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零三章(2 / 2)我乃女王大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见,讽刺是一种艺术手法,同时也是社会历史中客观的喜剧性矛盾冲突的一种特殊形态。

至于讽刺艺术溯源的话,早在先秦子史部典籍中,已经出现一种假借他事他物以寄托本意的文学体裁寓言。

寓言的内容绝非事实,全凭作者想象,透过故事,表达写作意图,而且其意图不是直接表现在故事里面,而是在故事之外另有所指。

例如庄子中的井底之蛙、朝三暮四;孟子嗟来之食、揠苗助长;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

战国策中的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列子中的杞人忧天等。

或者以拟人化的动物,或者虚构的故事,或者以一般所熟知的人物,皆他们的行为言语,在虚构的事件中,寓托作者的旨意。

这种寓言中,鸟兽有恩怨。人神能共语,都不是事实存在,而是借着荒诞不经的神、怪、人、物暴露人类的某些特征、弱点、或批评人生,或攻击人事,运用高妙的隐喻,使得人物行为在叙述中,能发挥意在言外的作用。

这都可算作是讽刺小说的滥觞。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尖锐泼辣、诙谐警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讽刺散文。

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孔稚圭的北山移文等,在志怪、志人小说中,讽刺笔法也时露锋芒。世说新语、语林、笑林中,都有一些幽默讽刺的故事。

如邯郸淳的笑林俭啬老一篇,对俭啬老爱钱如命的贪婪性格,活龙活现的刻画,极尽讽刺之能事,俭啬老打算施舍乞丐,从房间拿出十钱,随步辄减,闭着眼睛给了乞丐,还说是倾家相授,以后不要再来。

舍钱如割心头肉,栩栩传神的写出其吝啬性格。

唐代时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成熟时期。传奇作家吸收长期酝酿的各种讽刺条件,终于产生丁一批成熟的讽刺小说。

作家能够恰当地运用对比、夸张、变形等各种讽刺技巧,将现实与幻想巧妙地经营布置,表达作者意图的讽刺主题。

传奇作家已经开始注意讽刺性小说,但是众多的传奇作品中,讽刺尚不能成为一种流行主题。

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唐传奇的特殊结构议论文字,影响了后世长篇讽刺小说的叙事方式。

综观唐传奇中的议论,多半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有的甚至还冠以“赞曰”、君子曰、“行简曰”、“三水人曰”,完全是太史公口吻的翻版。

而且任氏传、南柯太守传、虬髯客传等作品,将对人物或事件的褒贬,直接加在故事之后,仍脱不了史传的惯例。

这种议论的形成,与传奇作品承袭史传的写作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不少唐传奇的作家从事修史,如古镜记与唐文粹都说古镜记的作者王度曾奉诏修国史;枕中记的作者沈既济与长恨歌传的作者陈鸿撰写文书的事迹,则见于旧唐书与唐文粹。

而李公佐在谢小娥传中,注明他以严肃作史的态度写作。由于唐传奇与史传之关系如此密切,所以唐传奇在作品中经常以作者现身的议论方式表达主题。

这种议论通常都是作者个人的评断,读者不见得完全同意,可是这种手法可以使读者更明了作者的用心和写作宗旨,因此后世注重社教功能的讽刺作家,不管小说独特的优美表达方式,为了强调或传达强烈的道德意识与讽刺宗旨,常用这种议论方式,直接表达其善恶分明的道德观念与讽刺主题。

宋元讽刺小说的写作还处在尝试阶段,笔记小说虽然承袭唐传奇的意识和手法,但是兴趣却专注于神仙志怪或稗史传说上面,很难寻找出精心设计的讽刺笔法,所以,这类小说对后世讽刺小说的影响非常薄弱。

不过,宋元话本取材于现实社会而反映人情世态的写作倾向,已经接近讽刺小说的兴盛。

此外,元代的讽刺艺术也在散曲及戏剧文学中得到新的开拓和发展。

明清的讽刺小说发展到了最高水平。讽刺小说的作品,除了儒林外史之外,还有几部稍次于儒林外史的中篇小说,也可以归入讽刺小说之列。

它们是清初刘璋编撰的第九才子书斩鬼传四卷十回。清云中道人编的唐钟馗平鬼传八卷十六回,清张南庄撰的何典十回,清乾隆时落魄道人撰的常言道十六回。

另外,李汝珍的镜花缘也用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独特笔法,讽刺了现实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因此,也把它列入讽刺小说。

而关于讽刺小说的分类的话,鲁迅先生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这里的“真实”,是指艺术真实。

因此,讽刺小说的创作在强调写实的同时,并不排斥运用夸张、变形、象征以至怪诞的手法。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艺术手法,同样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有时还可以起到强化艺术真实的作用。

根据几部讽刺小说不同的创作特色,我们把它分为三类

第一,魔幻化的讽刺小说,包括斩鬼传、平鬼传、何典等。

这类讽刺小说多承袭前代讽刺文学对虚构的、寓言式的人与事进行讽刺的特色。

于是,本来可以直接认识的人和事,作者却像魔术师那样变幻或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用怪诞的手法描绘现实中不存在的鬼怪神妖,生活真实在作者虚幻的想象中消失了。

但是,由于作者是基于艺术真实的原则来创作的,所似他们虚构的被讽刺的对象恰好是社会丑的典型概括。

“谈鬼物正似人间”,犹如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说滑稽时有深意,在恢谐的描写中表现了严肃的主题,使作品不致成为浅薄的笑剧、无理的谩骂。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