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的一个字又能生出第一个字,也就是照应第一个字,最后一句也能照应第一句。
这说的很清楚形象,李承天非常明白其中的意思,但要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篇文章中却并没有细说。
好在下面又有一篇名为《炼字的操作举例的文章,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文章中说炼字有三个层次:
一,虚拟性炼字。
贾岛的推敲,就是虚拟性炼字。这种炼字,是虚拟一个场景,让字在虚拟的场景里,营造理想的氛围。推和敲,都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如果发生过,那就是推和敲其中一个行为,不会让人犹豫不决。
由于没有发生,只是虚拟的,就要模拟,试着让这个行为,符合当时的情景,显得真实,有韵味。
也就是艺术化处理。
二,真实性炼字。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真实的炼字。这种炼字,不是虚拟的,而是从真实中找到感觉,去把这个字炼出来,是从真情实景中,寻找这个字,而不是凭空想象,模拟捏造。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江南岸的眼前景,炼字不会像没有发生推敲行为,纠结是该推还是该敲,而去纠结江南岸是绿是黄还是红,因为当时眼前所见,就是绿,所以绿不会有异议。所要炼的是,如何将这个当时看到江南绿的感觉,写出来。
炼的时候,把握这个感觉,从真实中找寻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
三,综合性炼字。
将虚拟和真实结合起来,就是综合性炼字。综合性炼字说白了,就是来之现实,高于现实。
这种炼字,既有真实的基础,又有虚拟的想象,能给予诗句更多的空间,韵味,张力。
炼字的方法则是以真实为基础,以全诗为脉络,去寻找既能显现真实,又能贯通全诗,包容想象的字。
举的例子是唐朝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说春城,故可言无处不飞花。
言飞花,则必有风。
有风,则柳枝受风而斜,亦属自然而然。
言日暮,则自有蜡烛。
有蜡烛,必生轻烟。
轻烟遇风,则必散之。
如此即作诗炼字,一气连枝,真实虚拟,两相兼顾,现实想象,相得益彰之例。
这么一看,李承天就明白了个七七。
“就是说,最好的炼字,就是每个字都相互有关系,既要好看,又要和谐,我明白了。”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