没有厂区,本地人住在这的人不多,都是外来人。搬到这住,也是杨二姊的坚持。这大片宽漫广阔的土地上,稀稀拉拉地散落着一些外来人自建的房屋院落,各式各样,大小不一。都是天南地北游荡到这里的人,每家的来路都不一样,像路口的老铁匠一样,各自都有一番一两天说不完的故事。张世良脚下踩着老妻亲手纳的布鞋,脚下未经硬化的路面,夹杂着碎石野草,干硬尖锐的扎藜蛋随时可能刺破车胎、钻透鞋帮。他拖拉着双腿往前走,眼前一片空无,天气变得阴麻糊涂的,没有日光的天气,在墨色石头镜片后面,更像是到了黄昏,偶尔路过的地方,孤立着一两颗不知何年何月何人种下的白桦树。

他们刚盖起大院住过来的时候,人烟更稀少,周边只有几户人家和一个没几名职工的小机械厂。远离城市的空旷地界,难免有些阴森,住这的人都要养一只叫得凶猛的狗看家。老张家也不例外,“永久”自行车离着自家院子老远,院里忠心耿耿的大黑狗就叫上了,它能听出来这是张世良的自行车。

这条扯着嗓子“汪汪、汪汪”狂吠着的黑狗是从小抓回来的柴狗,现在已经长成一米多长,半米多高雄健的烈性狗,脖子和尾巴上黑亮的毛向外炸着。它的母亲是条温顺的黄狗,就在后面的一座大院里,那大院的主人是从市五金公司退休的一位经理。隔着这一墙之遥,母子俩终生再未谋面。张世良的大院建在已经一百多岁的京包铁路线的北面,附近也只有它比张世良的资格还老。

一九二七年,贵州人丁道衡领着瑞士、法国、德国几个国家的同行,从北京坐着火车打这条线上经过,往包头西面的“神山”而去,进行那场震惊中国外的科学考察,发掘出包头地区的矿物储备量和品种。当然,这些事情,张世良和住在这条铁路附近的人一样,都不知道。

张家的这条大黑狗在附近是出名的尽职尽责,只要院子里外面有人经过,或者大铁门外有一丝响动,它就狂叫个没完,直到响动消失。进来客人的话,一直吼到客人出门,每次张世良都要满脸堆着笑跟客人解释这狗的性格。而他自己回来时候,狗“汪汪”几声,报完信后,就在它的狗窝门口卧着。

他把手从大铁门上的小口里伸进去,把虚搭着的铁门栓移开,推开铁门进了院子,把他的黑色“永久”车的支架熟练地往前一踹,停在葡萄架下。

这处院子,被他的老妻杨二姊拾掇地格外干净整齐,布置地满满当当,空闲的地方不多。一亩大小的地方没一处被浪费,东南西北中几个方位,种着苹果树、梨树、沙果树,果树下面是一畦一畦,伺候地精精神神的种类不同的蔬果。两面墙根也不闲着,一边爬着一杆杆豆荚,一边站着会转脑袋的一排向日葵。西边是用木板栅栏围挡起的鸡窝,南边是用石头给三头猪搭的猪圈,鸡窝和猪圈夹角的墙圪落挤着羊圈,一只红顶子的大白鹅就放在院子里溜达。现在正是硕果累累的日子,和外面的荒芜不同,满院子的红、黄、绿、紫,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圆的扁的,滴里嘟噜挂满枝杈。母鸡“咯咯哒”地宣布着自己的功劳,山羊坠着鼓胀的羊奶来回蹭着围栏,房前挂满一串串葡萄的外皮皴裂的褐色藤条和深绿的枝叶,共同遮出一片阴凉,阴凉下摆着一张清漆小木桌和竹制躺椅,这是给张世良喝茶消遣的地方。房前有个紧着沿台用砖头斜插着围出的花圃,大蜀季、西番莲、地雷花、美人蕉、鸡冠花,一排紫色与白色的牵牛花顺屋檐而下,成了花儿们遮阳的伞。春夏相交时,总有不知何处而来的颜色稀罕的蝴蝶,绕着庭院姗姗起舞。串门的邻居惊讶地说:“哎呀呀,哪来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蝴蝶儿?我就见过白的呀,黄的呀,还是人家张大大厉害,快弄成个花园啦,把外地的蝴蝶儿也引来啦!”

最气派的就是眼前这排面北朝南的红砖瓦房,冲着阳面的整面木质双层玻璃窗户,一扇挨着一扇,新漆的绿莹莹的窗框和门框,颜色十分夺目。玻璃干净得像没装一样,阳光直接射到墙上,炕上,地下,反射起的光把后间的厨房都是映得亮堂堂。这排大屋,房基有三尺高,北方常见的坡顶突檐式,通体共六间,三间起居室,一间厨房,二间储藏室。前面突出的房檐遮阳挡雨,门前两排抹得光溜溜的白洋灰台阶,通向院中的甬路。

日复一日,朝阳带着漫天彩霞从院东墙升起,又爬到天中间,习以为常地注视着杨二姊进进出出地忙碌,看着她的一对小脚踏遍院中的每寸土地,一双筋骨干凸的巧手抚遍每件器物,又缓慢地从西边插入云际,向四周映射出漫天霞光。年复一年,横跨天空的彩虹,硕大金黄的圆月,飞逝的流星,烈雷滚滚,大雨倾盆,金风飒飒,飞雪漫天,对着天空数星座,寻着银河望星辰……这院子,让人过足四季的瘾。

像张世良这样岁数的人,大多没有工作单位,拿不到退休金,要看儿女的脸色和能力过活。张世良老夫妻俩当然不用,况且他俩就只有独苗一根。国家给张世良每月发的一百多块是笔大钱,刚工作的学徒工只有十八块钱,逢年过节单位还会分给他这样的老同志成袋的米面、副食、整扇或半扇羊,他现在是吃喝不愁。再加上能干的杨二姊一个人就抵得上一个生产队,时刻没让这个院子里的土地闲着,也分毫没有浪费,她孜孜不倦地从那块土壤里汲取养分,生活资料不仅完全自给自足,时时还有富余东西能够换些钱回来,她凭借着骨子里那份中国农民的勤劳和本分,把这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惹人眼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