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读过烂柯山这个故事,目前存世的最早版本,记载在五代十国时期梁朝任昉的述异记中。
说的是晋朝有个叫王质的樵夫,家住信安郡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州市烂柯山附近,平日以砍柴为生,有一日砍柴时偶然发现一个山洞。
王质好奇心大起,决心进去探究一下。为了节省体力,他将砍来的柴捆好,与斧子一起放在山洞口。
向内走了三四里,发现尽头是一大片山谷,其间鸟语花香,美如仙境,不远处有一株大桃树,一对白发老翁正在树下对弈。
王质觉得这俩老翁看上去仙风道骨,没准是什么神仙,就上前观棋,准备等老翁对弈结束,再上去套套词,看能不能从中捞点儿好处。
对弈结束,一个老翁抬头问王质道:“尔乃何人,打何处而来?”
王质一一据实相告后,那老翁告诉他:“山间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你在这里呆了一局棋的时间,外面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你早没有家了。”
王质不信,当下辞别老翁顺着山洞往外走,结果到了来时的洞口,竟发现之前放下的劈柴已经朽烂,甚至连砍柴斧子的斧柄柯也烂了。
他惊异中沿着进山路回家,发现自己的村子完全变了样,一个认识自己的人都没有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上年纪的村民,据他回忆,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讲,确实有一个樵夫进山砍柴,之后再未回来。
后来王质的遭遇传到一些吃饱了撑得没事儿干的富家公子耳朵里,他们认为山中对弈的老翁一定是神仙,必有成仙了道延年宜寿的法子。
于是他们三五成群来到石室山寻访神仙,可谁也没碰上那俩老翁。石室山后来因此成为一处风景名胜,改名作烂柯山
“我当年读完这则故事,觉得其中漏洞百出,你可别说这便是神仙洞府奇妙阵法啥的。”
“哟,不错么,常言道尽信书不如无书,搭档你不妨先讲讲都看出什么疑点了,然后我再把我们灰家对烂柯山的认识告诉你,互相比较印证,也好提高一下认识水平。”
“好啊!”
既然小六子都这样说了,我赶忙翻了翻少时的记忆,仔细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生怕漏下什么细节,让小六子看轻了咱。
当时我提出两个疑点,首先,那个樵夫王质什么都没干,就站旁边观了一局棋,一下延长了几十年的寿命,这未免太轻易了,就算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你不也得先登上天才行么?
其次,就算那山洞里头是仙界,里面一天外面百年,王质轻易得了这个福缘,一下子在仙境里过了几十年。
可他毕竟没有因此成仙,自然地府的阎王是管得到他的,而那生死薄上的时间可不按仙界的算,王质寿数一到点,阎王自然就发牌票差黑白无常来勾王质的魂。
就算那鬼差畏惧仙人不敢进仙界,那王质回到村里以后,为啥没有被勾走魂魄立毙当场?
“我就想到这几点,该你了。”
“厉害,搭档你考虑的很细啊,想得很不错,不过我从仙家的视角再补充几点吧。”
小六子说,按仙家的观点来看“烂柯山”,最大的问题就是那对白发老翁对王质的态度。
按理说凡人无意间见到仙家,不是求飞升成仙的术法,就是要延长寿命的灵药,总之是求上门来了。
仙家要是想做买卖,大可就此谈谈价钱,要是不想理他就赶走拉倒。
而这俩老翁没等王质开口,上来就问他从哪来这实际上是句废话,王质从哪里来其实不重要,反正肯定从洞外来。
老翁这样问,就是为了引出后面“山间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
结果王质一听立刻急急忙忙走了,就连那俩老翁也没有挽留之意。
按理不应该再多说几句,比如“你能找到这里,便是有缘,可怜你已无家可归,不如留于此处修仙”之类的话么?
“可见老翁对王质根本不感冒,巴不得赶他走这种拐弯抹角的做事方式,搭档你很熟悉吧?”
“我又不认识什么白胡子老头,上哪儿熟悉去等等,拐弯抹角?你别告诉我他们是,是那个,蜃精?!”
“正解!”
王质要是见到别的仙家,比如灰家,他想要的那些东西,灰家都没有。
所以不用急着搭理他,他若开口,就大大方方地拒绝,若纠是缠不放,回身一砖头把他拍倒就是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