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说的煮盐改晒盐。
确实是在南宋中后期在福建出现。
一直到明清,福建都是采用晒盐法。
那么为什么这种简单方便快捷节约成本的方法没有在全国推行?
一是地方官和朝廷不在意。
民如牲口,节省那些民力物力做什么?
其二,是对技术的忽视,或者说完全不放在心。
其三,就是便于控制。
宋明清三朝官盐都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全放开推广了晒盐,阿猫阿狗都能到海边晒盐出来,朝廷怎么控制生产和流通,怎么收取高额的盐税?
煮盐法要大铁锅,要大量的柴薪,要成为编户的灶户。
方便控制,出盐,核算成本,便于控制运输。
就算这样还有大量的私盐贩子。
要是推广晒盐法,宋明清三朝海量的盐税就完蛋了。
为了朝廷收益,就只能牺牲灶户,还有普通百姓的盐摄入量了。
煮盐法,时间周期长,费时费力费工费炭,相当不易,所以成本相对高昂的多。
先是“纳潮”。
纳潮颇有讲究,“旱晴天纳潮头,平时纳潮中,雨后纳潮尾,夏秋季纳夜潮”。
围堤纳潮,在海边筑坝围堤,引入海水,七天左右,待海水自然蒸发掉,底部的泥土就蓄含了相当浓度的盐分,之后便可取土备用。
再下一步,便是“制卤”。
以海边的茅草晒干,再用湿土垒成灶,用竹片搭茅草,铺好之后,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盐漏,可以制卤了。
将纳潮收集好的盐泥铺在草,用大桶取来海水,不停的冲涮盐泥和茅草,过泥草之后,滤出来的便是可用的卤水。
卤水再次过滤,去除杂质,装入坛中沉淀一段时间,就是最后一部煎煮。
用大灶,大型铁锅,先大火猛烧,卤水沸腾之后,文火慢煮,八小时后,水份煮干,白色的盐成型,这就是完整的煮盐之法。
晒盐法,就是挖蓄池,由高至低开渠,让海水源源不断的涌入进来,一直到将蓄水池装满。
蓄水池的水慢慢引流入坎池。
坎池底铺瓦片,等于是省了纳潮后用海水和茅草加盐土制卤水的过程,也是将煎盐这一步给省了。
经过暴晒和风水之后,引到最低处化晶池的海水再经过人力不停的搅拌,逐渐化为晶盐,然后再用木铲铲出,垛堆晾晒,最后打包成盐。
晒盐法,省了煮盐的工具。
省了制卤的过程。
省了烧煮的过程。
这要节省多少人力和物资成本?
最大的本成,就是在化晶池里搅来搅去。
所以一个坎池配套的化晶池,需要有最少十个壮汉。
另外还要有铲盐和装盐的仓库人员。
运输人员。
由于这里是梁山泊,运输可以完全借助船只来进行。
这方面又节省了大笔的成本。
柴进说的眉飞色舞。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