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 宁奋之才(1 / 1)富贵与旺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兵制啊,在我看来府兵制算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很先进的社会制度了,当然在后期一定会被淘汰的,毕竟府兵制只在现在的均田制基础之上进行的。所以当均田制度一段被打破,府兵制将很难进行。但是不得不说,现在的府兵制会给大唐带来很大的军事底蕴。说起这个府兵制不得不让我想起了一个朝代,汉朝,这两个朝代在兵制上是两个极端的朝代,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但都是士兵和农民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汉代的兵农合一,是寓兵于农,亦即是全农皆兵,把武装寄托于农民的身上,生产集团同时即是武装集团。唐代的兵农合一,则是寓农于兵,在武装集团里寄托生产,不再是全农皆兵,而是全兵皆农的典范。”

房玄龄对兵制不是了解,但是大体是能替懂得,剩下一个兵部尚书,一个大唐的马上皇帝,对于府兵制还是相当的熟悉的,而且宁奋能猜到李世民接下来的政治动向也是相当的难得,所以从这点上看,宁奋确实是有大才的人。

“宁奋,你说的府兵制是现在比较先进的制度是什么意思”李世民提出了一个自己比较在意的问题。

“字面上的意思,府兵制优势很明显,缺点同样很明显,很依赖均田制,一旦均田制出现问题,府兵制也会出现问题。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一下,几位叔伯,我在说一下啊,这些话,我只是同你们几个说说,出去这门,概不承认。我们大胆的推测一下,现在的府兵地位高,免徭役,以均田制作为推行的民生的基础,虽然在服役时要自备武器干粮,也并不困难。但是过了百年之后呢,随着均田制被破坏,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困苦。随着战争阴云的远离,尚武之风会荡然无存,富户会通过各种办法入官或者逃役,从而导致府兵质量和数量断崖式下降,这个是能够想象的。府兵制度也一定会从一个间接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变成了一个强制的劳役的制度。”

李世民对府兵制是很有信心的,听到了宁奋说府兵制优缺点,即有不服气,也有想要讨教的意思。但是刚刚听到宁奋说,现在已经出现问题了,李世民有点觉得宁奋有点不自量力了。不知不觉中,李世民已经将宁奋是一个小孩子的事情给忘记了,已经将宁奋放在了一个可以问策,对等的地位上了。这是李世民不知不觉的改变,而这一切房玄龄和杜如梅也没有发觉。

“如何改变?”李世民问。

“不是我们操心的事。”宁奋想都不想的回答。

“如果是陛下问呢?”李世民不放弃,紧接着问。

“府兵制,是现阶段最适合大唐的兵制。如果是陛下问,我就会这样回答。”宁奋不想在这个问题和李世民探讨再多,一是在说宁奋会穿帮,二是在说李世民可能就听不懂了。

“先不说你说的对不对,如果是对的,既然已经发现了,那一定可以改掉这些问题啊?”李世民真的是有些疑惑,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不怕发现问题,害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一般来说发现问题之后改掉就可以了。

“唉,李叔,还有房叔和杜叔,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虑?”

杜如梅点点头,至于房玄龄没有在意,因为他现在在意另外一件事情,虽说和克明的关系不错,大家私底下私交甚好,但是毕竟克明现在代表的是武官,而自己是文官一派的,回去之后要好好考虑可以给宁奋什么样的官职,这个可以争上一争。

至于杜如梅其实早就知道房玄龄会给宁奋安排职位,而且从现在看,宁奋的才能应该说在文职上更突出一些,但是谁又知道,宁奋能不能在武功有所建树呢,先把人抢来在说。虽说自己不擅长怎么抢人,但是总有擅长的人在,所以早已打定主意的杜如梅很淡定的在听宁奋说话。

“其实不怨你们,有空多读点书,有好处。我简单的讲一下啊,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适合的制度。比如说,刚才我们提到了汉朝的兵制,那如果将我们大唐的府兵制给到汉朝合适吗?不合适,可能全部都饿死了。那为什么到了我们大唐就合适了,那是因为同样的人,同样的地我们产出的粮食多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省出一部分人来出事军事服务。如果某一天,天下的粮食吃不完,那时候就应该会出现专职的军人,专门研究怎么打仗,怎么防御。不用瘪嘴,会有这么一天的,但是能不能出现在大唐,我看悬。说到底,我们国家政策也好,还是军队的政策也好,实际上是取决于我们的百姓的生产力,也就是百姓是否富足决定的。”

说的有些多,宁奋喝了一口酒润了一下嗓子,接着说,“关于这个,我也写了一本书,是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趣闻,以及推测,不过这本书,你们三个看看就行了,不要让你们老爷看到。”

“为什么?这本书里写的有些惊世骇俗,内容太过震撼,我担心,自己会……”

宁奋没有说完,但三人秒懂。

“你不是说李世民会成为千古一帝吗?”李世民转移了话题,将话题给拽了回来。

“我都困了,今天真的有些累,你们不困吗?”宁奋打着哈欠,眼睛里边含着泪。

“不困,精神的很。”房玄龄真的是好奇,宁奋是怎么评价李世民的。

“好,那我说说。首先,前太子李建成什么样,我不知道,也不知道李建成会成为什么样的君王,我们就单说一下当今的天子。”宁奋聊嗨了,有点满不在乎。

“宁奋,慎言”房玄龄提醒宁奋,当今陛下在眼前呢,不要因为口舌之欲,耽误了大好前程。

“哦,那你怎么看待玄武门事变这件事。”李世民好像没有听到房玄龄的话,直接追问宁奋。

“实话嘛?玄武门应该说是不得不的一件事吧,被逼无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玄武门看到一些事情,比如说胆大,勇猛,还有计谋。”

“不得不?好一个不得不。”李世民喃喃道。

“按照当是的朝局来说,不发动政变,可能当是的秦王,现在的陛下,情况不会比前太子好多少。”宁奋看李世民情绪不是很好,安慰李世民到,只是不知道,宁奋的安慰有没有效果,只有李世民自己知道。

“是隐太子,不适前太子。记住了,说错好几次了”房玄龄提醒宁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