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道儒魔佛(2 / 2)三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宋竹看着女孩子满是质疑的小脸,有些好笑,知道她不信,没有辩白而是反问道:“那你可知道什么是功法?”

明心本以为她知道的,毕竟她入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适合她的修炼功法,只是现在竟有些不确定了,她迟疑道:“是转化灵气和使用灵力的方式?”

宋竹没有回答,而是又问道:“那你可知道什么是‘修道’?”

修道吗?苦树曾经说过,修士修到后面求得就不再是灵力的积累,而是“道”了,至于“道”是什么,没有哪个修士能真的给它下一个定义,只能泛泛地说是天地间的规律,修士越是修行,就越能接近天地间的“道”,比如结丹期的修士通常只能初窥“道”,但即使是这样也能通过这一点感悟勾动一部分世间的规律为自己所用,那是远超过炼气和筑基期修士所能达到的能量等级,而若果结丹修士对“道”的领悟能不断加深,他们最终将成为“道”的化身,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修士在此将分为两条道路,一种是将自身的**凝练为孕育道果的容器,在丹田中发展出纯粹的道体,这种道路被称之为“元婴”,而另一种道路则完全舍弃了肉身,以自身的元神为基直接凝练道义化身为灵体,这种道路被称之为元灵,两种道路各有优劣,但无论是哪种都拥有移山倒海的威能。至于再往后的境界,那便是一个传说了……

明心答道:“所谓修行,前面修的是灵力,后面修的是道行,所以修士将整个修炼的过程称之为‘修道’。”

宋竹道:“不错!我辈修行之人求得是道。大道三千,每个修士都有不同的领悟,修行着不同的道,而这些领悟又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前人对道的领悟就是功法,只不过你之前休习的是对灵力运用的经验,而这些书上记录的是前人对道运用的感悟罢了,先贤有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本就不是简单的通过文字就能传承给其他人的,这些功法的作用就是希望后人能通过学习其中的道理来获得自己的感悟。”

明心总结道:“也就是说我至少要到结丹修为才能看这些书喽。”

宋竹摇头,他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只小葫芦,打开盖子喝了一口又放回储物袋,那葫芦里的东西似乎让他有些难受,他脸色微微苍白,明心这才想起眼前这人是受过重伤来永州养伤的,便道:“你若身体不舒服就先休息一下吧,书可以慢慢教,我不急。”

宋竹笑道:“你是担心我的身体,还是担心我没法教你读书啊?”

明心搬了两张藤椅过来,又给宋竹倒了杯热水,一边道:“我是担心你倒在这里,小六和宋掌柜他们要找我算账的。”

宋竹看着她麻利的动作——这姑娘说的倒是真的。

他舒服的靠坐在藤椅上,接过水杯抿了一口,继续道:“无妨的,我的伤不在身体,还是继续教书吧。”他整理了一下思路道:“之前说到一代代的修士传承对道的领悟,慢慢的便形成了许多流派,不同的流派相互碰撞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道儒魔佛四大修道流派,中洲的四大宗门便是这四大流派的标志,四大流派要发展就需要吸收新鲜的血液,许多大中型国家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后来最开始是普济寺先想到的这个办法,将寺内的这些经书大方的在天下广为传播,并且广开道场讲授佛宗修行的道理,从中受益的散修和小国小宗门修士极多,这些修士在修炼初期受到佛宗思想的影响,在选择发展道路时便会自然的向佛宗靠拢,甚至有许多修士以普济寺的外门弟子自居,信佛的人多了,佛宗自然也就强盛了。”

明心道:“所以后来四大宗门都将这些“功法”放出来了?”

宋竹道:“并不完全事,其实只有白马书院和普济寺学了这招,所以儒宗和佛宗在底层百姓中的普及程度最高,也因为这两种流派利于统治,被广泛的用于国家的管理上,现今的中洲大多国家的官员都至少都会兼修儒宗或佛宗的法门,这里摆放的功法也大多都是儒佛两家的典籍,剩下的则是一些小流派的典籍,这些典籍并非是要结丹期才能读,毕竟这些道理都是前人心血凝聚,多读书,多懂些道理绝对不会是一件亏本的买卖。”

明心此时俨然化身为问题宝宝,继续追问:“那道魔两宗不会就这么眼看着吧儒佛做大吧?”

宋竹道:“当然不会,先说逍遥门,所谓逍遥,自然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魔宗讲道理的书不多,不讲道理的人倒是很多,所以逍遥宗的道理就是——不讲道理。这世上的**太多,几乎所有人都有不想讲道理的时候,也就是说所有人天然存在魔性,只要人性不死,那么魔宗就不灭。只是一个人可以不讲道理,但若是整个天下的人都不讲道理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因而魔宗虽然永远强盛,但也终究不会成为主流。”

不讲道理?听起来倒是很爽,明心问道:“那若是我想要修习魔宗的功法呢?”

宋竹微有些失神,似是想起了什么往事,幽幽道:“只要你一心向魔,魔自然会回应你。”

他轻摇着藤椅,目光越过明心投向大门外喧闹的街,似是在问明心,又似乎是在问自己:

“只是你真的明白,你需要付出什么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