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孔先生的烦恼(2 / 2)不戒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说书先生跑江湖挺潇洒,背着三弦拎着只装替换衣服的皮箱拔脚就走,吃睡都由书场负责。

林正方四十多岁,正是精明强干的年纪,此刻不停的对着孔先生作揖,后者满脸无奈,“林老板,林老板,天雷不打吃饭人,你这样实在不上路啊!”

“孔先生,孔先生,倷行行好,行行好,就答应吧!这对你大有好处,生意上去了,你签子钱的分成也多了对伐!?”

“铜钿银子挂心肺,钞票都喜欢的,但是也要有本事赚啊,黄浦滩对面遍地黄金,我没本事去捡,只好跑江湖混饭吃,你我老朋友了,能做的我当然做,但是,但是这个事情你提都别提,三皇老爷要怪罪的!”

三皇老爷,原名太伯也作泰伯,太伯与其弟仲雍,均为周太王之子,王季历之兄。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具有圣德的儿子昌,太王想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荆蛮,象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昌后来也成为文王。太伯逃至荆蛮后,自称“句(gōu,勾)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附顺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立他为吴太伯。

评弹用吴音演绎,盛行于吴地,供三皇老爷当祖师爷理所当然。

“你说三皇老爷,我告诉倷,他老人家肯定不会怪罪,你想啊,不管是唱弹词的还是说大书的都是归他管,都是他门下的,对伐?你今天不拿三弦就说场大书又怎么样?”

“不来三(不行),不来三(不行)”孔先生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般“我学的就是弹词,去说大书,要被同行骂偷吃稀饭的!”

评弹弹词与评书的总称,弹词又说又唱,用三弦琵琶伴奏,演出内容多为才子佳人男欢女爱,评书则不用乐器,和北方评书相仿,所演内容多为金戈铁马或者侠客英豪,故而又被分别称为小书和大书。

虽然都用苏州话表演,但方式风格不同,行内俗称“小书一段情,大书一股劲”

虽然没有严格规定,但两者泾渭分明,从来就没有大书小书两门抱的说法。

林正方今天也确实有点过分,他竟然要求孔先生停说几天《白蛇传》,改说……《祝队长大破蟛蜞窠》。

孔先生当然要双脚跳了!

其实,大书小书虽然是两种表演方式,但艺人之间倒是视彼此为同行,毕竟都是拜的一个祖师爷。

对于优秀艺人而言,在精通本门功夫的同时,对另一派的代表作也能来上几段,像不像三分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每年救济同道的慈善义演时,反串一下,也是个不错的噱头,能招来不少客人。

孔先生也能说几段《水浒》《三国》什么的,跑码头时候作为压箱底的本事,用来招揽听客,偶尔说一场,同行也不会有意见,反而要夸一句,会的多,本事大,祖师爷赏饭吃。

可《祝队长大破蟛蜞窠》……

这,这怎么说?

孔先生向林正方解释:“要是我当时在场,全部看到了,再给我十天半个月,我哪怕不招人,自己也能编个七七八八,但那天我也多喝几杯,到了房间倒头就困,半夜被一声炮响惊醒,吓得缩在被头窝里索索发抖,你让我说什么?总不能讲祝先生一道白光,十里之外取老蟛蜞人头,或者老蟛蜞摆开无常擂,祝队长连挑十大虾兵蟹将,最后一记黑虎掏心,把老蟛蜞打下擂台吧!”

“编书不是你们说书人的本事嘛?你随便编就好!祝先生不是有枪嘛?阿拉不说十里之外取人首级,就短点,十丈!十丈外,双手持枪百发百中,日打鹞鹰,夜打香头,练的是二五更的功夫。当天晚上‘啪啪’两枪,送老蟛蜞和黑泥鳅见阎王!”林正方是开茶馆的,算是正宗的“职业”听客,当下给他指点迷津。

“要么醒木给倷,倷上台!”孔先生白眼一翻。

“啧,你这不是放刁嘛,我要有你这个本事,我何必还守着这个破茶馆?我就是给你提个醒,你脑子比我好,我都能编出来,你编不出?”

“你说的这不是祝先生,这是‘平湖盗’的女土匪黄八妹啊!”

林正方急的跺脚“你管他那么多!说了就是!平时看你头子蛮活络,怎么这个时候拎不清呢?乡亲想听什么你就说什么!又不会追究你的法律责任!对伐!”

孔先生正要反驳,忽然耳边传来一声“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