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玻璃杯,占领马六角(2 / 2)兰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其实,相比其他很多粮食作物,高产的红薯的亩产值真的不行。

……

在另外一个时空的清朝,人口增加导致粮食压力增大,再加上大片良田改种商品价值更高的烟草棉花等作物,红薯、玉米,以及后来传入的马铃薯,这些高产作物的种植规模才扩大。

但是在推广种植方面,仍需要朝廷的介入和干预。

以红薯为例,它虽然在乾隆八年即已传入河南,但乾隆五十年仍需要皇帝亲自叮嘱河南官员推广种植。

乾隆五十年六月庚寅谕军机大臣等:“闽省地方向产番薯一种,可充粮食,民间种者甚多。因思豫省近年屡经被旱……番薯既可充食,又能耐旱,若以之播种豫省,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着传谕军勒浑,即将番薯藤种多行采取,并开明如何栽种浇灌之法,一并由驿迅速寄交毕沅,转饬被旱各属,晓谕民人依法栽种。”

与玉米和红薯相映成趣的是占城稻在中国推广普及的历程。

宋真宗时遣使至占城,取稻种三十石种于福建(也有研究者认为占城稻进入中国的时间可能更早,甚至在宋朝建立之前)。

因其耐旱,大中祥符五年又取稻种三万石,分种于江淮、两浙。当时的中国晚稻(如红莲稻)自播种至成熟需150天,粒肥而香;占城稻只需100天(后缩短至60天)即成熟,但单产量低,且味道不好,属于下等米,只供农民食用,或用做军粮、马料。

而正赋(上供米)仍征收宋朝本国的晚稻粳米。

宋朝官米(以及地主租米)只收晚稻粳米的另一个原因是占城米不耐储存,容易腐烂变质。

马铃薯在欧洲的境遇与占城稻、红薯和玉米在中国的遭遇相似。

它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就被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并且传播开来,但是在此后将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对马铃薯的消费量并不是很大。

直到十八世纪初欧洲因工业革命、医学技术改善、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等原因而发生人口膨胀,马铃薯才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由此可见,在选种育种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粮食作物的“产量高”与“口感好”这两个特征就像跷跷板的两头,很难两者兼顾。

在正常年景,农民肯定会优先选择种植口感更好而产量偏低的粮食作物,在交纳租赋及市场出售时,这类粮食也更受欢迎。

蓝鑫觉得,高产作物的推广并非导致人口爆炸的原因,而是反过来,人口爆炸刺激了高产作物的推广。

……

得知杂交水稻高产消息的第二天,蓝鑫收到了大明海军传回来的大好消息——在伤亡不大的情况下,占领东南亚大城马六甲。

“大明的市舶司可以设在马六角了!”蓝鑫爽朗大笑一声。

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公里,最宽370公里,最窄37公里,平均25-27米深。

蓝鑫重生之前,南汉国的海商将岭南,甚至中原的货物运往海外出售,一路危险重重,除了不可预知的自然危险,还有来自海盗袭击的危险。

吴朝,占城等国的水军将士为了钱财,时常袭扰海商的商船。

自从大明攻占吴朝、占城等国家,肃清了东南亚海域,大大减少来自海盗对商船的危险,让海商的生意更好做了。

危险减少,利润增加,大明征收更多的税,海商不会拒绝,也不敢拒绝。

“拿下马六角后,好好经营马六甲海峡,花……三年时间,肃清马六甲海峡周边的敌对势力。”

“大明的海船更先进,更庞大,载人更多,载重更大,船上装有大炮,船坚炮利,大明要成为东南亚唯一的霸主。”

蓝鑫让市舶使留从效从市舶司挑选一些人,随大明海军将士一同乘船前往马六甲,在马六甲设立市舶使,外商经过马六甲海峡,不管目的地是哪里,要经过市舶检查,缴纳百分之十的税。

蓝鑫重生,不仅改变留从效的命运,还改变了他的寿命。

如果历史轨迹没有改变,留从效早就已经去世了,而如今,他获得好好的,过去几年,他多次生病,病情稍重一些,蓝鑫都会拿出来自现代的药物给他服用。

用对药了,每次都能药到病除。

留从效很感激大明国主以国士的待遇对待自己,所有,他一直兢兢业业,秉公做事,多次拒绝巨富海商对他贿赂,他的出色工作,让大明户部获得了更多的税收。

……

……

明昊九年,元月一日。

大明帝国皇帝蓝鑫发布诏书,确立摊丁入亩的国策,主要意思是,拥有地产和房产的人,需要向国家纳税,而无产者无需纳税,明文规定不再征缴人头税。

大明境内所有土地都需要纳税,包括皇室拥有的皇庄在内,自然也包括朝中大臣们名下的田地。

得到随身储物空间之前,蓝鑫没少看重生穿越到古代的网络小说,看到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名下的土地不需要纳税的内容,他就觉得这样的国家肯定会灭亡,毕竟有这样的政策存在,肯定会出现土地兼并的情况,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土地收归无需纳税的权贵名下,而国家的税收越来越少,想要提高税收,只能疯狂压榨百姓。

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税太多了,农民活不下去,不是死,就是起兵造反。

蓝鑫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对于能干实事的大臣,他舍得赏赐。

但是,蓝鑫从来没有给予过那种永葆大臣子孙后代富裕的赏赐,如果他这么搞,大明以后的皇帝也会这么搞,高收入的人不多纳税,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人翻身的机会越来越少,那他创建的王朝就会走入衰弱阶段。

如果不能割掉腐肉自救,最终的结果就是灭亡。

……

事实上,自从蓝鑫重生以来,国号改成大明帝国以后,人头税再也没有征缴过了。

推行新的国策,在大明帝国民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毕竟百姓们最近八年都没有缴纳过人头税。

相比之下,大宋、后蜀、南唐和吴越四国与大明边界相邻的几个州县的百姓得知此事后,纷纷议论,很多人都说作为一个大明的子民好。

有产者,不肯抛家舍业移民到大明,而那些没有土地的佃户心思活跃了起来,不少人权衡之后,下定决心移民到大明。

对于来自大宋等五国的移民,大明官方的态度是来者不拒,不会安顿这些移民在边境州县,而是将他们迁移到距离边境较远的州县,成年男人(十六岁)赐地六亩,成年女子(十六岁)赐地三亩,头三年,免除一切土地税,但要求不能抛荒土地,要不然会收回抛荒的土地,三年后,和其他大明农民一样照章纳税。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