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还懵懂不知其金贵而已。
一般来讲,普通弟子吐芒修炼,每日吸收墨息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主要取决于修炼者自身的资质与天赋高低,与笔髓的优劣息息相关。
先天平庸者,用拨镫法,调度周身之力,一日能吸附三四息,就已经到顶了,再到第五息,必然精疲力竭,浑身无力。
而一些天纵奇才,笔髓如铜铸钢浇,体魄强大,一日之内,最多也就能十几息,就再也吸纳不动了。
不是因为力竭身虚,而是墨海的储存度达到瓶颈,无法消化,就像是一个竹杯,注满了水,再倒,就溢出去了。
一般能进入楷教的弟子,即便是资质相对较低、不入流的外门弟子,其墨海也至少是鸽子蛋大小,先天如此,生来就能纳入一定数量的墨息,供驱斗使用。
因为,只有达到鸽子蛋大小的容积,能释放到体外的墨息,才有精芒聚毫、御敌于外的能力。
进而才可以挥毫点画,演练结字阵法。
所以一开始,褚遂良并不看好陈文起的资质,墨海小如芥子,可谓平庸之极。
只是因为其中气息大盈若冲,让他看到了一丝可入教修行的希望,加对陈文起的初步品行印象不错,才临时起意收入门内。
墨海这么小,一日之内,又能吸入多少墨息?
恐怕少之又少吧。
这点量能养生延寿就已经不错,几乎不要奢望能支撑墨息外放、纵横杀敌了。
可是现在,陈文起像是突破了这个常规,墨海虽小,却海纳百川,已经不知吸纳了多小次。
其间几无停顿,全程贯通,不是一顿一顿的、一口气、一口气的。他只是保持着拨镫姿势不动,劲力通达笔端即可连绵不断的将墨泉引入体内。
只一刻钟,他已经吸入了那些教派天才花费全天时间才所能吸入的墨息总量。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渐渐过去了。
山洞中的时间仿佛停滞,只有河水、泉水的涌动之声,不绝于耳。
咕噜咕噜。
好似沸水煮开,水泡鼓动。
随着巨量的墨息不间断涌入,陈文起丹田处的墨海悄然起了变化。
它在极其细微的增大。
墨海的外表逐步扩容,从小如米粒,淳朴无华,然后逐步成长,膨胀,延伸,壮大,变为黄豆大小。
泛着金光,如佛陀证法,佛光普照,灿烂如朝阳,神射丹田,照亮一方周天。
墨海胀大如金豆,吞吸墨息的能力瞬间大了数倍。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