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7、都作院(2 / 2)准噶尔刀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事你不用推,我已经报请朝廷批准,熙河军都作院由你代管,连兵部的任职文书和印信老夫都受累替你带来了。”刘法说着话,他手下的亲兵也端着个放着公文和铜印的盘子,放在了他身边的桌子上。

“陕西路四个都作院,哪有什么熙河都作院?”李岘怒道,刘法这老货忒特么不地道,竟然来了个先斩后奏,他忘了这些老货们任命个营指挥使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在自己军中,就是调换某一将的指挥使也都是一句话的事。谁说大宋没军阀,这些老货们都是,只不过是后方钱粮供应一直被捏在文官们的手里。

朝廷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不停地把这些西军的老家伙们调来换去,不时地给挪挪地方,就是不想让他们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这都作院是将作监下属的制造军械工坊,全国总共有不到五十个,这西北永兴军路有四个都作院,分别是渭州、鄜州、华州和秦州,根本就没有刘法所说的这个机构。

却听刘法得意地大笑道:“呵呵,小子,你这秦凤路第三将现驻会川城,现在老子统领熙河兰会路各军,原来老夫还拿你没多少办法,但现在你小子成了老子的麾下,就准备好好卖命吧!嘿嘿,这熙河都作院是老夫刚弄出来的,就设在会川城,你敢有意见?!”

李岘满脸绝望地瞅了瞅四周,发现这工坊里除了辛兴宗外,全都是刘法这厮的人,但这种场合,哪里能轮到辛兴宗说话的份。于是他把救助的目光看向了刚被吵醒的刘仲武。

只见刘仲武打了个呵欠,又揉了揉眼睛这才说道:“安国啊,这想得好处就得替人卖力气,老夫过一阵子就可能要调去京城,临走也没什么送你的,过两天也差人把秦州都作监的印信给你送来,你替人家干了活,等有了事自然也会有人在上面给罩着不是?”

这是在帮我还是在给我找麻烦?李岘也有点懵,靠,你们这些老货还要点脸不?看样子人家就是早已经商量好的,谁特么说这些老家伙们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互相之间争斗不休?!李岘突然发现这好象都是假象,这些西军里的老家伙们个个都是人精,他们这种做法也许只是为了消除朝廷方面的疑虑。

你想啊,要是这些老家伙们抱起团来,能带着人马一下就冲进汴梁城里去。这西军上下二十多万人马,可是大宋国目前最能打,也是唯一能打的一批精锐。

这要是让他们形成了团伙,那还了得?

李岘敢保证,如果在靖康年之后,这些老家伙还都活着,那保险都是些祸害。

可惜的是,当这些老家伙一个个去逝后,西军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再加上整个西军在靖康年之前就已经被拆分得四分五裂,已经无法像现在这样拥有很强的作战能力。有经验的老将们全部凋零,而象刘锜、姚平仲、刘光世、刘正彥等一批新一代的年青人却没能成长起来,他们缺少足够的战争经验和统兵的威望。

因为西夏人被西军给打老实了,在宣和年间西北宋夏边境的形势十分安定,这些并没怎么经历与西夏人交手,只有一些国内剿匪经验的年青将领们在面对如狼似虎的金军时,都多少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即便如此,以刘锜、吴玠等为代表的西军将领仍然在大散关一线击败金军,最终粉碎了金军入蜀的计划,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这些将门子弟里面也只有刘锜一个人算是中兴名将,成了王爷,最后还被民间奉为“蝗神”,据后来的民间传说是他能专治虫灾。

李岘有时会想象了一下如果刘家的麦田遭受到了蝗灾,地里变成一片光秃秃的麦杆,而刘锜这厮站在地头发呆时会是一幅多么可笑的场景。

不过老百姓们崇敬爱国民族英雄,这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习俗。

他们背后没有国家可以依靠,皇帝和大臣们也指望不上,所以只能寄希望于神灵。

否则,谁还会有在乱世的苦难中活下去的勇气!

李岘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就是自己没有任何力量能与这些老奸巨滑的家伙们对抗,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砍下自己的脑袋,而且根本不用向上请示。

这在军中任职,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他只能叹气:“好吧,我可以帮你们手下的都作院建起水力工坊,也保证派人教会都作院里的工匠们学会制作和使用这些新机器。但是只有一个问题,这些新建起来的工坊算是谁的?”

一群人渣立刻嗅出了这话里面的铜臭气味,顿时一个个的眼神都变得诡异起来,这事可是有得商量,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未来这些新工坊绝不会是隶属于少府监或是将作监的!

在座的没有一个人愿意让这些工坊落入朝廷那班文人手里。

“工坊要依河而建,而且就近必需有产铁之地,大家仔细想想,那些地方合适,然后咱们再商量每家的份子!”李岘一句话就先给这事确定了基调,这是只一份生意,最好谁也别扯上官家。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