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浪想要机器的触感反馈,达到接近人类的地步。
人类的触感其实很敏锐,伸出手指触碰,就是触感,不同的温度,感觉,还有经验,组成了判断,很多东西不需要去看,就知道是什么东西。
这其中的原理其实相当复杂,在这瞬间的接触中,将感受到的一切传输到脑子里,通过脑子的分析反馈,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不只是手指,人身体的所有皮肤,都能有触感。
这是靠神经达成的。
刘浪开始尝试模拟神经网络,让机器人感受到周遭的一切,感受到发生了什么,那机器人能更及时的做出反应。
同时这样的机器人,也就具备了学习能力。
尝试一个月,刘浪一无所获,尝试了多种材料,都极其难,想要模拟人体神经的模式,也只能做到单点的信号传输。
比如一根神经从处理器连接到某一个点,这点受到刺激,会反馈。
但这样这机器人身就是密密麻麻的线了,而且还得里外里好几层线。
因为这些线无法共享,一旦共享,那处理器就懵了,到底哪儿传来的信号?
想要做到人体这么精密,这难度还得再升一个层次。
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刘浪开始了简化,将人体皮肤分为好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一个传感器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能感受到温度湿度,也能反馈压力。
一共制造两百个传感器,在机器人外壳均匀分布,每一个集合传感器负责一部分。
最后是皮肤的处理,这一部分也有难度,如果不用仿真肌肤,那传感器就是裸露在外,成了弱点之一。
用仿真肌肤,在手臂双腿活动角度能达到两百七十度的情况下,一些普通的材料直接就被撕裂了。
但到了现在,刘浪也不急,距离机器人完工还需要很久,他也有千年的时间磨。
现在也就过去了十几年。
在系统空间内刘浪转而研究材料,最后选择的是高分子记忆材料。
这记忆材料是银色的,通过加热成型,被撕裂后也有很好的粘合性,只要不是彻底撕裂,就能慢慢恢复,而彻底撕裂也只需要加热恢复。
将高分子记忆材料覆盖在机器人表面,机器人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等等,全部完成。
至此,刘浪这一次研究已经持续了十八年。
机器人到现在,大概也就完成了一半,硬件的处理完成了,剩下一半是软件。
没有软件控制,机器人哪怕被制造出来,也无法动弹。
刘浪坐在电脑前,开始了编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