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小社会,人生大舞台。
说白了干什么都不容易。
例会结束后王刚开始领着老谭熟悉厨房。
传菜部对门是洗碗间,里面有三个洗碗大姐在刷洗昨晚撤下来的餐具。
王刚说:“咱家一共五个洗碗的,全是女的,河南人,一家子,有两个是妯娌,剩下三个是小姑子,她们在后面小区住,老公是木匠。”
老谭看着洗碗间点点头。
挨着洗碗间是粗加工间,两个四十多岁的男的在收拾鱼头。
“这是粗加工,俩人,都是我家跟前儿的。”王刚说。
“你老家哪的?”老谭问。
“铁岭的,西峰。”
“好地方,你们那有鹿场。”
“呵呵,有鹿场,我们那穷,大部分都出来打工了。”
俩人进了热菜主厨房。
主厨房很大,宽八米,长三十多米,呈长方形,整体面积二百多平,够大。
靠近门口是上杂和煲仔区,一共三个蒸柜,两组八眼煲仔炉,一组灶台,三个员工。
王刚介绍说:“三个蒸柜有一个是面点的,蒸米饭和饺子,剩下两个热菜用。煲仔炉做嘎巴锅和铁锅靠大鹅。这块三个人,咱家剁椒鱼头和蒸猪血、鸡蛋焖子卖得快,全在这出,三个人也能忙过来。”
正在做准备工作的一个小伙儿向王刚打招呼:“师父好!”
声音洪亮,有点向老谭示威的意思。那意思别看你是老板找来的,这厨房还是我师父说的算,你不行。
王刚挺满意,对老谭说:“这我徒弟,李勇。”
老谭不置可否的微笑着,没说什么。
挨着上杂是炖鱼档,灶台上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师傅。王刚介绍说这是炖鱼的徐师傅,叫徐军。徐军向老谭微笑着点点头,很客气。老谭心想这徐师傅不是王刚徒弟,如果是也得洪亮的喊师父了。
紧挨的灶台是两个贴厨人员,都是王刚徒弟,一个叫崔凯,一个叫崔璇,亲哥俩。这弟兄俩挺憨厚,冲老谭笑着点点头,然后继续忙手里的活。
往下是主灶,一共六个厨师。居中的是副厨师长李旭,二十八岁,河南人,和老板娘是老乡,跟着老板干八年了。炒头锅的师傅姓李,叫李忠清,他弟弟也在这炒菜,叫李义清。川菜师傅叫盖鹏,剩下两个厨师年轻,都是王刚徒弟,一个叫牛宏泰,一个叫马顺仁。
李忠清和盖鹏一组灶台,李义清和李旭一组灶台,牛宏泰和马顺仁一组灶台。在李旭与牛红两组灶台中间夹着一组贴出灶台,两个贴厨人员都是王刚亲戚。
再往里是一组炖菜灶,专门负责炖小笨鸡和家常炖菜,两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负责。挨着炖菜灶是一组八眼煲仔炉和三个地膛炉,煲仔炉炖小笨鸡,地膛炉一个吊老汤,剩下两个是凉菜的酱汤和熏味老汤。
整个操作灶台设备排得满满的,一共十六个师傅操作。按理说不应该上不去菜,老谭觉着问题应该出在四个贴厨身上。
贴厨,顾名思义是挨着厨师操作,给厨师做辅助工作的人员。炒菜水平达不到厨师程度,只能给厨师过油过水,协助厨师炒菜。同时一边学一边练,慢慢的也就成厨师了。
在过去的老厨房里贴厨的存在是普遍现象。过去饭店规模都不是太大,一般情况都是雇一个手艺高超的大师傅,大师傅带着自己的徒弟一起炒菜。那是一个大师傅能够炒火一家饭店的年代,也是厨师做什么客人吃什么的年代。
大师傅接手一个厨房,自己亲自上灶,徒弟打下手,给过过油过过水,同时指点徒弟手艺,一来二去的把徒弟带出来了。过去的老师傅都是老手艺人,工作严谨,认真负责,对技术要求十分严,拿菜品当自己的命一样对待,所以才有了流传至今百吃不厌的菜品和一些老字号饭店,比如省城的三春饭店、御膳、勺园、新华园等。
老师傅收徒也十分严格,没悟性的不收,品行不好的不收,不孝敬父母的不收。老师傅讲究三分厨艺七分厨德,学艺之前先学做人,人做得不好厨行没入。经过考察觉得这个小孩好,有悟性,一旦收为徒弟,那是实心实意的去教,一直带在身边,走哪带哪,啥时候把感觉教会了才放手叫徒弟出去单干,就这样还不放心,放出去的时候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以德服人,不要以艺压人,先做人后做事。
带在师父身边的那个位置叫贴厨,贴厨也是这么由来的。
老厨房里一般是两个厨师配一个贴厨,这样能够减轻厨师的工作强度,提高出菜速度。同时贴厨的工资低,对老板来说能节省开支。
现在厨房已经很少有贴厨了。
贴厨毕竟不是厨师,不能直接制作菜品,对菜品的理解达不到厨师的程度。理解程度上不去,那么在过油过水的时候火候就掌握不好,影响菜品质量。负责任的厨师都不用贴厨,全部自己操作,这样才能保证菜品质量。也就是说,贴厨这个职位正在慢慢的退出厨房。
现在厨房大部分都是八零后,这些孩子都是计划生育之后出生的,一家一个,从出生那天起就没吃过什么苦,不是公主就是少爷。几乎是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溺爱中长大。有的上学不好好念书,调皮捣蛋打架斗殴,毕业后在家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家里大人管不了,没办法送出来打工,不为挣啥钱,主要是锻炼锻炼,能省点心。如果能学点手艺就更好了,长大了好养活自己。
这些孩子打小娇生惯养的,叛逆性大。就算农村出来的也是这样,除非是家里非常困难的,才会知道日子的不容易,会好好的打工挣钱,为家里分担一些困难。更多的是感觉终于从家出来了,不用受父母管制了,不说是可以任意的胡作非为吧,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了。
没有生活的紧迫感,也意识不到家里父母的期望,只要自己开心就行。到厨房不怎么认真工作,开工资自己说的算,不用往家里拿钱,有时候不够花还会向家里要。
让他们在灶台上当贴厨,没有太多的责任感,认为自己就是个过油过水的,把东西炸完、飞完水就完事了。你厨师爱炒不炒,反正我是完成了,菜压着多少跟我没关系,我又不是厨师,炒不出去是你的事。
不像老谭他们那一代人,非常珍惜上灶台的机会,恨不得马上把手艺学会了才好呢。看师父忙知道自己机会来了,帮着炒一些简单的小溜小炒,不但减轻了师父的压力,还练了手艺。
老谭估计,菜品质量忽好忽坏、上菜慢有贴厨存在的原因。
他在六年前就把贴厨这个位置从厨房取消了,一是现在的厨师根本不用心去带贴厨,除非是自己的徒弟。可是现在厨师越来越年轻化,自己还是人家徒弟呢,有啥资格当师父?拿老谭来说,他拜师的那天师父就告诉他不到四十不许收徒弟,自己还不行呢收徒弟那是误人子弟。
二是现在的年轻人个性太强,没有多少愿意学厨师的,上灶台当贴厨不是为了尽快把手艺学成,而是为了炫耀,觉着站在灶台上就是师傅了,有成就感。
为了保证菜品质量,所以就砍掉了贴厨。
可是他发现这里的贴厨好像都是王刚的徒弟,再不就是亲戚,要是砍掉的话有些难度。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