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郎,卫郎,不好了,我阿爹被人抓走了!”
卫平急忙道:
“是何人所抓?”
蔡琰却又不回答了,只顾着哭,好似被吓傻了一般。
卫平劝了良久之后,她才将事情断断续续的说了出来。
原来,蔡邕准备今日离开雒阳,便带着蔡琰来向卫平辞行。
谁料到在半路,居然被一群兵士给擒拿走了…
至于是何方的兵士,她又哪里知晓,只是一直在说那些人凶神恶煞的,很是恐怖。
卫平愕然。
如此说来,这蔡邕被抓,还跟自己有不小的关系。
若不是来跟自己辞行,恐怕现在已是出了雒阳城。
卫平又问道:
“你阿爹生平可有仇家?”
虽然知道蔡邕是因为避祸才去了江东,也知道是因为得罪了宦官。
可史书记载着极为模糊,而且蔡邕说不定还有其他的仇家,所以必须得询问清楚。
蔡琰哭哭啼啼道:
“阿爹为人宽厚,向来不得罪人,怎么会有仇家?再说了,我们这次是悄悄来的雒阳,根本没有几个人知晓这件事。”
卫平摸着下巴:
“难道说,那些兵士抓错了人?”
蔡琰摇了摇小脑袋道:
“不可能,那些人知道阿爹的名字,还带着一些老人专门来指认。”
“你还听他们说了什么?”
“他们好像说了,是奉赵校尉的军令。”
“你们以前认识赵校尉吗?”
“不认识,阿爹只呼自己无罪,可是那些人根本不听。若是认识的话,阿爹肯定会提醒我赵校尉是谁。”
似乎是又联想起刚才的场景,蔡琰小小的身子打了个颤,再次伤心的哭了出来。
卫平一边安抚一边继续问道:
“当年你阿爹,到底是得罪了哪个宦官。”
蔡琰擦着泪珠,回忆道:
“记得阿爹说过,好像是中常侍程璜与大长秋曹节。”
卫平挠了挠头,又龇了龇嘴。
啊…
好生疏的名字呀!
他是完全没有一点印象呀!
蔡琰好似又想起了什么,接着道:
“不过阿爹说,他们好像是死了。”
这话,卫平有些懵。
这仇敌都死了,那还有谁要抓蔡邕,看来还得从那个赵校尉入手。
能在这雒阳城中行抓人之事的,基本只有三个官职。
一个是雒阳令,另个是执金吾,最后便是城门校尉。
估计那个所谓的赵校尉,便是城门校尉了,可他为什么要抓蔡邕呢?
卫平把脑海里的线索捋了捋,蔡邕…宦官…姓赵的城门校尉。
忽然他的眼睛一亮,印象中好像十常侍里面有个叫赵忠的人,难不成跟这城门校尉有点关系?
再联想到宦官都是抱团的,难道这个赵忠也是蔡邕的仇敌之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